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927142712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2024年十一潮汕六日游D2-潮州
(2024-10-26 22:25:21)
分类:
旅游
10月2日
今天终于睡到了自然醒,错过了早餐时间,正好去街上吃当地美食。
这家餐厅有卤狮头鹅、潮汕生腌、拌鱼生,正好可以尝到好几种潮汕特色。儿子和LG都不怎么爱吃生腌和生鱼片,大部分都是我干完的。
上午继续穿越古城,打算从广济桥过河去对面的韩文公祠。
古城里街边的布景,处处是“潮州“的大字,彰显着文化自信。
广济门一旁的下水门。
天不随人愿,再次来在广济桥门口,这次倒是开放参观,但今天天气预报说风大,当中的浮桥被拆了,不能过桥到对岸了。
只好在下水门旁边的车站排队坐旅游公交车去,每人5元。
今天的客流明显比昨天多许多,公交车一路走走停停开了半小时才到。
唐代官吏韩愈被贬到潮州任刺史,虽只有短短八个月,却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他驱鳄除害、关心农桑、释放奴婢、延师兴学,极大地推动了潮州的发展。潮州百姓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将笔架山改称韩山,山下的鳄溪改称韩江。早在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就建起了韩文公祠,借此缅怀韩公。韩文公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
“韩文公祠”大门牌坊的题字,是时任国家领导人胡耀邦在1984年视察潮州市时题写的。
进入韩文公祠,一派江南园林的景象印入眼帘。
这里LG说要参加电话会议,和我们分开,我带着儿子继续参观。
纪念堂的屋顶也是当地特色的嵌瓷工艺。
登上最高的侍郎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韩江上的广济桥。
LG开会结束,一起拍照。
LG眼尖,发现了一棵结满果实的木瓜树。
这个侧面的角度看一排排建筑依山而建,绿树掩映,很是漂亮。
下山后路过一个漂亮的小庭院。
儿子吃上了昨天在那个11点还人头攒动的零食店买的跳跳糖。
开得正艳得三角梅。其实我也站在花丛中,但LG的镜头里只有儿子。
也学别的小孩子一样从花坛旁滑下去。
江这边的广济桥比对岸的广济桥长些,我们打算逛逛这半边。
广济桥与福建泉州的洛阳桥、北京的卢沟桥和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广济桥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
桥亭都建在桥墩上,全部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形态多种多样,空间大小不一。殿式阁为东西向,横跨桥面,一阁独占一墩,屋顶以歇山、硬山和悬山等形式为主,规矩平稳威严,有如大殿,故称殿式阁。杂式亭台二亭合占一墩,分立大桥中轴线南北二侧。亭台多依地势而立,各具形态,屋顶为杂式攒尖,形式多样,有圆形、三角形、四角形、扇面等等。桥亭基本以一殿配二亭的形式,以大桥中轴线为轴纵向排列。
终于上桥啦,今天确实风很大,桥上的红灯笼都被吹的东倒西歪了。
走到石桥的尽头,就看到这些木船拼接起来的浮桥,中间一段被拆走了。
浮桥由十八只木船横向并排连接而成,船长14米宽3.6米,船中央铺设木板作为桥面。浮桥桥面宽5米,桥面二侧各有一段长约5米的船体。浮桥二端用铁链固定在梁桥的矶头墩,随水位涨落而高低变化。矶头墩各有一段石阶梯供行人上下浮桥。浮桥可启可闭,闭合可连接二边梁桥,开启能通行大型船舶和快速排洪。
被拆走的浮桥正停靠在岸边。
回古城的方式要么就是坐来时的旅游专线回到广济门,要么就打车。一共就3公里的路程,实在觉得15元的车票性价比太低,几乎和打车的花费一样了,于是一路走一路打车。我们高估了十一客流下潮州的道路畅通能力,回古城的这条道路完全被堵死,根本就打不到车。这是我们也错过了17点的旅游专线末班车,所以回到古城的方式只剩下一条,走路。
好在LG和儿子都不抱怨,这样一路走,跨过凤凰洲,终于来到的古城的最南处,巧遇了南门门口的夜市。
今天也是靠早中午的那顿鱼和肉撑了大半天,LG提议吃隆江猪脚饭。LG和儿子每人干完了一盘饭,俩人都吃的干干净净,看来今天一天的体力消耗也很大。
吃完在夜市逛,点了一打烤生蚝,在极其脏乱的环境中选择闭眼,这就就能安心享用美食了。
继续在古城里逛逛。
儿子看中了这只会冒烟的茶壶。喝完拿下来,晚上就拿着这只小茶壶给我泡茶喝。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ZT:《谈判专家》激动,邱礼涛终于“回归”了
后一篇:
2024年十一潮汕六日游D1-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