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遍云南】百年米轨:芷村到倮姑-转

(2017-08-03 11:34:54)
标签:

军事

分类: 世界军情
         【走遍云南】百年米轨:芷村到倮姑-转




芷村是滇越铁路上的一个2等车站,上行距碧色寨22公里,下行距落水洞12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演绎了一个个传奇故事。

 

http://s2/middle/44296751haff7837eb401&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ACTION-DATA="http://s2/middle/44296751haff7837eb401&690" ACTION-TYPE="show-slide"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芷村镇就在铁路旁边,邮电所、卫生院、超市一应俱全,芷村因盛产芷兰而得名,因滇越铁路而兴旺,又因滇越铁路消退而冷清。

我们在一家米线馆吃早点时,老板娘告诉我们,当年越南革命家胡志明曾经在芷村生活居住了几年,旧址就在前面不远的南溪路。

 

 

http://s10/middle/44296751hedfab4654029&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我们来到这所临街二层楼房时,楼下的商店尚未开门,我们走进院内,一位正在屋檐下看书的老者热心地指引我们观看那几间当年胡志明居住、讲课使用过的房屋,介绍当时胡志明在这里秘密召集他的那些同志开会、讲课的情况,介绍当时这条街上越南人的生活情况。我们的来访引起附近居民的关注,似乎大家更关心“上面”是否会对这所老宅进行修缮。是啊,作为国际友人早期革命活动遗址,也的确破旧了些,甚至连一块标牌简介都不曾见到,我们只能想象当年这里曾经是越南革命的摇篮,从这里走出去的一群人沿着滇越铁路回到越南后,领导越南人民赶走了法国殖民主义者。

    芷村火车站现今作为保留的车站正常运转着,信号机、红绿灯闪烁,五道铁轨依次排开,大青树下,一排法式站房黄墙红瓦依旧,给水塔高耸,站房值班室里身着铁路制服的人员次序井然地工作着。

我们说明来意,想参观一下芷村火车站的其他历史遗址,值班站长热心的交代了手中工作后,带领我们走进后院。

这里打扫得清洁整齐,一幢法国式样的二层楼房似乎不久前维修过,黄墙红瓦很是醒目,值班站长告诉我们,这幢楼房的所有物件都保持着原来的摸样,包括地砖、楼梯、门窗,都是百年前的原装。

我们走上楼梯,在二楼的一间屋子外面,值班站长说,这就是当年芷村铁路工会和中共铁路党支部的活动地点,门窗闭锁着,我们试图从百叶窗缝看一看里面,想象一下当年铁路工友在里面活动开会的情景。站长说,前不久这里还挂着一块革命遗址铭牌,修缮房屋时不知放到哪里了。

站在楼上,铁路、村庄、远山一览无余,不远处的查尼皮村,就是中共云南省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无法想象,当年的工人运动就是在芷村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在法国人修筑的铁路车站和沿线上展开了。

 

 

http://s4/middle/44296751haff78a45c6d3&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ACTION-DATA="http://s4/middle/44296751haff78a45c6d3&690" ACTION-TYPE="show-slide"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今天的芷村火车站显得格外清净,值班站长告诉我们,刚才发出了一列下行列车,现在的车次不如以前那么多了,每天不过几趟。

而据资料记载,芷村火车站当年却是滇越铁路的四大车站之一,设有机务段、工务段、线路工区等机构,业务地位仅次于开远,战略地位也十分重要。

抗日战争期间,日寇飞机多次轰炸芷村,日军企图从越南老街沿滇越铁路进犯,这里驻扎了国民党正规军一个师的兵力防御;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以被拆除铁轨的滇越铁路路基修筑的“碧河公路”通车,芷村成为援助越南抗击法国殖民主义的军需物资中转站;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芷村又成为军用列车编组枢纽,坦克大炮装甲车从这里装载运往前线……

时过境迁,那些历史事件,那些传奇故事,统统留在了资料里,至今依然保留完好的那些法国式风格的老建筑依稀显露出当年的风采,人们津津乐道的那座人力推动的机车掉头转盘,静静地躺在关闭着的高大围墙之中……

 

 

http://s10/middle/44296751haff78edd3ac9&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ACTION-DATA="http://s10/middle/44296751haff78edd3ac9&690" ACTION-TYPE="show-slide"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我们惆怅地离开芷村火车站,向落水洞方向走去。

我们沿着铁路走出几公里之后,感觉地质地貌有些变化了,远处的风景貌酷似桂林山水,铁路旁边出现了地缝裂谷,谷底部悄然无声地流淌着一股小溪流,我们不禁诧异,难道走进了南溪河谷?向农田里收割稻谷的农民打听得知,果然这条小溪流就是南溪河了。

 

http://s7/middle/44296751haff7958adef6&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ACTION-DATA="http://s7/middle/44296751haff7958adef6&690" ACTION-TYPE="show-slide"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我们没有想到崇山峻岭的南溪河谷竟是这样悄然无声地开始了。

一路走着,此时的南溪河平静细小,两岸的山坡植被翠绿茂盛,不断有山箐沟的涓涓细流汇入。

 

http://s13/middle/44296751haff7969e3c7c&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ACTION-DATA="http://s13/middle/44296751haff7969e3c7c&690" ACTION-TYPE="show-slide"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我们也没有想到在徒步米轨的孤独旅程中,会遇到两位徒步米轨的驴友,同是滇越铁路徒步人,相见格外亲切,我们边走边聊,得知他们是蒙自的米轨爱好者,行走目标计划是越南河内,根据体力路况调整每天的行程,我们佩服他们全负重徒步的精神,羡慕他们拥有充裕的时间。因为负重的原因,他们的行走速度比我们慢,在落水洞车站我们分手了,分别时大家相互祝福说,一路平安,后会有期。

 

 

http://s15/middle/44296751h77ff293f4b7e&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ACTION-DATA="http://s15/middle/44296751h77ff293f4b7e&690" ACTION-TYPE="show-slide"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落水洞车站坐落在一个山凹里,车站撤销后,道岔拆卸了,三股铁道及信号机并未拆除,法国老式站房墙面新近涂抹的颜色有些怪异,废弃的铁轨上任意地堆放了晾晒的谷物,背着大捆稻草的老妇,肩扛锄头的汉子,四处溜达的小狗,使这座曾经的车站更像是农村的一条街道。

“落水洞”,顾名思义,应该与河流有关,果然是这样,一个在铁路边小溪流中洗衣物的小姑娘告诉我们,南溪河再往前面流,到一个山洞以后就不见了。

 

 

http://s13/middle/44296751haff79f43f5ec&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ACTION-DATA="http://s13/middle/44296751haff79f43f5ec&690" ACTION-TYPE="show-slide"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我们走出一个山洞,眼前开阔起来,居高临下,一条“U”字形的展线出现在我们眼前,对面山坡上,铁路闪着银光一路下坡伸向远方,小草打趣地说,要是我们从小路穿插过去,要节省不少时间与体力呢。我说当然了,火车却不行,铁路的设计建造者巧妙地利用山谷地形,用展线的方式使火车完成了大坡度的提升,这就是自然和谐的含义了。

我们记录了这段展线的落差为60米(隧道口海拔1559,坡脚海拔1500米)。

走过一座水电站,原来消失的南溪河水从引水渠道出来后通过管道进入发电站,这就是前面在落水洞南溪河消失的原因。

在这段坡道上,铁路时而笔直,时而顺山势走S形。

 

 

http://s14/middle/44296751haff7a1f57ead&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ACTION-DATA="http://s14/middle/44296751haff7a1f57ead&690" ACTION-TYPE="show-slide"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在一处弯道,我们看见在铁路边一个放牛的小姑娘,牵着一头粗壮的水牛,在铁路边的空地吃草,我问她这是你们家的水牛吗,小姑娘点点头,我又问她为什么不去上学,她说学校放假。我明白了,她是利用国庆节学校放假为家里放牛呢,当我们走过涵洞护坡堤时发现,上面摆放着一个书包与一本小学五年级的课本,我问小姑娘,这是你的课本吗?小姑娘又点点头,我心里一热,多乖的孩子啊,放牛还带着课本!

几句简单的对话,几个羞涩的点头,几秒钟的相遇,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http://s12/middle/44296751h77ff2a19479b&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ACTION-DATA="http://s12/middle/44296751h77ff2a19479b&690" ACTION-TYPE="show-slide"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转过一个弯道,看见前面有驴友在休息,我说今天神了,又遇见同行。

走近了才发现这就是我们在落水洞车站分手的那两位蒙自驴友,他们怎么跑到我们前面了,疑惑片刻,大家都笑了起来,原来他们就是从水电站那里从小路穿插过来的,此时,他们正在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旁边架起了炉灶,正在吃火锅呢。他们热情地邀请我们一道共进午餐,我们急于赶路,表示谢意,互相再次祝福一路平安,后会有期。

 

 

http://s3/middle/44296751haff7a732e472&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这一带山势比较平缓,铁路两旁农田连绵,村寨星罗棋布,不时看见稻田里人们收割打谷的热闹场景,铁路旁的坡地里成熟的包谷金灿灿成片漫坡,不时有老人背着装满玉米的背罗从铁路上走过,她们走的很快,也许是常年在铁路上行走养成的习惯。

 

 

http://s1/middle/44296751haff7aaf0ba60&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我们打着手电刚走出一个比较长的隧道后发现,身后一位清瘦精明的老人拎着一个不锈钢饭盒快步跟了上来,我们与她交谈起来,她住在附近的村子,是去给前面地里收谷子的儿子送饭,因为经常走铁路,所以习惯了,就是刚才通过那个隧道也不用手电照明,说着拐上一条上山小路轻盈的消失在树丛中,我们惊愕得目瞪口呆。

 

 

http://s7/middle/44296751haff7ad7a5b16&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在这一段路上,除了不时遇到巡道工,还看见多处维修工地,铁路当局每年还在不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维护滇越铁路,使这条百年铁路依然畅通无阻。

 

 

http://s16/middle/44296751haff7af7297df&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山势逐步变得陡峭,铁路也几次跨越七孔水泥墩大桥通过山箐沟,南溪河不时发出哗哗流水声,河面时而宽阔,时而狭窄,大自然就是这样变化多端,早晨还是涓涓细流,平缓无奇,下午就变成了滔滔大河,奔驰于崇山峻岭了。

 

 

http://s16/middle/44296751haff7b26fe3df&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戈姑车站原为一个4等小站,背靠大山,老式法国站房还保留着,墙面斑驳颜色脱落,屋顶已经不是那种特有的红色瓦楞板块,而被当地那种青瓦屋顶取代,曾经使用的卫星天线还仰头对着天空,站台及空地堆晒着谷物,四周静悄悄的,只听见南溪河水哗哗的流淌。

 

 

http://s9/middle/44296751haff7b459c648&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离开戈姑大约5公里,前面出现了一座单孔水泥墩大桥,滇越铁路在南溪河谷第一次跨过南溪河,然后在南溪河东岸穿山越岭,这一带山势陡峭,河谷纵深,铁路边山坡上泉水溪流不时哗哗流淌汇入南溪河,有时站在铁路边就可以双手捧起清凉的泉水洗脸,感觉舒服极了。

 

 

http://s14/middle/44296751haff7b687b44d&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我们明显感觉到隧道多且长,大部分隧道需要手电照明,铁路在悬崖绝壁上穿行,南溪河发出轰鸣,与山泉哗哗流水交汇成一支交响曲。

 

 

http://s3/middle/44296751haff7b75b89f2&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http://s14/middle/44296751haff7be3757bd&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快要到倮姑时,南溪河上第一次出现一座拦河坝,把奔腾咆哮的南溪河截住,这里山势陡峭,坝旁边有一个隧道,当我们走出隧道时,四周静悄悄的,南溪河的谷底裸露出怪石凌厉,水流不见了,而两岸的山势越发陡峭,铁路前方出现了高高的信号机。

 

 

http://s1/middle/44296751h77ff2c4daa90&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暮色中我们拖着疲惫的双脚走进了倮姑车站。

倮姑车站设在大山包上,由于地势狭窄,车站只能依山势的走向,铁路与站台呈现一条凹弧形弯道,有意思的是,站在上行站台的站牌处,看不见下行站台的站牌,这种车站还不多见呢。

 

 

http://s6/middle/44296751haff7c13b0935&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老式的法国站房已经不见踪影,我们看见的是一座二层砖混结构的站房,明显是后来改建的,车站虽然撤消了,但是楼房设施、自来水、太阳能、电灯依然完好,站台、走道还算干净,只是那些曾经的办公室门窗紧锁。

我走上二楼,环顾四周,这里山高谷深,气势磅礴,分散坐落在大山上的那些村寨炊烟渺渺,隐约传来几声鸡鸣狗吠。

 

 

http://s11/middle/44296751haff7c328802a&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我们看见倮姑村寨就在铁路前边不远的山坡上,我们决定进村去找村支书帮忙解决吃饭住宿问题,这是在昆明出发前电话联系过的。但是当我们离开站台不远,路过一座二层小楼时,从里面传出电视机的声响,再从门口望去,居然是一个小卖部,我们就改变主意了,就在这里解决食宿问题,我们真的累了,不愿再多走一步路了。

我们大声问道,有人吗?可以安排吃饭睡觉吗?

可以的,你们几个人?接待我们的居然是两个十五六岁左右的姐弟俩,我问大人呢?姐姐回答说我妈妈在地里收谷子,马上就要回来了,你们进来先休息喝水看电视。

我们放下背包,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油然而生,环顾四周居然有一种到家了的感觉。

 

 

http://s1/middle/44296751haff7c54d6eb0&690<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TITLE="百年米轨 <wbr>滇越铁路 <wbr>芷村到倮姑"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 none;" />
 

只见那姐弟俩忙活开了,一个淘米煮饭,另一个不知从哪儿弄来了白菜、茄子、芋头,一会儿四周就飘逸着米饭的清香。

天黑下来的时候,姐弟俩的妈妈回来了,她就是小卖部的女主人,姓王,我们称她王嫂。王嫂进门不久厨房里马上传来炒菜煎鸡蛋的声音与香味。不一会儿饭菜就摆上了桌面,饥肠辘辘的我们不客气地大吃了起来。

大家边吃边聊,王嫂说,你们有口福,这米饭是今天中午才收割的新米煮的呢,我们说怪不得这么香呢。

倮姑这个地名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意思解释是“水冬瓜树山箐”的意思,隶属于屏边县新华乡,居民以壮族、苗族为主,王嫂是当地壮族,前些年她花费一万多块钱买下了供销社的这座小楼,滇越铁路客车还在运营时,人来人往,生意还不错,客车停运后,生意一落千丈,丈夫外出在贵州打工,她在家种地兼管小卖部维持生活,一个儿子两个姑娘都分别上初中高中,学习很用功呢,墙壁上贴了好些奖状。

饭后我们正在拉家常,巡道工打着手电路过,得知我们从芷村步行走路而来,掐指一算说,不简单那,你们足足走了30多公里呢。我们问,这么晚了,还要巡查?他说天天如此,风雨无阻,为了确保火车安全嘛。随即打着手电继续上路巡查,消失在夜幕中。

倮姑的夜晚万籁俱静,没有河水的轰鸣,没有列车通过,我们很快进入梦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