福建泉州—中山路商业街、南少林

标签:
杂谈 |
分类: 走遍中国 |
2011年2月12日我们驱车从福建长乐到泉州,住华侨历史博物馆院内如家快捷酒店,下午游览了泉州少林寺(南少林),然后去美食街吃晚饭。当晚下了小雨。13日游览泉州闽南仿古建筑群---泉州最繁华的商业街。14日吃完早饭,从泉州出发到汕头。
中山路商业街:中山路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段,路长约2.5公里,路面宽12米,其建筑风格糅合了南洋和闽南传统特色的柱廊式骑楼。中山路是泉州主要商业街和繁华街道,为闽南地区的一大特色街道,是泉州的标志性建筑群之一。旧时人们戏称泉州“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南北一条街”指的是中山路,足见中山路在泉州的地位。2001年,泉州“中山路整治与保护”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这是我省建筑物首次获此殊荣。评审团充分肯定项目“一英里延伸保护”创造了新的典范,地方政府的发起及私人团体积极参与是社会共同保护遗产的典型。权威性的材料和细腻的现代元素,确保了遗产原貌修复的顺利完成。徜徉中山路上,罗马式钟楼、大上海理发店、原为施琅后花园所在地的基督教堂、花桥慈济宫、秀才读书的泮宫……多少古老的故事娓娓道来。在长达2.5公里的街道上,商店林立,各类商品令人眼花缭乱,商业气息与文化氛围奇妙地交织在一起。它那骑楼式建筑是闽南文化和东南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体现着泉州侨乡人民和海外侨胞共同珍视的历史价值和情感色彩。
泉州南少林:泉州少林寺,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也称南少林寺,位于泉州清源山余脉东岳山下。据清蔡永蒹《西山杂志》转引唐《闽中记》云:“天坛傍少林寺,智空禅师拜会王太守,立于天坛。”,可知唐代泉州少林寺的中心位于东岳山“天坛”之旁。天坛遗址仍存,即位于现存“东岳行宫”前面20米处。天坛之旁,南少林寺遗址仍依稀可辨。泉州南少林寺是一个庞大建筑群体,东至东岳山麓,西至东门护城河,南至东湖,北至伊斯兰墓地。现存的东禅少林寺仅是泉州南少林寺的一小部分。在东岳山脚的村庄内,原江夏侯周德兴“剪刀剪芙蓉”穴的坟墓稍东,旁通往福州的古大道,仍有一地名叫“山门”,位于天坛东侧约一里。这便是少林寺的山门。过山门有一条山沟,流水潺潺,名叫“洗脚坑”,传说进少林寺须先在此洗脚,以示清净与虔诚。沿山门而上,可见一片开阔地,是少林寺庞大建筑群遗址,在上世纪70年代辟为“打靶场”。当年辟建靶场时,曾发现古井和古建筑群体墙基遗址。自唐龙朔元年(661)前后,“智空入闽中,建少林寺于清源山麓“,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诏焚少林寺”,一千一百年间,泉州少林寺经历了三兴三废的历程。
泉州南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