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皇家伯克戴尔高尔夫俱乐部 |
分类: 球场资料 |
皇家伯克戴尔高尔夫俱乐部(The
——融祖孙三代智慧的百年老球场
球场开业时间:1897年
设计师:弗雷德.霍翠,J.H.泰勒,乔治.洛,小弗雷德.霍翠,马丁.霍翠。
皇家伯克戴尔高尔夫俱乐部始建于1889年,五年后迁至南波特的一片绝妙的沙丘地区,而当时有乔治.洛设计的林克斯球场已在那里默默存在了三十多年。直到1931年,这座林克斯球场被南波特集团收购,后者希望将皇家伯克戴尔球场打造成一座锦标赛场地,而99年的租期也让南波特集团有时间和信心在这块儿林克斯风格的土地上规划着一座顶级球场。弗雷德.霍翠与J.H.泰勒被请来担纲改造设计工作,以达到锦标赛级别标准。事实证明,两人的组合是成功的,自球场建成后,伯克戴尔就承接了之后在英国土地上举办的每届大赛。
尽管伯克戴尔球场聚集了英格兰地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沙丘形态,霍翠/泰勒组合的设计理念是将球道如穿针引线般安插到两侧分布沙丘的自然深谷中,这一做法有效避免了盲打、崎岖的球道和不公平的弹跳等情况。球会甚至在一些地方创造了本不存在的山谷和平地,并将部分沙坝削向一号洞果岭一侧,以便让那些球右飞的选手能够看到旗杆的方向。最具争议的是,球场在1967年将一座山脊削掉,为四号洞打开球道的走向。如今,该洞是个没有特点的长三杆洞,但公平的说,俱乐部原计划只是将横跨球道的沙丘顶部削平一点,让打球者能够看到果岭旗杆底部,不幸的是,合同方完全误会,铲掉了整个障碍。
上世纪六十年代霍翠的儿子小弗雷德对球场进行了大量改造。他的最大手笔是增加了标准杆三杆的12洞。事实上,这是他父亲在多年前由于资金问题而未能完成的设计。与此同时,他通过重置几个果岭和发球台的位置,让球场长度增加了数百码。并力荐拆掉一个本应成为伟大三杆洞的17号洞,难以置信的是,仅仅因为俱乐部觉得这个短动作为比赛的结束动作不太合适。霍翠家族的第三代,小弗雷德的儿子马丁于1991年英国公开赛之后,帮助俱乐部对球场的18个洞进行重新设计。很多目标区域以沙丘为背景,果岭不仅有效避开风的影响。由于后来的升级工作,其中不少甚至具备相当的吸引力的球洞,一年四季都处于完美的状况。
伯克戴尔球场本身没有太多令人意想不到之处,球洞设计公平,从发球台能够清晰看见障碍,且大多数位于落球区一次侧,对于想打出标准杆的球手来说,挑战在于球道的长度、时刻存在的大风、狂野的长草以及野蛮的灌木。对于这座林克斯球场,你很难再吹毛求疵,而且有几洞极具创造力。例如,果岭位于几大沙坑之下的短7号洞以及长13号洞,中段几洞中最出彩的莫过于球道起伏多变的四杆洞9号洞,以及之前提过的12号洞。后者果岭狭小,位于山丘之间,且周围有沙坑保卫。剩余的大部分球洞可圈可点,不过设计上击球线路刻意避开山丘方向的这一做法或许令球场损失了作为英国海滨高尔夫的几多亮点和趣味。球场里唯一的盲洞9号洞也暗示着这样的批评不无道理。
抛开这些瑕疵不说,绝大多数人都将享受在这座林克斯球场上打球,因为这是一座合理且不复杂的球场,好的击球会得到回报,直的击球就会落在短草上。不过以公平著称的伯克戴尔最大的亮点在于其绝妙的球场布局、完美的果岭以及在这座享誉盛名的锦标赛球场击球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