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里大教堂曾经叫波克洛夫大教堂、圣母大教堂、瓦西里·勃拉仁内教堂。“勃拉仁内”在俄语里是仙逝、升天的意思。后因一位叫瓦西里的东正教修士曾在这座教堂苦修终生,于是改名为瓦西里·勃拉仁内大教堂。教堂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东南,紧傍克里姆林宫。其实这座以“瓦西里”命名的教堂纪念的对象并不是瓦西里修士,而是一次战争。据史料记载,1552年,在伊凡大帝的带领下,俄罗斯人打败了鞑靼人,吞并了喀山汗国。传说在战争中,俄罗斯军队由于得到了8位圣人的帮助,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为纪念这8位圣人,伊凡大帝下令修建了瓦西里大教堂。
P1
这座教堂因其外貌的独特和华美艳丽而举世闻名。它是16 世纪俄罗斯民间建筑艺术风格的丰碑

P2
铜制塑像,一个是米宁,另一个是波扎尔斯基。17世纪,波兰曾占领过莫斯科,这两个贵族散尽了家财,组织了义勇军,打败了入侵者。于是沙皇下令,树立这两个民族英雄塑像,永久纪念。

P3

P4

P5
整个教堂由九座塔楼巧妙地组合为一体;在高高的底座上耸立着八个色彩艳丽、形体下满的塔楼,簇拥着中心塔。中心塔从地基到顶尖高47.5
米,鼓形圆顶金光灿灿;棱形柱体塔身上层刻有深龛,下层是一圈高高的长圆形的窗子。其余八个塔的排列是:外圈东西南北方向各一个较大的塔楼,均为八角棱形柱体、鼓形圆顶:在此四个塔楼之间的斜对角线上是四个小塔楼,建筑装饰简洁紧凑,借助斗拱与大塔楼相连。八个塔楼的正门均朝向中心教堂内的回廊,因此从任何一个门进去都可遍览教堂内全貌。

P6
教堂内部,据介绍,几乎在所有过道和各小教堂门窗边的空墙上都绘有16~I7
世纪的宗教壁画。殿堂分作上下两层,且早已作为展览厅使用。

P7

P8
教堂外面四周全部有走廊和楼梯环绕。

P9

P10 在底层的展厅里,展出的是 16
世纪俄罗斯军队攻克当时最坚固的城堡之一喀山时所使用的武器装备;陈列在喀山被围景况模型旁边的是一份攻占计划,当时俄罗斯士兵的阵容和行动地点在这份作战计划中展示得非常详细和可信。

P11

P12

P13

P14
1555~1561年由俄罗斯建筑师巴尔马和波斯特尼克根据沙皇和伊凡大公的命令主持修建。然而,让建筑师意想不到的是,这座教堂竟然成了他们的绝唱。伊凡大帝为了让世界上不再出现第二座这样的教堂,残酷地刺瞎了所有建筑师的双眼,伊凡大帝也因此背负了“恐怖沙皇”的罪名。

P15
瓦西里大教堂紧挨着克里姆林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