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注】本篇由笔者根据录音进行整理,在尊重易鹏主任原话的基础上,在措辞、结构、编排上有所变化,未经易鹏主任审核。
【背景】
http://s11/mw690/0026mTLngy6FUEZQ7do0a2014年1月15日下午2点到6点,由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举办的“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研讨会”在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801会议室召开。研讨会主办方邀请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财税法、传媒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律师,各领域人士各抒己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果。
【发言概述】
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易鹏在研讨会中指出:拆迁是当前城镇化一系列制度中必然的结果。地方政府的公司化行为,引起了一系列问题,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土地财政。很多县市现在的财政只能保证运行,要发展只能靠土地。地方政府如果没有土地做支撑,寸步难行,这个是事实,也不能简单怪政府,这是制度设计的必然,把县、镇、村推到了第一线。第二点,是我们现在发展太快了,钱不见得进了私人腰包,这不是主流,主要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老百姓应该说受益了,但是发展过快了,以至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财政被各种支出绑架,这也倒逼了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人们经常会问,国有土地和农村经营性用地能否同价同权?能的话,被拆迁的群体总体上是幸福的,中国有95%的农民没有机会被拆迁。对于宅基地上市我觉得不仅仅要制定更公平、更透明的制度,还要慎重处理。因为真这样做了,受益的只会是城乡结合部的小部分人。一旦引起房价的大幅度下跌,很可能会引起更多的社会问题。先让经营性建设用地同价同权,二要有好的分配体制。村集体资产实际上被小部分人所控制了,农民怎么分配?村集体土地被固化,怎么解决,都需要从制度上去解决。另外,要媒体的关注与监督,要监督各方,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能被道德所绑架。监督要站在中立的角度。
同时要尽量少用地,要确定城市发展的边界,这里要很多制度去跟上。对土地财政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完全凭感觉。要找一个彼此妥协的点。我是为农民讲话的人,但不能指望农民一夜致富,这个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方向要对,节奏也要把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