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中,我们与真实的自己相遇——读罗兰散文《兜雨》
标签:
读书 |

兜雨
临分手,你说谢谢我邀你“兜雨”,其实,这话本该由我先说的——谢谢你答应陪我兜雨。
我知道你一接电话,便会马上放下“正事”,赶过来。我也知道,你不会大惊小怪地问我,“发什么神经,下这么大雨,还往外跑!”,所以,当我告诉你说,要去郊区办一点小事的时候,你也就根本没有问我“为那么一点小事,还值得冒一场雨? 难道不会等雨停了再办?”
你不会这么问我,非但不会,而且一坐上车子。你就很开心地和我一起赏雨。既不抱怨耽误了“正事”,也不抱怨踩湿了鞋子。就说,凭此一点,你就是我的朋友。
实在是爱那山中的雨,却苦于缺少出来的“借口”。喜欢看雨中青山的孤傲;翠谷的空朦,甩脱名利的牵绊。
所以,今天来了,而且约上了你,其实早就想把这番乐趣与友人共享了。因为知道,只有你会和我在一般的“正常”久了之后,肯定会找机会来一次疯狂。
较之先前,今天的雨柔和了许多,那天是一路狂泼,直到终点,今天却是来到半山腰,雨变细了,正好退掉车子,来一次真正的雨中漫步。蓝色的,红色的两团影子,沿着光华如镜的山路,去兜一个圈。从一开始,就美的令人安静,匀匀净净的青翠,淅淅沥沥的雨声,隐约间流出一脉清泉叮咚的热情款待。就这么一路走着,有说有笑,驱散了多日以来心中的阴暗。我们就是如此谈得来,或许好朋友之间难免有几分宠惯,不说好的也说好;不对的也对。反正无伤大雅,又何必去彼此辩驳,大煞风景呢?
就这样地走了一大圈,鞋子都湿了,最后我们乘巴士回家,让巴士兜着这剩下的雨,载着我们返回熙熙攘攘的红尘。
我们相约着下回再去。但是,也深知,并非随时都有这样的闲情逸致。难得有如此的雨,在如此的季节;有如此的心情,如此的借口与如此的你……
古人云:游山玩水皆须缘分。那么,就留下一份淡然,等待下一次自然机会的来临吧!

【读与评】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兜雨”这个举动显得如此不合时宜。人们习惯了在雨中匆匆奔跑,习惯了用雨伞将自己与雨水隔绝,习惯了将雨天视为阻碍。而罗兰笔下的这场“兜雨”,却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在雨中,我们不仅没有逃避,反而主动走进雨幕,与自然对话,与心灵对话。
这场雨中的漫步,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逃离。逃离的不是责任,而是那些束缚心灵的枷锁。当我们说“去郊区办一点小事”时,那不过是一个美丽的借口。真正的小事,是我们要在雨中找回被日常琐事淹没的自我。雨水冲刷的不仅是山间的尘埃,更是我们心灵上的疲惫。在这场雨中,我们卸下了社会角色的面具,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
山雨中的景致,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雨中的青山不再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存在,它成为了一个象征,象征着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翠谷的空朦,是对世俗名利的最好解构。在这片雨幕中,我们看到了世界的另一种样貌:它不再是被功利主义切割的碎片,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诗意的存在。雨声、泉声交织成的自然交响乐,让我们重新找回了对美的感知能力。
友情在这场雨中得到了升华。真正的朋友,不是那些只会说“正确”话的人,而是愿意陪你一起“疯狂”的人。当我们说“鞋子湿了”的时候,那不仅是对现实的描述,更是对友情的隐喻:真正的友情,就是愿意为对方湿了鞋子的那份默契。在雨中,我们不需要伪装,不需要解释,只需要静静地走,就能感受到彼此的理解与支持。
这场雨中的漫步,是一次心灵的净化仪式。雨水洗去了我们身上的浮躁,让我们重新审视生活的本质。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我们太容易迷失在欲望的丛林里。而雨中的青山,却以其永恒的姿态提醒着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我们拥有什么,而是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当我们乘着巴士返回城市时,带回的不仅是湿漉漉的鞋子,更是一颗被雨水洗涤过的心灵。这场雨中的漫步,让我们明白:生活的诗意,不在于刻意的追寻,而在于随性的感受。正如古人所说,游山玩水皆须缘分。而这份缘分,不仅是我们与自然的相遇,更是我们与真实自我的重逢。
在这个充斥着功利与效率的时代,我们或许都需要这样一场“兜雨”。它提醒着我们: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向前奔跑,更在于偶尔的驻足与感受。当我们学会在雨中漫步,学会欣赏雨中的风景,我们也就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这或许就是罗兰想要告诉我们的:生活的美好,往往藏在那些看似“不合时宜”的时刻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