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世界上没有一朵花不漂亮 王晶眼里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载于《中国石油报》北方周

标签:
育儿 |
http://s5/mw690/0026mnMgzy6LYHjxfkU94&690
http://s15/mw690/0026mnMgzy6LYHk7VHE9e&690
http://s1/mw690/0026mnMgzy6LYHkVJU4e0&690
http://s12/mw690/0026mnMgzy6LYHlpIUz0b&690
世界上没有一朵花不漂亮
王晶眼里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
女作家冰心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花不漂亮,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
孩子们就像烂漫的花朵,而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悉心地呵护他们,精心地培育他们,让他们幸福地成长。
在大庆石化教育中心下属的大庆第51中学就有这样一位英语老师,她像一只小蜜蜂一样,把自己的一腔爱恋都献给了她的孩子们,并用母爱为他们筑造梦想。
她就是受孩子们最尊敬的石油教师王晶。
大庆市第51中学,担负着大庆石化地区上千名初中学生的教育工作。
2003年7月,王晶毕业于佳木斯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怀揣着无限的青春激情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切期待,王晶踏上了三尺讲台,成为该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这一儿时的梦想在王晶24岁时得以实现,她终于站在了三尺讲台上,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
出了大学校门,王晶就像是青涩的果子,还没有成熟;步入中学的大门,王晶又像是一个豆蔻少女,对工作和她的学生是非常有信心的。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对于王晶来说她始终牢记在心。
王晶深知,老师的任务就是让自己的学生们在学习中求真务实。
刚参加工作,学校就把重担交给了她,担任了两个班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了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
对于刚刚参加工作的王晶,两副重担同时压在她的肩上,困难有多大可想而知。
她没有退缩,而是把教学工作和班级建设的双重压力变为挑战自我的一个动力,课堂上她与学生共同拼搏,课下她与学生共同讨论人生,寻求知识与人生的坐标。
作为青年教师,王晶信心十足,朝气蓬勃,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她好学上进,钻研教材,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一支小荷露出了尖尖角,短短几年时间的教学磨练就已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我深知,一名合格的教师最应该具备的是有一颗高度的责任心,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家人。”
“要发自内心的多给学生一份爱,面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除了虚心的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在平时的工作中还应该注重观察一些老班主任工作上需要注意的细节,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不断调整自己。”
这是 王晶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的启示。
初当班主任,由于王晶所教的两个班级学生基础都很薄弱,学生的学习习惯也不好,纠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成了当务之急。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她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热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班级的学习氛围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事半功倍,很快得到明显提高。
在王晶老师的精心努力下,到了初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时,两个班的学习成绩名次由原来的年组第15名和第13名上升到了第11名和第8名。
王晶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家长和学校领导以及同事的认可。
2012年春节前,王晶所教的第一届毕业生白宇恒同学高中毕业顺利考取了四川大学,他和几个当年的同班同学回来看望她。
说起当年偏爱数理化的他,对于英语课程根本就一点兴趣没有,如果没有王晶老师来引导和强化,就不会有他英语高考理想的成绩
看着孩子们送来的鲜花和那一张张变得成熟的面孔,王晶在心底感到了无比的欣慰。
“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因为只要愿意人人都会做,但最难的也是坚持,真正能做到的终究是少数人。我用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坚持,带着一颗颗心在前行,带着一个个孩子梦想在飞,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王晶老师非常感慨地说。
“要想给予学生注入一杯水,自己必须先要储备一桶水。”
王晶深知这个道理。
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开始,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她还不断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在2003年度大庆石化教育处导师带徒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师徒”称号,2004年在大庆石化总厂年度职工生产技术竞赛中获得“厂级技术能手”称号,2005年石化教育中心第十二届中学教育教学年会中,再获“年会优质课”奖,2006年全国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黑龙江省赛区一等奖”。
王晶送走了她的第一届学生,她带着收获的沉淀迎来了自己事业的一个转折点。针对她有了一届教学的轮回经验和历练,学校领导适时的在她第二届初一教学开始,让她承担了年级成绩差异很大的两个班级的英语教学。
两班学生之间素质的差异决定了教学方法必定要加以调整和改进,所以王晶继续努力钻研,去探求和寻找新的教学思路。
她继续钻研新课改,加速自身的教学适应能力的发展,在日常教学中她利用自身对电脑熟练的优势条件,引用了多媒体教学技术。它的引入全面而清新的提升了英语课堂的氛围,拓展了课堂教学容量的同时更加起到了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够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从复习到导课,从情境的引入到新知识点的传授,整个教学过程轻松而有序的进行,让学生真正做到了向45分钟要学习的效率,与此同时王晶用实践来检测了自己对课堂教学理念的改进,2009年她的教学设计在教育项目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中,获得省级一等奖。同年由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教研大赛中,获得优秀课件国家级一等奖。
参加工作十几年来,这样的成绩给了王晶事业上更大的动力支持。
虽然她的孩子才五岁,每天下班回家忙完家务和孩子已经很晚了,但是她仍然坚持坐在电脑前,为第二天的课程准备课件,就是这样每一天在忙碌中度过。
由于英语教学把新思路,新方式,新理念进入课堂,她所执教的班级英语成绩在初一和初二两学期超越了同学科的其他班级。同时王晶个人也获得了骄人的成绩。
2005年,王晶的科研成果《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方式的思考》获得黑龙江省教育学会第二十三次优秀科研成果评审会二等奖。
2006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王晶荣获黑龙江省赛区一等奖。
教学课件《The white rabbit was looking at its watch》在2009年由中国教育学会成长研究会举办的第二届全“中国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论坛”教研成果大赛中,荣获优秀课件评比一等奖。
在2010年,王晶被评为“大庆石化教育中心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12年12月,王晶在第六届全国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比赛中,荣获黑龙江省赛区初中组二等奖。
2013年4月,王晶的科研成果《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对话教学》被评为大庆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013年7月王晶指导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伴我成长》活动,在全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主题活动评选中获得二等奖。
2013年12月,王晶在第九届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中荣获大庆石化教育中心教学能手称号,并荣获大庆石化教育中心2012~2013学年度优秀辅导员称号。
2014年1月,王晶荣获大庆石化教育中心2013年度文明职工荣誉称号。
“我的成长和成绩的取得都是和帮助过我的老师是分不开的,在我人生的事业上一路走来,我感谢帮助过我的校领导和我的同事们,同时,我也把我的经验用来帮助曾经和我一样的年轻教师。在我的帮助下,同一学科的苗君波老师在2006年教育中心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优秀教学能手的称号。”
“教育事业是天底下最神圣的事业,我愿把我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作挚爱的一团火,将最珍贵的爱奉献给我的学生们。”
王晶参加工作十几年来是这样说的,同时也是这样做的。
王晶的心里非常清楚,学生的任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刚上班不久,王晶就遇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学校领导把一位降级的学生送到了王晶所带的班级。
“什么?降级的学生分到我们班?这咋带啊?学习能跟上吗?再者说了,降级的孩子一定会有许多的毛病,我咋办啊?”
王晶心里是忐忑不安。
那位降级的男生叫赵泽龙。
“他是初一上半学期降到我们班的,当时降到我们班他还不是在我们学校降的,是别的学校降到我们学校的。”
“我感觉孩子来的时候低头,不敢抬头也不敢瞅我,他妈妈主动跟我说‘王老师,我们这孩子降级,心理压力挺大的,再说这孩子学习耽误得特别多,他可能想到将来没准在班级里适应不了,或者是这个环境不接受他。’”
王晶老师说。
赵泽龙就这样一直低着头,上课时心不在焉,对老师采取回避的态度,也不和同学接触,王晶非常着急。
“我觉得,不管怎么样他还是个孩子,还是想求学才又降级的,然后我就找他谈。第一次谈的时候不是特别成功,他不太愿意跟我说话,就是一直是我问什么,他答什么。后来我问他,你是不是觉得在这个环境中,你挺难和大家适应的,和大家在一起挺难沟通的?”
“老师,我是降级生,别人是看不起我的。”
“你这样想不对,既然你来了,你就要做好一切准备,就得适应在这里生活,而且人都有失败的时候。既然你选择重新读来了,降级了,那你就是想好,要想成功的话,你必须得先面对现实,逃避不行。”
通过这次谈话,又经过几天的观察,王晶发现赵泽龙的状态稍稍有些变化,于是王老师加快了谈话的频率,三天一次到两天一回。
“慢慢地逐渐我感觉这孩子和我说话了,从原来一开始不跟我说然后到能和我少说两句,后来他觉得我对他挺好,就是在这个新环境里没有人理他的情况下我一直在关注他,这孩子感觉就有抓手,有依靠了,他就慢慢地跟我从少说一直到多说。有时候有些什么思想波动他就跟我唠,我一听这孩子肯定是思想上有进展了。”
王晶为赵泽龙的进步感到一丝欣慰,但她知道“能够让赵泽龙彻底的放下心理包袱还需要更多的鼓励。”
不久,学校组织足球比赛,王晶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
“我觉得这个机会挺好,因为他来我们班的时候领导跟我们说过这孩子体育方面和文艺方面特别爱好,咱把握好这个机会,真要是在比赛中他有点表现最起码能帮他建立点自信。”
看到赵泽龙的信心不足,王晶又用自己小时候经历的事开导他,帮他建立自信。
“有这个机会大家还可以了解你,还可以接受你,是不是?没准你成功了马上就和你在一起了呢,其实这就是个机会,你注意把握吧,孩子说老师那我真要不行呢,我说没事,错了我帮你,失败了有我呢,你怕啥?”
就这样,赵泽龙带着王晶给予的信心开始担负起训练足球队的任务,每天早晨带着队员在学校操场上锻炼,课余时间也组织球员训练,而这些班主任王晶也丝毫不知情。
“孩子们问我说,老师你知道吗,我们天天早上起来锻炼,赵泽龙领着我们分配的特别均匀,劲特别足,我们这帮孩子心可齐了。”
看到班级出现这种情况,看到赵泽龙表现出的那股劲头,王晶感觉高兴极了,几天后比赛如期举行了。
等到临比赛前一个小时吧,王晶又把赵泽龙叫出来 问他状态怎么样。他说,老师你放心吧。我把我们班女生都组织起来了,当上场队员的拉拉队。
结果女同学的嗓子都快喊破了,那个场面特别感人,王晶给孩子买了两箱水,只要有休息,女孩子们就冲上去。
“我就感觉在这场比赛中,因为我一直在关注这些孩子,而且在比赛中我要的不是最后成绩,我希望在比赛中孩子能得到什么,自己能够悟出道理。然后结果让我们皆大欢喜喜,取得了全校冠军。”
孩子们乐的不行了,比赛结束后 这个孩子在班级马上被关注了,孩子们才知道原来他这么厉害,以前没有发现 。
赵泽龙从老师和同学们的目光中找到了自我。此后,他上课抬头了,而且她能回答问题了,能够主动举手。
对赵泽龙来说 这是挑战自我。
赵泽龙变了,彻底改变了。
“通过王老师对我的教育,我从各个方面,无论是学习还有参加各项活动,我对自己都非常有信心了。在以后的道路上,我会更加有信心的往前走。以后的路还很长,一定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但是我能记住王老师对我的鼓励,我会勇敢地去面对每一个困难。”
赵泽龙笑了,从前那个不敢抬头,不爱学习对什么都无所谓的赵泽龙不见了,老师、家长以及赵泽龙自己都感到十分欣慰。
“我感觉自信心在人成长的路上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顺境也好,逆境也好,这个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一直注重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因为我相信在教育的路上扶好每一个孩子走好每一步,树立自信,充满信心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从那以后,班级的同学们彼此更加团结,一股凝聚力充斥在每一个班级成员心中,勤奋向上的班风形成了,王晶也在同一年中被评为大庆石化教育中心年度“优秀女职工”称号。她带的班级也在同一年被大庆石化教育中心评为处级先进团支部。
荣誉不但是对王晶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她以后工作的激励,那一届的班主任工作让王晶明白了一个道理,班主任的工作细致而繁琐,干好工作要有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细微之处发现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及时的发现问题,正确的处理好班级的日常工作。
王晶所带的班级所有的同学从赵泽龙身上得到了启示,都纷纷努力学习,班级的学习氛围特别浓厚。
这是学生家长对王晶的评价。
2014年初,王晶带新一轮学生已经升至初二,这一届班级的学生整体素质大致是两级分化比较严重,班级的后进生比较多。其中有个女孩子叫刘桐,由于家里生活条件很优越,父母都是做生意的,很忙碌顾及不到孩子的成长,所以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小学甚至是在新加坡上的,亲情教育的缺失使孩子到了初中青春期性格比较叛逆,早早地开始对学习失去兴趣。
了解到这个刘桐的具体情况后,王晶开始在日常生活当中给予她较多的关注,逐渐地知道了孩子越来越多的事情。这个孩子每一天的生活都是自己独立照顾自己的,王晶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于是在某一天放学,她找到了刘桐,来到了学生的家里。
王晶买来了蔬菜,帮助刘桐做饭、洗衣,并陪她一起收拾房间。
刘桐吃上热乎乎的饭菜,眼睛湿润了,她非常激动,没有想到班主任竟然会如此关注像她这样的学习后进生。
于是,刘桐向老师敞开了心扉,说出了自己的苦恼和困惑。
经过多次和刘桐心与心的沟通,刘桐变了,彻底地改变了。
现在的刘桐不再课堂上趴桌子了,而是认认真真地听课,学习成绩也上来了。昔日那个不愿意学习的孩子不见了,变成了今天老师得力的助手和无话不谈的朋友,孩子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来和老师倾诉。有一段时间因为家里父母感情纠纷,刘桐的心里压力很大,在王晶的及时思想疏导和安慰之后,孩子走出了阴影和低谷,学习上也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和王晶的感情更近了一步。
“王晶老师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处处默默在为我们付出着,让我们学习上进步,生活上减轻了许多的压力。”
她的学生是这样评价王晶的。
作为英语老师,虽说教授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王晶没有退缩,而是倾自己所能,不求任何代价,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女同学唐樱桐,初一刚入学的时候学习英语特别吃力,就连最基本的单词都背不下来,更加谈不上如何学习英语语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王晶发现她是一个性格外向,“淘小子”型的学生。一天在课堂上她又一次没有背会前一天的单词,王晶虽说有点非常生气,可是她并没有当面指责这位学生,而是心平气和地和她说:“我要单独给你补习英语,我相信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有决心和你一起通过努力,即使是笨鸟也要先飞,更何况我们不是笨鸟!”
唐樱桐低下了头,小声说:“不用了,老师,我会努力,你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努力。”
说完,这位同学已经是双眼晶莹。
她将要流下来的泪水让我王晶明白,她开始在意老师对她的教育,老师的话她往心里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每一天王晶都在课堂上注重她的单词背诵,经过循序渐进的不断努力,在王晶的“刻意”督促下,这个孩子学习态度转变了,对于英语课有了极大的兴趣。
王晶老师常想,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于是,课后她和孩子的沟通比较多,内容大多是他们生活中的事情,包括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状态的调整等,她慢慢地走进了这个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
那一年,在王晶的生日前夕,唐樱桐和她的一小帮班里的好朋友们,偷偷地找到了学校的领导和其他任课教师,在一本生日册上让所有的老师,领导和学生写下对王晶生日的祝语。到了生日当天,生日册摆在了王晶的讲桌上。
王晶来到了教室,把教案放在讲台上时,看见桌上有一本纪念册,她好奇地拿起翻看。当她看见纪念册上写满了领导、老师和学生的生日祝福时,王晶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无声地流了下来。
这时,全体学生齐刷刷地站了起来,齐声喊道:“王老师,祝您生日快乐。”
王晶的心醉了,醉在了学生们的生日祝福话语之中。
王晶为学生们所付出得到了回报,在2012年的中考当中,同学们的英语成绩优秀率在学校名列前茅。
男同学张神源,初一刚刚入学的时候,在班里能算上中等生,各科成绩平平,日常学校生活当中属于“蔫淘”类型但是很聪明的孩子。
通过平时的了解,王晶知道这个孩子小的时候打过乒乓球,而且得过奖。在一次违反班级纪律的时候,王晶单独找到他,可是小孩子当时的态度很强硬,不接受老师的批评。
基于这种情况,王晶静下心来问了他一句:“ 我听说你以前练过乒乓球,我觉得能把乒乓球打好的孩子一定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
他的脸色和神情有了一丝变化和缓和。
王晶接着说:“ 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都是从小到大,从不懂事到懂事,一点一点从错误中得到教训,再改正。聪明的人都是从别人的教训中得到经验,从而让自己少走弯路,老师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会看错人,你一定会成为我说的这种人。”
听了王晶的话,孩子之前的锐气没有了,而是认真地在期待王晶接下来的话。
从那以后,张神源知道学习了,而且是非常认真去学,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一大块。
王晶曾经因为病假休息了几天,这个孩子的妈妈来家里探望她,并告诉她说:“孩子因为在学校的日子里见不到你,以为你不能再教他了,每天学习状态很不好。孩子说,在学校,没有王老师上学没有意思。”
王晶听后非常感动,觉得自己的默默付出得到了同学们的理解,同时又给了同学们无穷的动力。
到了初四下晚自习的时候,王晶和这个孩子每天都同路一起回家,在路上,他们一起分享每一天的所见所闻,对班级以及学习上的一些感受。
中考时,这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到黑龙江省重点中学大庆实验中学英才班。后来,该同学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去读书,只要他一放假,就抽出时间去家里看王晶老师。
王晶参加工作多年来,就是这样用她的爱润物无声,从不讲任何所求,她曾经教过的学生已经遍布全国各地,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回大庆省亲,只要有时间,都会来看望他们的王晶老师。
2014年7月的一天上午,100多名同学聚在一起,王晶老师给同学们开欢送会。会上,许多的同学、孩子家长和学校的同事一提起王晶老师就泪如泉涌,说出了埋藏了许久的心里话。
“王老师上课时语言亲切,具有亲和力,我们听课觉得轻松,没有压力,而且在她的教导下,我的英语成绩提高得很快,这不,我考上省重点高中了,多亏了王老师啊。”
“王老师对我们每一名同学是恩爱有加,从初一到初四,四年来相处,她在我们心中非常有地位,平时就像一个母亲,不但关心我们的学习,而且还关心我们的生活困难和情感问题,我们有啥话,不和妈妈说,但是愿意和王老师说。”
2014年9月1日,这天是全国学校统一开学的日子,我来到了学校进行采访。
当我刚刚来到学校大门口,看见了这样的情景。
王晶老师站在学校大门口,面带笑容,在迎接着她的学生们。
“王老师,我可想死你了。”
一位女同学跑上前去,抱住王晶不忍撒手,诉说着暑假分别这段时间的相思之情,并把一条红色的纱巾围在了王晶的脖子上。
一会儿的功夫,王晶的身边便围满了她的学生,那股亲热劲让在场的人非常羡慕。
此时的王晶用双手护着她的学生们,亲亲热热地携手并肩走向教室,身后留下的是一阵阵爽朗的笑声。
看到这一幕,望着她们远去的背影,我也非常受感动。
是啊,王晶参加工作11年来,她始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用她无私的母爱为学生铺就着成功之路,筑造着梦想,诠释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真谛。
作者:刘希文
单位:大庆石化公司物业管理中心党委宣传部
电话:13059077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