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载系列之十二:融合教育与全纳教育有什么区别?

(2016-09-26 12:10:12)

连载系列之十二:融合教育与全纳教育有什么区别?

-融合与发展--关于残障的法律手册

原创 2016-09-25 倪震 崔凤鸣 郭锐 有人杂志

问题8

融合教育与全纳教育有什么区别?

融合教育与全纳教育拥有相同的含义,它们都是从英文Inclusive Education翻译而来。Inclusive Education有时候还被翻译成“包容性教育”或者“共融教育”。在这本手册中,我们采用融合教育,原因是在我国的政策和实践中,融合教育的说法渐成主流。

《论语》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推动融合教育采用最恰当的名称非常重要。在我国的现行法律和政策中,“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相互混用,给法律和政策的解读和执行制造了很多困难,也影响了法律和政策的严肃、严谨和延续。甚至有些政策还把“随班就读”也当成“融合教育”的同义词,这就是一个更大的失误了。

具体分析Inclusive Education的几种说法,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全纳教育”的说法更强调“没有排斥”这层含义,然而字面含义稍显生硬,词意也较为晦涩,不应该成为首选。

“包容性教育”是《公约》中Inclusive Education的译法。《公约》的中文版是法律作准文本,按说其翻译应该受到重视。然而这个翻译有两个问题。在《公约》出台之前,Inclusive Education在中文已固定翻译为融合教育,《公约》的译者应当选择已经存在的最适当译法,而不是再增加一个新的译法。第二,“包容”本身是一个感情色彩正面的词汇。然而在使用中,人们常倾向于赋予“包容”方向,也就是人们常想象一个“包容者”和“被包容者”。这样的解读也可能给实践带来负面影响。

相对而言,“融合教育”较少歧义。“融合”没有方向,也很难被使用者赋予方向性。我们不会说”我包容你”或者“你包容我”。融合通常被理解成一个平等、互动的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