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寺在簪兒衚衕,僧道深及朱之蕃碑俱存。本朝康熙五十二年奉敕改名瑞應寺。』
清●【日下舊聞考】
京城鼓楼西大街有古刹瑞应寺之遗址。
瑞应寺始建於明成化三年,明《帝京景物略》载:『成化三年,錦衣卫指挥僉事万贵,自创寺成,疏请寺额於朝,宪宗(成化帝)赐额曰「龙华」。』,明万历五年重修龙华寺,可知瑞应寺在明代为龙华寺。
龙华寺延续到清初,康熙五十二年都察院左都御史揆叙撰《重修瑞应寺碑》载∶『敕赐瑞应寺者,在都城西北德勝门内。明成化间錦衣衛万贵之所构也,万历中重修。皇朝顺治十三年又修焉』,顺治時寺已圮,『其地本为蘭若,空存梵刹之基,旧号龙华……』,揆敍为贺康熙六十聖寿而重修龙华寺,以祝『帝寿无疆,恒沙莫穷』,康熙赐寺名曰瑞应寺。
吏部侍郎湯右曾亦撰碑∶『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为皇帝万寿聖节,而瑞应寺者则左都御史揆公祝釐之所也(为康熙祝寿之所)……』,康熙帝時在承德,『亲洒宸翰』赐寺名为瑞应寺。
瑞应寺『广廷植木,文光果实忽並蒂骈颗,青熒光泽……』,寺僧认为是吉兆,遂派人驰马将並蒂文光果送至承德揆敘处,湯右曾和揆敍『相顾惊叹,以为上(康熙)甫赐额,瑞即应之。』,遂作诗一首,康熙见此诗后『俯同原韻,御筆一章,傳为盛事。』。
康熙御筆之诗:
西域滇黔有此種,
花從貝梵待春融。
龍章瑞應題真境,
載筆欣瞻近法宮。
內白皮青多果實,
叢香葉密待詩公。
冰盤光獻楓宸所,
更喜連連時雨中。
《燕京瑞应寺沙门释性证传》亦载有此事:释性证『康熙壬辰岁左都揆公招主龙华,明年圣寿,誦经祝釐,揆公捐俸重新梵宇……先是寺中旧植文光果树,至是始实双果並蒂,驰献行在,天颜大悦,为制文光果诗……』。
寺僧得康熙御制文光果诗后,将诗文镌於碑,立於瑞应寺。
今瑞应寺已沦为民居,难寻旧貌,康熙御筆文光果诗碑现存於北京石刻博物舘(五塔寺)。
康熙文光果诗碑拓片(存於国图)
此碑座为海淀广仁宮石座
瑞应寺遗址


文光果树

文光果种子
明万历重修龙华寺碑记
清康熙重修瑞應寺碑记
帝京景物略《龙华寺》篇
日下旧闻考
(影印件存於国图)
打鷹洼
2019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