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026273af65adafbf0915f5d867bd4043.jpg
二、医生品牌的传播
以前,医生品牌的传播途径非常有限,很多时候都靠病人之间的口口相传或者有限的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在互联网 时代,品牌的传播相对容易,电脑和移动终端成为最广泛的途径。尤其是自媒体平台诞生后,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传播者。只要遵守法律法规,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在同事的鼓动下,我开通了新浪微博和博客。我将科普文章移植到博客和微博中,人气很快上升。后来微博降温,微信兴起,我开通了微信公众账号,用于发布科普文章。
我在自媒体平台发布了近100篇医学科普。我将这些文章集结成册,出版了章回体女性健康科普《子宫情事》。我还加入了北京协和医院自媒体、新浪健康自媒体和搜狐健康自媒体联盟。
互联网对我的科普工作也给予了认可。我先后获得新浪健康最具人气的专家奖、第八届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最受欢迎在线名医、第七届健康中国健康风尚人物奖……在这些评选中,我除了将评选消息发到了中学和大学同学的微信群之外,没有恶意拉票行为。
http://ww1/large/72e559cbjw1f1g65s6in8j20ij0dadhd.jpg
然而,这些奖状今天是第一次展示。并非是看不上这些荣誉,而是害怕“网络红人”这个词。是啊,一夜爆红的网络名人,有的是靠胡乱说,有的是靠大胆脱,有的甚至靠违法违规。但我是靠熬更守夜码字,用良心和责任创造科普换来的认可。
幸运的是,在自媒体平台的医学科普工作,引起了传统主流媒体的注意。
我在网络上发布的多篇科普文章被《健康时报》、《生命时报》、《健康报》、《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随后我还应邀到江苏卫视《万家灯火》、湖北卫视《饮食养生汇》、腾讯健康、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养生堂》等栏目录制健康节目。
科普活动让公众了解了我的专业背景。有的甚至可能是先对我个人感兴趣,然后再去看背后的医院。即先是看到某个和尚不错,再看庙也很强,信任度自然增加。当然,如果我背后的执业医院是某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卫生院,自然会大打折扣。所以,作为体制内医生,我一直认为平台非常重要,后面我会专门谈到。
我一直认为,医学是一种有情怀的职业。我崇拜手术的冷静潇洒,也喜欢文字有温暖湿润。如果病人能对大夫有基本的了解,沟通起来会容易一些。
我是来自三峡库区的放牛娃,我12岁的时候,母亲因为妇科肿瘤去世。这一磨难让我成为了医学生,成了妇产科医生,最后成为妇科肿瘤医生。经过反复思考后,我将这段经历写了出来,获得了北京协和医院《我的梦.协和梦.中国梦》主题征文一等奖,随后一些媒体进行了报道。患者了解这些信息后,对我的信任也增加了。
http://ww1/large/72e559cbjw1f1g63zutaaj20nz0go0uk.jpg
毫无疑问,这些工作对医生品牌的传播是正面的,但负面影响或者代价也是明显的。
首先,这些活动,尤其是医学科普创作,需要用心、用情和用时间去完成,一定程度影响了科研工作和科研论文的写作,让我需要在未来的几年奋力追赶。
其次,作为一名普通医生,年资和成就都不高,或多或少都有自我炒作之嫌。
而且,有些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对演讲内容进行选择性剪辑,结果说出来的话让同行嘲笑,甚至不齿!
是啊,我是借助平台的品牌抬高了自己,占了平台品牌的便宜。但扪心自问,我只是像雨中没有带伞的孩子一样,为了少淋雨而拼命奔跑而已,并没有贬低旁人!于是我坦然了,我想有机会与媒体打交道的人会理解的。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3e6c2d9a87d682647f8c1a07f9213484.jpg
因此,对于医生品牌而言,互联网也是双刃剑,用其锋芒,就要有受其伤害的思想准备,而且需要用心去维护。
如何维护?
(2016年2月28日在中国品牌医生风云汇暨好大夫年度盛典上的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