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蠶壇沿堤西北爲鏡清齋』。
清●【日下舊聞考】
春行北海至靜心斋。
静心斋始建乾隆二十一年,御赐名曰:《鏡清斋》,至光绪十三年重修后改名《靜心斋》。
行於镜清斋后水池之畔,静赏太湖石假山,忽见一山石隠约若有一字跡,回家在电脑上发现此字为一『月』字,字周围方框,『月』字左面隠约尚有一字,惜只拍了一半。
遂於今日再赴静心斋补拍另一字,此石上两字为《蘿月》,细观此二字似应为乾隆皇帝所书,其中『蘿』字与香山靜宜園乾隆御笔石刻『蘿屏』中的『蘿』字甚相仿,只可惜『蘿月』二字並未钤乾隆印章。
『蘿月』一词出处甚多,意为从藤萝中望明月。多出於古人诗句。
唐诗人李白有诗:『蘿月掩空幕,松霜结前楹』,又有『蘿月挂朝镜,松风鳴夜弦』。
唐诗人韦应物有诗句:『云泉非所濯,蘿月不可援』。
乾隆皇帝有作诗题字之好,此二字风化甚重,应年代较久,又据筆迹对比似应为乾隆御筆。
今覓得此摩崖石刻,幸矣!
蘿月
蘿
月
香山乾隆御筆『蘿屏』

『蘿月』与『蘿屏』的『蘿』字对比
打鷹洼
2019年4月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