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诗一般的爱的情恋——读星新一散文《雪夜》

(2024-12-31 05:19:12)
标签:

读书

如诗一般的爱的情恋——读星新一散文《雪夜》



雪夜 星新一

 

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能多学一些东西。”房主人说着,向楼上望了一眼。

  “孩子大概累了,我上楼给他送杯热茶去。整天闷在屋里学习,我真担心他把身体搞坏了。”

  “算了,算了,别去打搅他了。他要是累了,或想喝点什么,自己会下楼来的,你就别操这份心了,父母的过分关心,往往容易使孩子头脑负担过重, 反而不好。”

  “也许你说得对。可我每时每刻都在想,这毕业考试不是件轻松事。我真盼望孩子能顺利地通过这一关。”老伴儿含糊不清地嘟哝着,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寂静的气氛。

  两人同时抬起头来,相互望着。

  “有人来。”

  房主人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随着开门声,一股寒风带着雪花挤了进来。

  “谁呀?”

  “别问是谁。老实点,不许出声!”

  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你要干什么?”

  “少罗嗦,快老老实实地进去!不然……”陌生人晃了晃手中的匕首。

  房主人只好转身向屋里走去。

  老伴儿迎了上来:“谁呀?是找我儿子……”她周身一颤,后边的话咽了回去。

  “对不起,我是来取钱的。如果识相的话,我也不难为你们。”陌生人手中的匕首在炭火的映照下,更加寒光闪闪。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但请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噢?楼上是不是有更贵重的东西?”陌生人眼睛顿时一亮,露出一股贪婪的神色。

  “不,不,是我儿子在上面学习呢。”房主人慌忙解释。

  “如此说来,我更得小心点。动手之前,必须先把他捆起来。”

  “别,别这样。恳求您别伤害我们的儿子。”

  “滚开!”

  陌生人三步两步蹿上楼梯。陈旧的楼梯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两位老人无可奈何, 呆呆地站在那里。

  突然, 喀嚓一声, 随着一声惨叫, 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这家伙打倒的。快给警察挂电话……”

  很快,警察们赶来了。在楼梯口,警察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真晦气。”陌生人一副懊丧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不是的。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 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 


                                如诗一般的爱的情恋——读星新一散文《雪夜》



【读与评】

读星新一先生散文《雪夜》,让我生发了许多念想。

父母之挚爱自己的子女,乃人间之常事,此所谓“痴心父母古来多”是也。但《雪夜》却将这种挚爱的情感表现到一个“极致”的境界。文中的这对父母对儿子的爱,是那么的深沉,那么的执着,以至于超越了生与死、现实与虚幻的界限:他们唯一的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总是在心目中坚信,儿子在楼上学习呢。也许,不愿承认儿子死去的事实,只是由于这对丧子的父母在心理上无力承受这一悲痛的压力,于是在观念上让儿子继续“活着,作为一种心理的自我调节、排解无法排遣的痛苦的一种“自我麻醉”。但是,这一切不也正是总根源于他们对儿子的挚情吗?有什么样的爱的情感还能比这种超越生死,高居于现实与虚幻之上的情感更为炽烈呢?可以说,本文是一篇爱的情感的颂歌。

  先生似乎总抱着这样一种观念:为恶者必将自食恶果,而善良者终会得到善报。这种观念在他的其它作品中都多少有所体现,而在本文中似乎更为明显一些这对父母施予儿子的真诚的爱心,似乎感动了上苍,使死去的儿子能在冥冥之中保祐着这对孤苦无援的父母。这看似有点儿“宿命论”的色彩,但我却以为,这里多少都是表达了先生的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对于丧子父母的深切同情,对于这对父母的真挚的爱心的崇敬,,先生不忍心让他们再遭受什么意外的打击。先生让抢劫的歹徒在具有神秘色彩的黑暗中突然摔倒,从而张扬了正气,同时也赋予崇高的爱心以免遭不测的伟力。所以说,在看似“宿命”的外在形式中,正蕴含着先生对伟大的爱的情感的讴歌。

  整个作品充满了诗一样的抒情气息。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那像无数白色小精灵一样的雪花,悠然地飘飞;那静谧的夜;那远离闹街的旧房子;那寒冷中燃烧着的一盆木炭火;构成了一种清静、悠远、淡泊的意境,并隐隐现出一种神秘的色彩。这些都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文章结尾,再一次的景物描写:“谁也没有再说话。屋里很静。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更是使人感觉到有一种诗一般的余韵。就是在这样的诗一般的气氛中,主人公们的几乎是十分平淡的对话,也具有抒情的味道:此中有着诗一般的爱的情恋,也有着某种孤独、凄凉心境的流露。读《雪夜》,会不自禁地被一种伟大的父母之爱的情感引入到一种既凄清又优美的心理体验之中。也许,几乎不再会惊奇于“儿子”的到底是否存在,也不会嘲笑这对父母的迂拙,而会被深深地感动,并由此而获得一种心灵的净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