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徐昕:最后的决斗

(2013-11-18 10:17:49)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徐昕:最后的决斗作者:徐昕

http://s16/middle/656952ecgbbaaa269e13f&690


《最后的决斗》英文版封面

 

司法决斗之八

最后的决斗


    2004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英语系教授埃里克•杰格(Eric Jager)出版了《最后的决斗:中世纪法国一宗犯罪、丑闻和决斗裁判的真实故事》一书。他利用详实的历史材料,伴以丰富的文学想像,生动地描绘了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发生于巴黎一个真实的决斗故事。除诉讼和决斗细节之外,作者还详细展示了最终导致议会和国王批准决斗的中世纪复杂的法律制度和司法程序。

    骑士让-德•卡洛格斯(Jean de Carrouges)指控其故友雅克•乐可利(Jacques LeGris)趁自己参加战争之机,在一个黑灯瞎火的晚上假扮成自己,强奸了他年轻美貌的妻子玛格丽特(Marguerite)。这正是犯罪、丑闻与复仇三角结构中令人难以忘怀的三个角色。被告矢口否认,声称是原告蓄意的阴谋。经数个诉讼阶段,耗尽了可利用的司法程序,法院最终议会仍然无法判断事实的真相。最终,年轻的法国国王查里六世作出裁决,双方通过司法决斗来解决争议,诉诸上帝的审判。

    1386年12月29日,包括国王和诸多贵族在内的数千观众,聚集于巴黎的一个修道院,见证了卡洛格斯与乐可利的拼死决斗。当玛格丽特坐着马车来到决斗场时,国王让她下车,因为尚不能确定她是无辜者,故没有资格坐车,国王命她站在一旁等待决斗结果。倘若原告决斗失败,等待已有身孕的玛格丽特的命运,将是因错误的指控而被火刑烧死。决斗是极其神圣的事件,聚集的人群必须强压住恐惧与兴奋,因为期间从座位站立的观众将被砍手,咳嗽者将被杀头。两人身披盔甲,先是在马上厮杀,受伤后又在地上搏斗,招招欲致对方死地,最后只能有一人以上帝和正义的名义活着……

    该书既是一本有关司法决斗的通俗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极其畅销的文学作品。而令人欣慰的是,也许用不了太久,我们便可以在银幕上看到《最后的决斗》这部电影。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和法国米舍电影公司已经联合买下该书的版权,影片将由奥斯卡最佳导演斯科塞斯执导。友谊、爱情、性欲、背叛、美女、贵族、诉讼、司法、政治、阴谋、暴力、死亡…….卖点多多,悬念迭出,故事情节曲折动人,14世纪法国的古典风格,触目惊心的生死决斗场面……着实令人期待。

    决斗的结果是乐可利战败,他只得承认自己犯有强奸罪和诽谤罪,并被当场绞死。但事隔不久,一位罪犯却在审讯中供认,自己假扮成卡洛格斯强奸了玛格丽特……

    埃里克•杰格将这宗故事称作“最后的决斗”。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故事只能算上司法决斗存续晚期的事件。事实上,法国有记载的最后几次司法决斗发生于16世纪中期。按照伏尔泰在《风俗论》中的记载,1547年,拉夏泰涅雷指控雅尔纳克奸污其岳母,后者否认。法王亨利二世根据枢密大臣的意见,命令两人在其面前决斗。每人都手按福音书发誓:他是为真理而战斗,“他没有咒语,没有魔术,没有神鬼附身。”拉夏泰涅雷在决斗中伤重而死,亨利二世发誓以后再不下令决斗。但1549年,他第二次签发决斗令(亨利二世的父亲法王弗朗索瓦一世也曾下过两次决斗命令),通过枢密会议发布诏书,命两位年轻贵族方迪耶与达盖尔(达曾把手插进方的短裤)到色当决斗场,当着亲王拉马克元帅的面决斗。亨利认为命令双方前往其王国外的地方决斗,并不违反自己的誓言。洛林的宫廷激烈反对,派人到色当提出抗议:按帝国的法律,所有在莱茵河与马斯河之间的决斗皆应有洛林君主的命令,并在洛林君主监督下进行。但决斗场仍确定于色当。方迪耶在决斗中受伤,承认自己错了,他被传令官扔出决斗场,剑被折断。这是最后一次经法国国王批准的决斗。1566年,法王查理九世发布命令:凡参加决斗者一律处以死刑。

http://s2/middle/656952ecgbbaab3d770e1&690

1547年拉夏泰涅雷与雅尔纳克的决斗(雕版画)

 

    英国最后的司法决斗,发生于1818年。尽管伊丽莎白一世时期(1558-1603年),英国已禁止民事诉讼诉诸决斗,詹姆士一世也曾于1613年下达决斗禁令,但至19世纪,决斗仍是物权诉讼中大陪审团可选择的一种方法,也是谋杀犯上诉证明自己无罪的方法。1818年,阿什福德诉桑顿案(Ashford v. Thornton)试图恢复司法决斗程序。被控犯有谋杀罪的被告亚伯拉罕•桑顿诉诸一项人们似乎已遗忘但并未通过正式法律废止的权利——与原告和证人决斗,法官支持被告要求决斗断讼的请求,但无人应战,桑顿被无罪释放。王座法庭的贝雷(Bayley)法官提出:“此种程序的一项不便之处是,启动程序的当事人如经要求,须为支持其指控而自愿将生命作为赌注。”这一案件在英国朝野引起了震动,1819年3月22日,废止决斗裁判的议案在英国下议院以64票赞成2票反对的压倒性多数通过,同年6月22日国王签署法律,规定在物权诉讼和重罪犯上诉案中废止决斗裁判的方法。

    现代英国法未明文规定决斗构成犯罪,但规定了挑起争斗以及使用武器主动进行争斗构成犯罪,在公共场合尤其如此。决斗中杀伤他人,以谋杀、杀人或非法伤害罪论处。但在实践中,决斗依然存在,19世纪就常有决斗者被审判,甚至被处死刑。因为国家禁止的,只是法官主持的、作为正式司法程序的决斗,以及一方挑战而他方不同意的情形,因为倘若双方皆同意决斗的话,国家何以能提前了解决斗的信息并加以阻止呢?国家所能干预的,也只是决斗后的处罚事项。

 

    徐昕:“最后的决斗”,《法学家茶座》第18辑,2007年

 

 

http://www.fyfz.cn/blog/justice/2008110232231.jpg
 

《最后的决斗》德文版封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