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托莱多,欧洲文明之光——西葡游记(8)

(2017-08-20 13:10:28)
标签:

托莱多

摩尔人

堂吉诃德

西班牙

谭先竹

分类: 游记杂谈

告别格拉纳达,我们前往托莱多。夏日炎热的太阳直射着起伏的丘陵地带,草木枯黄,色彩与西班牙南部相比,有些单调:没有了连绵数百公里的葵花,不见了林木翠绿的山谷。目力所及之处,唯有橄榄树那灰绿色的身影,顽强地挺立着,一排排一行行,覆盖着起伏不平的原野,延伸到天际。

将近400公里的行程令人昏昏欲睡,突然,导游喊了一声:托莱多到了!

http://s12/mw690/0026lj4Jzy7dr1CyX0L8b&690

大巴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转了个急弯,一座山城突兀地出现在眼前。陡峭的河谷对岸,满眼是古老的房舍、蜘蛛网一般的小巷。那尖尖的塔楼、雄伟的城堡在蓝天的映衬下煞是壮观。

http://s16/mw690/0026lj4Jzy7dtJXCjQb8f&690
托莱多古城,位于马德里西南70公里处,坐落在海拔450 米的陡峭山岩上,三面为塔霍河环绕,现在是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查自治区的首府。

在其漫长的历史上,托莱多先后被古罗马人、西哥特人占领。

公元711年,来自非洲的摩尔人攻陷托莱多。1085年,又被基督教徒收复,托莱多成为(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王国国都和全国红衣主教中心。1561年,西班牙国王迁都马德里,托莱多作为大都市的身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http://s9/mw690/0026lj4Jzy7dr1HVJFKd8&690

 

http://s1/mw690/0026lj4Jzy7dDpPpakUc0&690

(一)昵称——兵刃之都

圣马丁桥(和另一座阿尔坎塔拉桥),是托莱多与外界的主要通道。坚固的桥头堡矗立石桥两端,见证着古城的历史变迁,述说着曾经拥有的辉煌。

跨过圣马丁桥,穿过桥头塔楼门洞,我发现塔楼上有个展览。稍加犹豫,还是独自快步登楼打探。凭着直觉,我知道往往会有不错的发现。

http://s10/mw690/0026lj4Jzy7drafRmZj79&690

 
http://s9/bmiddle/0026lj4Jzy7drah7HXGf8&690
果真,桥头堡塔楼上举办的是托莱多兵器艺术展。托莱多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几经易手,饱经战乱,漫长的冷兵器时代催生了一项产业——兵器制造。古城小巷内有许多手工作坊,他们制造的刀剑、甲胄,造型华丽,品质精良,具有宫廷贵族的王者之气。
http://s16/mw690/0026lj4Jzy7drajn9rp3f&690
http://s12/mw690/0026lj4Jzy7drayGk1J8b&690
http://s3/mw690/0026lj4Jzy7drazV6eef2&690

 

http://s8/mw690/0026lj4Jzy7dralLLaT37&690

从塔楼狭窄的小窗俯瞰圣马丁桥。桥两岸战马嘶鸣,硝烟弥漫,箭矢如雨的日子早已是过往云烟,而那锋利的刀剑、华美的甲胄传承至今,化作人们对历史的纪念。托莱多老城,由此而荣获了一个昵称——兵刃之都。
http://s14/mw690/0026lj4Jzy7dtOaRnfTad&690

 展览地点隐蔽,又是新近举办,沿着狭窄的旋转楼梯爬上来的,只有我一个游客。

看门的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妇人,看她那表情,很高兴有人前来参观!我把手机递给她,无需语言,她热情地帮助我拍照留念。傍着银光闪烁的盔甲,自己俨然是一位骑士,手执长矛摆好姿势...... 楼下传来夫人的召唤声,我匆忙下楼,在夫人的指引下快步追上队伍。看着导游疑惑的样子,我心中有几分忐忑,却没有遗憾。

http://s6/mw690/0026lj4Jzy7dranNpNX65&690

 (二)修道院墙外的镣铐

在教堂举行婚礼是西方的习俗,获得牧师的祝福,祈祷一生平安;年老去世,又葬在教堂附近的墓地,在主的身旁安眠,这可算作信徒们的最大心愿

我们沿着倾斜的石子路,走过一个小广场,圣胡安皇家修道院,一座座火炬般的塔楼出现在眼前。尖尖的塔楼在一棵棵挺拔翠绿的松柏陪衬下,威严中透出几分秀气,看起来十分温暖。

 

http://s2/mw690/0026lj4Jzy7dtQDx8el41&690

 圣胡安皇家修道院,建于1477——1504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天主教方济各会修道院,供奉圣若望(圣约翰),由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兴建,用以纪念他们的儿子胡安王子的出生以及庆祝对葡萄牙战争的胜利。

http://s5/mw690/0026lj4Jzy7dtPfUftO04&690

 我们走到修道院门前时,这里正在举行隆重的婚礼。门前大道上铺满红地毯,架着摄像机,男宾是西服革履,女宾浓妆淡抹。由于举办婚礼,竟谢绝我们游客入内,有点令人扫兴。殊不知,我们远道而来的客人是会给新人带来福气的!

http://s4/mw690/0026lj4Jzy7drqHftir23&690

 我们远远地驻足观望,发现修道院黑色的外墙上有许多奇怪的装饰,不是浮雕,不是图案。

仔细察看:墙上悬挂着无数锈迹斑斑的镣铐!

据说这是在与摩尔人的战争中获得自由的基督徒的镣铐。温馨的场面瞬间变得令人心寒。

网络上的文章,常常重复着相同的话语:摩尔人统治时期,三种宗教和睦相处。

历史会是那么简单?

斐迪南二世国王与伊莎贝拉女王曾经约定:死后要埋葬在此处——风格别致的修道院内。

然而,1492年,当他们攻克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最后一座城池——格纳拉达,走入摩尔人的阿尔罕布拉宫,他们心中的想法变了。

最终,他们葬于那座令人惊艳的宫苑。

http://s15/mw690/0026lj4Jzy7dvwBjnJQ6e&690(三)堂吉诃德,托莱多的名片
除了城堡、教堂、清真寺、修道院,托莱多的小巷中还隐藏着美术馆、博物馆和古玩小店,热情地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托莱多,整座城市好像定格在了中世纪,坡路起伏,窄巷交错,进入其中,如同进入一座灰色的迷宫,到处弥漫着一种神秘的气氛。但是,那些突然闪现的景点或小店,会让人眼前一亮:门面古朴的酒吧,下面可能隐藏着古罗马人的浴室;哥特风格的教堂能看出清真寺的残垣。而在旅游礼品店中,最吸引眼球的是堂吉诃德的身影和桑丘那皮球似的脸蛋。

(下图)托莱多艺术学院

http://s9/mw690/0026lj4Jzy7drqKpKt2d8&690

 (下图)手工艺术品古玩店

http://s16/mw690/0026lj4Jzy7drscgKTl1f&690


(下图)在众多的古玩店中,出售的纪念品,多数与堂吉诃德有关。

http://s6/mw690/0026lj4Jzy7drrhBwot35&690

http://s16/mw690/0026lj4Jzy7drriYyUn4f&690

http://s16/mw690/0026lj4Jzy7drrkRGKH6f&690

http://s6/mw690/0026lj4Jzy7drrpPX6J65&690

 

托莱多并不是塞万提斯的出生地,他在托莱多却极受尊崇。

塞万提斯的名著使世界了解了西班牙,而他笔下的堂吉诃德与桑丘,使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伊比利亚半岛,倾听他们的故事,探寻他们的足迹。
距离托莱多西南70里地,还真有个堂吉诃德大战风车的小镇!
人们传说,堂吉诃德这个落魄贵族,就是骑着他的瘦马,从这扇门洞走出托莱多的。

(下图)塞万提斯雕像

http://s5/mw690/0026lj4Jzy7drrwslEw24&690


http://s15/mw690/0026lj4Jzy7drrWFT4O3e&690(四)热情快乐的托莱多人

 古老的市镇容易缺少活力,成片的老旧房舍会造成压抑的感觉,作为游客,我很希望看到市镇鲜活的一面,了解人的情趣。我曾写过一篇游记,《与陌生人说话》,记述的是在各地旅游时,一些与人交往的有趣经历。

在前往托莱多大教堂的窄巷中,我们遇到一群穿着鲜艳怪异的年轻人在嬉笑玩闹。经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我上前与他们搭讪,“嗨,你们是准备去看球赛的吗?”想起西班牙的足球,我脱口问道。“不,我们要去参加婚礼。”他们的回答让我有些难以置信。这种装束,与我们先前在圣胡安皇家修道院门前遇到的伴郎伴娘嘉宾贵客完全不同啊。

http://s2/mw690/0026lj4Jzy7drrBzlLzf1&690
“那么,我们可以去参加婚礼吗?”我进一步试探着问道。他们有些犹豫,却给我领来一位新郎,样子好滑稽。
http://s9/mw690/0026lj4Jzy7drrDtJiMa8&690
(下图)这就是自称新郎的小伙子。他说新娘在家中打扮,他的这群朋友们要陪着他前去迎亲。看着他们神秘兮兮的样子,我知道这是在演戏,给我们这些迷失在古城中的游人开心逗乐!

但是我至今不明白,这是他们的工作呢,还是业余爱好?
http://s11/mw690/0026lj4Jzy7drrFAoe61a&690

http://s9/mw690/0026lj4Jzy7drrPwHws98&690

 

来到市政大楼广场,这儿人声鼎沸,热闹异常。

游客们仰望着大教堂高耸的尖塔,忙着拍照;街边,流浪艺人自顾自地高声歌唱;广场上,工人们在搭建舞台布置灯光,说是晚上有音乐会。我们是等不到晚上了,于是就把参加演出的乐手们拉过来拍照,大家喜气洋洋,好是一顿热闹。

托莱多,变成了一个嘉年华大剧场。

http://s9/mw690/0026lj4Jzy7drsEArpub8&690 

http://s3/mw690/0026lj4Jzy7drsHmoqC92&690

 

http://s11/bmiddle/0026lj4Jzy7dAuuPVvc7a&690
http://s9/mw690/0026lj4Jzy7drsJYiE0a8&690


http://s14/mw690/0026lj4Jzy7dvsOdLyd7d&690

市政大厦对面就是著名的托莱多大教堂。

托莱多大教堂可谓历史悠久,饱经沧桑:先由西哥特人建造,穆斯林占领后改为清真寺,最后基督徒们战胜穆斯林后又改回教堂。今天看到的,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建于(1227——1493),用时266年,现在是西班牙红衣大主教的坐堂。

教堂内,祭坛、唱诗班坐席、格列柯壁画都有极高的欣赏价值。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未能入内细看,很是遗憾。

http://s15/mw690/0026lj4Jzy7drsM5mzA8e&690
http://s1/mw690/0026lj4Jzy7drsSov2U90&690
(下图)从网上补一张唱诗班座席的照片:上排靠背浮雕描绘的是1492年攻克格拉纳达的情景;下排,精美的花草图案,堪称艺术精品。
http://s11/mw690/0026lj4Jzy7drsTgdbIba&690

 

(五)欧洲文明之光

托莱多的英文名称是《Historic City of Toledo》, 翻译成中文:《历史名城托莱多》。

大文豪塞万提斯在托莱多比萨格拉城门(下图)题辞:“西班牙之荣耀,西班牙城市之光。”
作为一个城市,托莱多得到人们如此高的评价,一定有其历史原因。


http://s10/mw690/0026lj4Jzy7dvAyWfHjc9&690

从公元8世纪初起,来自北非的阿拉伯人(摩尔人)占领托莱多。基督徒、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形成多元文化的交融,给托莱多留下了伟大而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逐渐成为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三种文明荟萃之地。至今托莱多市内,还保有建于公元999年的光明耶稣清真寺、圣母升天犹太教堂及犹太博物馆等。

欧洲的中世纪是黑暗的,愚昧的天主教会焚烧了大量的珍贵书籍文献,视其为异端邪说,造成许多诞生于古希腊的学说、著作失传。直到16世纪哥白尼的日心说还被视为异端,布鲁诺为此被宗教裁判所送上了火刑架。

然而令人称奇的是:许多有关天文学、医学的珍贵著作却在托莱多的博物馆、图书馆得到摩尔人完美的保存!http://s2/mw690/0026lj4Jzy7dBRnvxOp51&690(这两张照片取自百度百科)
http://s9/mw690/0026lj4Jzy7dBRosDB658&690

例如: 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的日心说猜想,以及后人对其学说的阐述,在托莱多的图书馆中竟然得到保存。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许多学者纷纷来托莱多查阅,聆听先贤的启迪,从文化遗产中获得灵感。

欧洲文明,在托莱多,像烛光点燃!

http://s13/mw690/0026lj4Jzy7dvAA3DVa5c&690

(上图)托莱多阿尔卡萨城堡, 现在内部是军事博物馆和图书馆。

 

——THE END——

谭先竹

写于2017.8.19

 

后记:作为旅游城市,托莱多市政府周到的服务举措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1)托莱多市政府为每个旅游团免费配备一个当地的导游,讲解风土人情、带路,以防我们在迷宫一样的小巷中迷路!

(2)在市镇北面通往停车场的大台阶处,修了两层滚梯,免除游客攀爬之苦。

(3)托莱多全城于1987年录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著名景点,但是不收门票。


http://s14/mw690/0026lj4Jzy7drvcFiYlb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