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特——摩洛哥游记(4)

标签:
拉巴特皇宫哈桑塔遗址乌达亚斯卡斯巴赫城堡谭先竹 |
分类: 游记杂谈 |
2018.3.18
下午到达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下榻Helnan Chellah Hotel
Morroco酒店。碰巧与摩洛哥国家青年足球队住在了同一个酒店,(摩洛哥国家队曾获得非洲足球冠军)交谈中得知,我们所在位置就在皇宫旁边,于是决定到皇宫附近随意走走。

拉巴特皇宫很大,椰树掩映,宫墙环绕,天色渐暗时,才找到一座宫门。值班站岗的卫队长和蔼可亲,热情地与我们合影拍照,并且告诉我们白天从另外一个大门可以登记入内参观。在国外旅游,总理府、议会大厦、市政厅门前,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友好的卫兵,让你的旅途充满了快乐心里暖洋洋的。
首都拉巴特Rabat, 濒临大西洋,与菲斯、梅克内斯、马拉喀什并称摩洛哥的四大古都。高大的城墙、古老的城门将老城区与皇宫围在城内。外面则是新城区,绿荫马路宽阔整齐,白色的楼房在椰树下排排伫立,现代与古老和谐交融,一看就是出自于法国城市设计师之手。
拉巴特王宫
第二天早餐后,我们乘坐大巴车进入皇宫院内参观。天有不测风云,下雨了。拉巴特紧靠大海,时有阵雨。天上乌云滚滚,地下冷雨阵阵,大西洋吹来的海风裹着雨水,摇曳着园中的大树,冲洗着一座座建筑,绿顶黄墙显得格外鲜艳,而规模庞大的宫苑,威严静谧的氛围中凭添了几分神秘。
(上下图)供皇室成员祈祷用的麦克苏尔清真寺,具有典型的北非建筑风格。雨天,时间有限,没有入内参观。
(下图)皇宫大门,镶嵌着繁复的马赛克装饰图案,雨雾蒙蒙也难以掩饰菲斯蓝那艳丽的光彩。
大约是在这附近的另外一处大门口,头天晚上,我们遇到了一大群宫内的孩子们,吵着嚷着,要到宫外去参加什么Party, 但最终被一位严厉的女管家给拦了回去,宫闱深似海的时代好像已经过去了。
穆罕默德五世陵墓与哈桑塔
穆罕默德五世于1927年被立为摩洛哥苏丹,因支持摩洛哥人民反抗法国殖民者争取民族独立,被流放国外;1956年摩洛哥独立后,任摩洛哥国王,被称为“摩洛哥独立之父”。穆罕默德五世,于1961年逝世,其陵墓位于拉巴特著名的哈桑塔遗址旁。陵墓为绿色屋顶方形白色大理石建筑,一眼望去像一座白色圣殿。
墓室内装修豪华,穹顶用雪松和红木雕刻而成;墙壁用马赛克贴出几何图案和阿拉伯文字图形,美轮美奂。中央为穆罕默德五世白色大理石石棺,两侧分别是其子哈桑二世和其弟阿卜杜拉亲王石棺。整个墓室华丽而不失庄严,来此瞻仰的人络绎不绝。为国家民族做出奉献的人应该得到人民的敬仰与缅怀。
(下图取自网络)
穆罕默德五世陵墓对面就是哈桑大清真寺,建于12世纪,曾经是北非最大的清真寺,毁于177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我们赶到时,雨渐渐停了,望着那残存的312根石柱和遗留下的哈桑塔,仍然可以感受到它昔日的雄伟壮观。
我们正在四处拍照遗址雨景,突然,远处传来哒哒的马蹄声,一队骑兵翩翩而来:白马银枪,红色铠甲,头戴无檐军帽,身披白色战袍,绿色军旗迎风飘扬,煞是好看!来换岗的摩洛哥皇家卫队,顿时给阴霭笼罩下的广场带来欢乐!
乌达亚.卡斯巴赫城堡
乌达雅城堡位于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的高崖上,建于1195年,是拉巴特老城发源地。
一下车,常看电影的年轻人就惊呼起来,这不就是电影《碟中谍5》取景地吗?是的!在拉巴特最受摄影爱好者青睐的就是乌达亚.卡斯巴赫城堡了。
城堡内的花园景色有些凋敝,早期的王宫建筑所剩无几,残垣断壁讲述着过往的故事,古木老藤彰显着昔日的辉煌,然而消亡也是一种美!
城堡花园临河岩壁处,有一家小酒吧,此处是观赏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口最佳地点。海潮退去,成群的海鸟在浅滩徜徉觅食,几位游人在河中消闲垂钓。逆光拍照,倒是照出了独钓寒江雪的味道。
乌达雅城堡内还有一处民宿小镇,也是蓝白色彩,颇受人们喜爱。但是,说实话,真的比不了圣托里尼岛的伊亚小镇,那里是蓝白色彩的绝配!可是在这里逛逛,沿着石板铺就的小巷,捕捉着光影变幻的白墙蓝窗,也是难得的享受。
穿过小镇,眼前一亮,这里就是乌达雅城堡——观海大平台!
观景台上,观海楼早已不知去向,只剩下一节垛墙两处碉楼。手扶历经沧桑的城垛,放眼望去,大西洋扑面而来,白浪滚滚,涛声阵阵。这里虽然缺少葡萄牙罗卡角大诗人卡蒙斯那豪迈的诗句壮色,但是凭栏远眺,“陆止于此,海始于斯”的豪情油然而生。



走出乌达亚斯卡斯巴赫城堡,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登车沿着大西洋海岸线一路向南,驶往撒哈拉沙漠的门户马拉喀什。
提示:在拉巴特,千万别错过这家餐厅,北非味道最纯正的中餐厅非“天安门”莫属。绝非摩洛哥地方风味“塔吉”可比,切切。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