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本真的纯粹,坚守生命的韵律——读丁立梅散文《草木有本心》

标签:
读书 |

草木有本心
喜欢一切的花草树木。
我以为,所有的草木,都长着一颗玲珑心,天真无邪,纯洁善良。
没有草木是丑陋的。如同青春美少女,不用梳妆打扮,一颦一笑,散发的都是年轻的气息,清新迷人,无可匹敌。
草木从不化妆。所以花红草绿,都是本色。我们常说亲近自然,其实就是亲近草木。我们噼里啪啦跑过去,看见一棵几百年的老树要惊叫,看见满田的油菜花要惊叫,看见芳草茵茵要惊叫。草木却不惊不乍,活着它们本来的样子。
草木也从不背叛远离。你走,草木不走。你遗忘的,草木都给你记着呢。废弃的断壁残垣上,草在长。游子归家,昔日的村庄已成陌生,他找不到曾经的家了。一转身,却望见从前的那棵老槐树,还长在河畔。还是满树的青绿,树丫上,依旧蹲着一只大大的喜鹊窝。天蓝云白,都是昔日啊。他的泪,在那一刻落下。走远的记忆,都走了回来,他童年的笑声,仿佛还在树下回荡,叮叮当当,叮叮当当。感谢草木!让人的灵魂找到归宿。
每一棵草都会说话。它说给大地听。说给昆虫听。说给露珠听。说给小鸟听。说给阳光听。喁喁,喁喁。季节的轮转,原是听了草的话。草绿,春来。草枯,冬至。
每一朵花都在微笑。一瓣一瓣,都是它笑的纹,眉睫飞扬。对着一朵花看久了,你会不自觉微笑起来,心中再多的阴霾,也消失殆尽。这世上,还有什么坎不能迈过去呢?笑也是一天,哭也是一天。不如向一朵花学习,日子笑着过。
新扩建的路旁,秋天移来一排的樟树。可能是为了好运输,所有的树,一律给削去了头。看过去,都光秃秃的一截站着,像断臂的人,叫人心疼。春天,那些树干顶上,却冒出一枚一枚的绿来,团团的,像歇着一群翠绿的小鸟,叽叽喳喳,无限生机。满满的月光,带着露珠的沁凉,扑到我的窗前,我才发现,秋了。

【读与评】
在丁立梅女士的笔下,草木是长着玲珑心的智者。那些被钢筋水泥切割成碎片的城市记忆,在遇见一株老槐树的瞬间重新拼凑完整;那些被生活磨得粗糙的灵魂,在凝视一朵野花的刹那变得柔软。在这个以速度为信仰的时代,《草木有本心》像一剂温润的汤药,让我们重新思考:当人类忙着给世界涂抹脂粉时,草木为何始终保持着素面朝天的从容?
一、草木的天真:照见人类的迷失
当丁女士说“草木从不化妆”时,道出了一个被现代人遗忘的真理。我们习惯用滤镜修饰生活,用头衔装点身份,甚至将自然景观改造成网红打卡地。但那些被削去树冠的樟树,依然在春天倔强地顶出“翠绿的小鸟”,这种原始的生命力恰恰映照出人类的困境:在过度包装的生存状态下,我们是否正在失去感知本真的能力?就像游子归来时,只有老槐树记得村庄最初的模样,草木的天真成为了丈量人性异化的标尺。
二、草木的静默:治愈喧嚣的良方
“每一棵草都会说话”,但它们的语言需要灵魂安静下来才能聆听。在即时通讯轰炸的今天,人们习惯了用表情包代替微笑,用点赞量化感动。但当我们真正驻足观察,会发现草木的交流方式如此动人:老树用年轮书写时光日记,野花用绽放诠释生命哲学,连枯萎都带着向死而生的诗意。就像月光带着露珠的沁凉扑向窗前,草木的静默本质上是种强大的治愈力,让被焦虑啃噬的现代心灵找到片刻栖居。
三、草木的坚守:重构存在的坐标系
被遗忘的断壁残垣上,草木依然在生长。这种超越人类时空维度的坚守,构建起永恒的精神坐标。当我们为流量数据患得患失时,草木的荣枯遵循着亘古不变的节气规律;当我们迷失在碎片化信息中,草木始终保持着完整的生命叙事。那些在寒冬蛰伏的种子,在春天总会准时赴约,这种生命的确定性,恰恰是对漂浮时代最温柔的抵抗。就像被砍去树冠的樟树,依然能在伤口处长出新的春天。
站在人工智能与元宇宙的浪潮之巅,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草木的启示。当科技不断拓展人类能力的边界,草木始终提醒着我们:真正的文明不该是对自然的征服,而是学会像草木般活着——保持本真的纯粹,坚守生命的韵律,在静默中积蓄向光而生的力量。或许这就是丁女士给予当代人最珍贵的馈赠:在草木的本心里,藏着治愈这个焦虑时代的精神密码。当我们学会用草木的方式看待世界,那些被异化的生命,终将在自然的怀抱中重获天真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