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了生命的力量与希望——读原因散文《别样山茶红》

标签:
读书 |

别样山茶红/原因
虽然被称为“春城”,但昆明的冬天也并非总是云柔风软、艳阳高照。只要寒流悄然来袭,便会乌云笼罩、气温骤降,使得街巷庭院披戴的明丽和心头身外缭绕的暖意顿时荡然无存。举目四望,山寒水瘦、翠敛红萎,一派晦暗阴沉。
但即使在这样的寒凉和萧瑟里,也能看到一丛丛蔓延开去的高傲和矜持。它们不在乎高原十天半月就打一次的冷噤,肆无忌惮地葱绿着,浓墨重彩地妍丽着。
那是山茶。在昆明东北郊鸣凤山金殿风景名胜区的山茶园里,即使天寒地冻,它们仍枝繁叶茂,千株万株喷红吐白,一如既往波光潋滟。
是的,在百花之中,山茶是最持久的灿烂。从 5 月中旬开始,一种叶像杜鹃叶、花像杜鹃花的山茶就率先在金殿山茶园绽放了。看着漫山遍野的浓绿被撕开一个口子,殷红汩汩涌流,又漫漶开去,黏黏地湿了一片天地,在万绿丛中添一抹血红,生发的该是一种什么样的伤感?而一年中最早的山茶花汛,是由这种一度濒临灭绝、极其珍稀的杜鹃红山茶肇始,又不免激动人心。这一波红潮一直延展到 9月。
接下来在金殿山茶园看到的悦目色彩是茶梅。它也是山茶的一种,花多为白色或粉红色,瑰丽而淡雅。茶梅10月开放,花期持续到12月。凋谢时,片片花瓣随风飘飞,漫起一袭彩色雨雾,铺下一块斑斓花毯。
有趣的是,它的香消玉殒,宣告的却是各色常规山茶的怒放。一时间,恨天高、童子面、朱砂紫袍、雪姣、十八学士、六角大红、赤丹、状元红……如盅如碗、如钵如盆,姹紫嫣红、浅淡深浓,争奇斗艳、各不相让。茶梅用它满地的落红真正实现了“化作春泥更护花”。而那被铺地锦绣托起的云霞,一直燃烧到次年4月底。到了5月,杜鹃红山茶就又轮回着开始了新一拨的激情涌动。
可以说,这里一年四季茶花开不断,正应了清代李笠翁(李渔)的评价:“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
在云南,山荼还是扎根于深远时光中的璀璨。公元898年绘制的《南诏图传》中,它就出现在南诏王细奴罗家里。现存最古老的云南山茶,也许应数生长在楚雄紫溪山功德林的“紫溪茶”,树龄六百五十多年。而丽江玉龙雪山东麓的玉峰寺院内一年能开上万朵花、荫地面积全国最大的“茶花王”,树龄大约五百年。大理巍宝山灵官殿的桂叶银红,高18.88米,是世界最高的茶花,树龄也近四百年。
让我对山荼之美有所顿悟的,却是这样一件事。
那天,我去郊区农村看望一位妻、儿早逝的独身老人。他的家,院墙多处泥块脱落,屋顶瓦沟枯草抖索。从厢房到堂屋,说话有回音却看不清周围堆放了些什么。但我们还是不期而遇或者说狭路相连了,与山茶。它们一盆挨一盆摆放在地面坑坑洼洼的院子一角,绿叶像海水漾波,红花像火焰腾跳,拥挤着,喧嚷着,摇头摆脸,超越了这里的破败、空旷、凌乱、昏暗,那么醒目、夺目、灼目,迸溅出满腔欢喜,流溢出盈盈暖意,使得原本可能死气沉沉的一隅平添活泼生机。
老人告诉我,他从小爱花。这些山茶是他在心情好时种下的,每天都要来仔细地照看。山茶活了,长高了,枝繁叶茂了,好心情也就随之常驻常在了:山茶打苞了,骨朵饱满了、绽裂了,笑容也就随之在梦里开花。“今年,我还把它们一盆盆送到金殿去参加茶花展览了哩。”想不到老人对美的追求如此炽烈。是对山茶的爱,戳破了缠裹他的孤独,烧掉了包围他的凄凉。就是这生命中最原初的牵挂,鼓舞着他重构自己的人生。
云南的山茶之所以特别多,特别绚烂,大多源于人工的精心种植,栽培养护。尽管栽护它的人境遇会有不同,但他们栽下的都是对于美的不竭的追寻,养护的都是对于美的永恒的渴求。
别样山茶别样红,一枝一叶总关情。

【读与评】
原因先生的散文《别样山茶红》通过对昆明山茶花的描写,展现了山茶花在寒冷冬季中的坚韧与美丽,同时也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美的深刻联系。先生不仅描绘了山茶花的自然之美,还通过山茶花的故事,传递了生命的力量与希望。
《别样山茶红》开篇描绘了昆明冬天的寒冷与萧瑟,但在这片灰暗的天地中,山茶花却以其高傲和矜持的姿态,绽放出勃勃生机。山茶花不畏严寒,依然枝繁叶茂,千株万株喷红吐白,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生命依然可以绽放出最美的色彩。这种坚韧与美丽,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命的礼赞。
山茶花的美丽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外表,更体现在它的持久与顽强。从5月中旬到次年4月底,山茶花的花期几乎贯穿了整个四季。无论是杜鹃红山茶的殷红,还是茶梅的淡雅,亦或是各种常规山茶的姹紫嫣红,山茶花以其多样的色彩和形态,装点了昆明的每一个季节。正如清代李笠翁所言,山茶花“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它不仅是草木中的神仙,更是生命中的奇迹。
《别样山茶红》不仅仅停留在对山茶花的自然描写上,还通过山茶花与人的故事,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在文章的第十段,先生描述了一位独身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的生活境遇并不如意,家中的院墙破败,屋顶枯草抖索,但他却在院子里种满了山茶花。这些山茶花不仅为老人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更成为了他心灵的寄托。
老人对山茶花的爱,既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生命的执着。山茶花的生长与绽放,象征着老人内心的希望与力量。正如老人所说,山茶花活了,长高了,枝繁叶茂了,他的好心情也就随之常驻常在了。山茶花不仅打破了老人的孤独,烧掉了包围他的凄凉,更鼓舞着他重构自己的人生。这种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山茶花的美丽,揭示了生命中最原初的牵挂与力量。
《别样山茶红》对云南山茶花的历史与文化的描写,展现了山茶花在云南这片土地上的深远意义。山茶花既是自然中的美丽存在,又是云南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从公元898年绘制的《南诏图传》中,山茶花就已经出现在南诏王细奴罗的家中。而今天,云南的山茶花依然以其绚烂的色彩,装点着这片土地。
云南的山茶花之所以特别多、特别绚烂,大多源于人工的精心种植与栽培。尽管栽护山茶花的人境遇不同,但他们栽下的都是对美的不竭追寻,养护的都是对美的永恒渴求。这种对美的追求,不仅是对自然的敬畏,更是对生命的尊重。
“别样山茶别样红,一枝一叶总关情。”山茶花的美丽,不仅在于它的外表,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情感与希望。它告诉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生命依然可以绽放出最美的色彩;即使在最孤独的时刻,美依然可以成为心灵的寄托。
读《别样山茶红》,心中犹然产生的山茶花的美丽与力量让我坚信,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中,不管生活多么艰难,只要我们心中有美,生命就永远不会失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