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华
金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3,747
  • 关注人气:7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意栖居的现代启示——读温新阶散文《坳上云霞》

(2025-05-15 05:55:11)
标签:

读书

                                 诗意栖居的现代启示——读温新阶散文《坳上云霞》


坳上云霞 温新阶

 

实在想不到,坳上的清晨如此美丽。

夜露的浸润,让所有的生命都鼓起了风帆,苍翠的群山之中虽然夹杂了些许橙黄,依然茂密葳蕤。微风摇动树叶,沙沙的声音,似如歌唱。

喜鹊的叫声格外清脆,飞翔的姿势无比轻盈,从常雾岩飞下来,歇在稻场边的板栗树上,熟悉了的房子,也熟悉了房前坪坝上热闹的人群,瞥一眼,然后一翅飞向天边。

喜鹊的身影成为引导,把人们的视线引向远方。

也许是因为坳上一览无余,也许是因为前天的一场秋雨让天空更为澄净,早起晨跑的人站在坳上,早早地就看见了太阳的倩影,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初升的太阳似如婴儿,云彩是她的襁褓,包裹得不是太紧,围着,护着,像浮在海洋里,起伏摇摆。一个波浪,襁褓遮住了太阳的脸庞,太阳起了娇嗔,襁褓又伏下几分,看见了太阳红红的面颊,粉嫩,兼着几分羞涩。

太阳褪去羞涩,渐渐成熟,终于跃出起伏的襁褓,把光芒洒向大地,洒向千山万壑,天边的云彩镶上了金边,一片一片,从远处向我们飘来,绚烂的霞光,像无数不同强度不同色谱的手电照射到坳上,房舍、坪坝上的汽车、人群都沐浴在金辉之中,那几棵板栗树挂满了金币,还没落下的板栗包子像一个个金元宝。

欢呼和惊叹从坳上响起,坪坝上练八段锦的人立马停了下来,来看云霞。虽然每个晴朗的早晨都有灿烂的云霞,今天的云霞格外铺张,格外壮观,格外摄人心魄,见多识广的赵哥在黄山看过日出,他说,这云霞并不比黄山逊色。

坪坝上的人都面露喜色,他们为自己的选择高兴。

坳上云居的民宿开了好几年了,因为在老雾冲顶上,起初来住的人并不是很多,老板覃卫东不是很着急,他的主业是茶叶加工。他有几十亩老品种茶树,老雾冲大力发展茶叶时,他不跟风潮引进外地品种,坚持用本地老品种慢慢繁殖,茶叶品种单一,血统纯正,不会不同品种混采混合加工……他的茶叶口味醇厚,绿豆汤,板栗香,轻啜一口,天地通泰。

茶叶的管理、加工毕竟是季节性的,茶闲之时,还是要做点什么,闲吃忙时挣的银子,吃得心慌。覃卫东打小就勤快,没事了,搓脚捻手。冲里已经开了几家民宿,生意都还不错。老雾冲山好水好,三面环山,满目皆绿,又有四季野花点缀青山之中,从常雾岩涌出的几条溪流,泉水叮咚,清冽可口,滋润了一千多亩田地和一百多户人家。尤为吸引人的还有那一千多亩茶园,蜿蜒的茶垄,绿色的诗行,铺展一冲,抬眼望去,焉能不醉?春日里,茶厂制茶,茶香飘逸,一条冲,茶香绵绵。住在老雾冲,看茶园,嗅茶香,可以买到正宗的老雾冲茶。老雾冲的民宿就吸引了很多人来此小住,这当中,多是茶客。

覃卫东的民宿开起来了,房子是新的,各个路口挂了牌子,自然有人来住,但并不火热。他不着急,只要巢好,不怕凤凰不来。真的,来的人慢慢多了,住在冲里民宿的客人们,喜欢在冲里到处走一走,到林子里爬一爬,拾蘑菇,捡板栗,采猕猴桃,摘八月炸……他们走到了坳上,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这里视野开阔,站在坪坝上,不但老雾冲尽收眼底,远处的村落,沪渝高速上奔跑的汽车,重重叠叠的山峦,像一幅画从脚下向远方铺开。坳上空气格外新鲜,青草的味道,绿叶的味道,鲜花的味道,在坳上流淌。最吸引人的还是水,因为是冲顶上的人家,水源没有任何污染,有人做过化验,坳上的水比纯净水还要纯净!

口口相传,来的人就多了,尤其是夏天,很多人来这里避暑。虽然海拔只有900米,因在坳上,常雾岩的风从坳这边吹过来,从坳那边吹过去,稻场上的板栗树叶片抖动,一坳的凉爽,把手按在窗玻璃上,清凉的意境流遍全身。夜间去开车门,门把浸了一掌凉意。

人们从四面八方而来,有一对从宜都来的年过八旬的老两口格外引人注目。先生姓陈,退休前在市客运公司开大客,老伴姓吴,是陆城一中的退休教师。两个人开着车把宜昌恩施适合康养的地方都住了一遍,最后选中了坳上这个地方,每年在这里居住五六个月,春茶采摘时上坳,山上的油荆条叶子变黄了,才开车回宜都。老两口是来得最早的,走得最晚的,来的时候,覃卫东为他们接风,走的时候,为他们饯行。老两口开的那辆红色轿车已经开出冲口,看不见影子了,他还呆呆地站在板栗树下!

陈老和吴老师跟大家一起看云霞,绚烂和美丽让人震撼,让人的思绪自由飘散。老两口一下子回忆起鲜衣怒马的少年时光,回忆起在清江河边相知相爱的美好岁月……很多人突然感悟到覃卫东把他的民宿起名为坳上云居的诗意情怀!

云朵铺向天边,霞光点染大地,陈老坐在大门前,开始了他每天拉小提琴的功课,今天,他拉的是《苹果香》。

云霞漫漫,琴声悠悠…… 



                                    诗意栖居的现代启示——读温新阶散文《坳上云霞》



【读与评】

清晨的坳上,云霞如襁褓般包裹着初升的太阳,喜鹊的翅膀划过天际,将人们的视线引向远方。温新阶先生笔下的散文《坳上云霞》不仅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更在不经意间揭示了现代人内心深处对诗意栖居的渴望。在这个被速度与效率裹挟的时代,坳上的云霞与茶香构成了一处精神避难所,唤醒了我们沉睡已久的感官与心灵。

文章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坳上清晨的绝美景象:露珠浸润的群山、沙沙作响的树叶、清脆鸣叫的喜鹊。这些描写不仅仅是自然风光的再现,更是对现代人感官麻木状态的一种唤醒。城市生活中,我们习惯了钢筋水泥的冰冷与电子屏幕的刺眼,逐渐丧失了感受晨露、聆听鸟鸣的能力。而坳上的清晨却以其原始的生命力,让来访者重新找回了与世界连接的感官通道。当太阳“褪去羞涩,渐渐成熟”,将光芒洒向大地时,那些沐浴在金辉中的人们所体验到的,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沐浴与更新。

覃卫东的民宿经营哲学尤为耐人寻味。他不随波逐流引进外地茶种,坚持本地老品种的纯正;他不急于求成地营销民宿,相信“只要巢好,不怕凤凰不来”。这种对“慢”与“真”的坚守,在当今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中显得尤为珍贵。他的茶叶有“绿豆汤,板栗香”,他的民宿最终吸引了懂得欣赏这种纯粹之美的客人。这不禁让人思考:我们的生活是否也需要这样的“老品种”品质?在追求效率与速度的同时,我们是否丢失了某些本真的、值得坚守的价值?

坳上的魅力更在于它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第三空间”——既非完全的城市,也非原始的乡村,而是一个现代人可以短暂栖居的诗意过渡地带。在这里,来自宜都的老夫妇找到了他们晚年生活的节奏,其他来访者则在这里拾蘑菇、采猕猴桃、聆听小提琴曲。这种生活方式既保留了现代文明的舒适,又接续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特别动人的是那对八旬夫妇,他们开着红色轿车探索各地后最终选择了坳上,每年居住长达半年之久。他们的选择暗示着,真正的养老不仅是身体的安顿,更是心灵的归属;真正的旅行不是匆匆打卡,而是寻找能与自己生命节奏共鸣的地方。

《坳上云霞》中最富哲思的或许是云霞本身的象征意义。云霞转瞬即逝却又日日更新,它提醒我们生命的短暂与美好的永恒。当陈老在云霞下拉起《苹果香》时,琴声与自然美景交融,营造出一种超越日常的审美体验。这种体验不需要昂贵的门票或复杂的装备,只需要一颗能感受美的心灵和一片能容纳美的空间。文章末尾"云霞漫漫,琴声悠悠"的意境,恰似一幅动态的中国水墨画,将瞬间凝固为永恒。

在这个被数字技术深度重构的时代,我们的身体坐在办公室里,心思却可能飘向像坳上这样的地方。《坳上云霞》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描绘了一个具体的美丽处所,更揭示了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对自然的敬畏,在快节奏中守护慢生活的权利,在物质丰富中追求精神的满足。当我们跟随着温新阶的笔触欣赏坳上云霞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远足,寻找那些被日常生活遮蔽的诗意与宁静。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处“坳上”,那里云霞满天,茶香袅袅,等待着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停下匆忙的脚步,与自己的本真相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