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贵的一二分,生命中的美好——读林清玄散文《常想一二》

(2025-02-20 04:46:20)
标签:

读书

            珍贵的一二分,生命中的美好——读林清玄散文《常想一二》


常想一二 林清玄

 

朋友请我题几个字,想挂在新居客厅的墙壁上。我便在朋友面前展纸,磨墨,写了四个字:常想一二。

朋友说:“这是什么意思?”我说:“俗语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除去那八九成不如意的事,至少还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乐的、欣慰的事。我们如果要过快乐的人生,就要常想那一二成的好事,这样就会感到庆幸,懂得珍惜,不致被那八九成的不如意打倒。”朋友听了,非常欢喜,抱着“常想一二”回家去了。

几个月之后,他又来向我求字,说:“每天在办公室劳累受气,回家后,看见那幅‘常想一二’就很开心,但是墙壁太大,字显得太小,再给我多写几个字吧!”对于好朋友,我一向是有求必应,于是,又写了下联“不思八九”和横批“事事如意”。

后来,我再婚的消息披露报端,引来了许多离奇的传说和流言。一天,朋友打来电话,说:“我也想不出用什么话安慰你,就给你念念你写的字吧。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

朋友的这个电话使我很感动,我常觉得,在别人的喜庆中锦上添花容易,在别人的苦难里雪中送炭很困难。那种比例,也是八九与一二之比。不能雪中送炭的不是真朋友,当然更甭说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了。

不过,一个人到了四十岁,大概也练出荣辱不惊的本事了,便不会在乎这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或落井下石。我们经历过生命的痛苦和挫折,经历了情感的相逢与离散,已探索出积极的、快乐的、正向的理念,这种理念,正是“常想一二”。

“常想一二”的理念,乃是在重重乌云中寻觅一丝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滚滚红尘中接收一些宁静的消息,乃是在濒临窒息时做一次深长的呼吸。

 


珍贵的一二分,生命中的美好——读林清玄散文《常想一二》




【读与评】

林清玄先生的“常想一二”四个字,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现代人疲惫的心灵。在这个充斥着焦虑与不安的时代,我们总是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却忘记了抬头看看天空中的星光。先生的智慧,恰似一剂良药,治愈着许多人被世俗磨砺得千疮百孔的心。

生活的天平:八九与一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们每个人都在这八九分的不如意中挣扎,为生计奔波,为感情困扰,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痛苦。但在这沉重的八九之外,还有那珍贵的一二分美好。或许是清晨的一缕阳光,或许是孩子的一个微笑,又或许是深夜的一杯热茶。这些微小的幸福,往往被我们忽略在生活的角落里。

先生提醒我们,生活的天平从来都不是平衡的,但我们可以选择将目光投向那较轻的一端。这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就像在沙漠中行走的旅人,眼中不能只有漫天的黄沙,更要寻找绿洲的方向。

现代人总是习惯于放大痛苦,将微小的不如意无限扩大。我们抱怨工作的压力,抱怨生活的不公,抱怨感情的挫折,却忘记了感恩生命中的美好。这种思维定式,让我们成为了自己痛苦的制造者。

心灵的转向:从“不思八九”到“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调适。当我们停止对不如意的过度关注,心灵就会获得喘息的空间。这就像在暴风雨中找到一个避风港,让我们有机会重整旗鼓,重新出发。

“常想一二”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它教会我们在废墟中寻找希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这种思维方式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后天培养的。我们可以通过记录每天的小确幸,通过感恩身边的人和事,通过欣赏生活中的美好,来训练自己的心灵转向。

这种转向带来的改变是惊人的。当我们开始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就会发现世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那些曾经让我们痛苦的事情,在积极的心态面前,也会变得不那么可怕。

生命的升华:在苦难中绽放——先生的人生经历,正是“常想一二”的最好诠释。面对再婚带来的流言蜚语,他没有被击倒,而是用“常想一二”的智慧化解了困境。这种从容,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生活的磨砺中修炼出来的。

积极心态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像园丁培育花朵,需要日复一日的浇灌和呵护。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每天找出三件值得感恩的事情,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当我们将“常想一二”的理念融入生活,就会发现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完美,而在于在残缺中找到完整。就像断臂的维纳斯,正是因为残缺,才显得更加美丽。我们的生命也是如此,正是因为有不完美,才显得真实而动人。

面对纷繁的现实,“常想一二”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存智慧。这种态度、这种智慧教会我们在生活的废墟上开出一朵希望的花。这朵花可能不够艳丽,不够完美,但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是我们在苦难中依然选择相信美好的证明。

让我们记住先生的教诲,在生活的重压下依然保持微笑,在命运的打击下依然选择希望。因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我们经历了多少苦难,而在于我们在苦难中依然能够看到光明,依然能够保持对生活的热爱。这才是“常想一二”的真谛,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人生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