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力量——读圣琼.佩斯散文诗《雪》

(2024-12-30 05:53:09)
标签:

读书

      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力量——读圣琼.佩斯散文诗《雪》


(节选) / 圣琼.佩斯

 

于是降雪了,首批别离的阵雪,落到梦幻和现实织成的巨幅布帛上;有记忆的人们忘却了种种苦楚,我们双鬓惟有床单的清香。这是大清早,盐灰的曙色笼罩,约莫早于六点钟光景,犹如客次于一个临时的港口,一处恩赐的避难所:在这里,散落着串串静谧的伟大颂歌。

这一通宵,不知不觉,鹅毛雪片纷扬不息,那座座摩天大厦——被萤火虫剔透的浮石,高高地托起无数心灵的遗痕和重荷,不停地增长,而且将所负的重载卓尔忘怀。惟独那些昆虫,略知其中底细,不过它们的记性恍惚,讲述的又很怪诞。心灵对这些非凡事物所起的影响,我们也无从知晓。

谁也不曾诧异,谁也不曾察觉,这丝绒般的时刻,这轻脆、细琐之极的东西首次掠过、触及那高丛的石面,好像睫毛一映。在青铜的覆盖和铬钢的射角上,在哑然的瓷砾和厚大的玻璃瓦上,在黑大理石的骑雕的和白金属的马刺上,都一一落上了阵雪,没有任何人惊动,也没有人玷污,这气息初凝的水汽。

恰似一柄刚出鞘的宝剑乍现的一颤……雪在下,看呀,我们来说说它的奇妙吧!静悄的黎明周身丰羽,像只传奇的巨枭,一任精气吹拂,鼓起它那白色大丽菊的形体。奇景和欢乐从四面八方向我们涌来,让我们朝那露天茶座的门面一一致候吧,恰是旧年夏天,那位建筑师就在那儿指给我们看过夜鹰下的好些卵。

就是这样,在这雪的海洋上,半裸的人打破了广褒的均衡摆动,以寻求一个独特的、言语无法触及的目标。愿我的存在与世界契合,愿我的智慧与世界契合!……在源头的汩汩水流那边,我跟白日一道返回,像旅行者,在弯弯的新月下面,行动犹豫,步伐也脱离了常规,现在我打算在预言的最古老的层次中漫游,在语言的切面中漫游,一直到最远古的语言,一直到最完美精确的语言。”

……清晨,在最单纯的词语下面,心潮准确地预兆高涨。一个没有仇恨没有嫉妒的美丽国度,一个拥有圣宠的地方,像一曲伴随着我们的伟大的圣母经那样,环绕着遗篇皑皑积雪的白玫瑰园……仿佛伞形花序,伞形花序的清新,蚕豆下面假种皮的清新,啊!在漂泊者的唇边还有那么多尚未发酵!……多么丰富的新植物志,在更自由的地方,以花以果实宽待我们吗?那高龄的妇女手中拿着什么骨质梭子,那年轻女人双手攥着的是什么象牙球。

给我们织成凉爽的内衣,包裹我们身上灼伤的创痕?……愿我们的耐心与世界契合,愿我们的期盼与世界契合吧!啊!一切连绵的梦幻都显现在我们脸上!啊,世界,还是令我们如此心醉神迷!你梦幻的清晰气息!……在那河水依然可以涉过的地方,在那冰雪依然可以涉过的心灵……四处都是无垠的梦幻的素描,在这一切可以替换的财富中有生命的东西都投入了他自己的一份。

从此以后,这页纸上就什么都没有记。 


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力量——读圣琼.佩斯散文诗《雪》



【读与评】

圣琼·佩斯(Saint-John Perse),原名Alexis Saint-Léger Léger,法国诗人。1960年,圣琼·佩斯的作品《蓝色恋歌》“由于他高超的飞越与丰盈的想象,表达了一种关于目前这个时代之富于意象的沉思”,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佩斯不仅是位优秀的诗人,还是位杰出的外交家。1961年起,佩斯在法国驻中国使馆工作,在中国期间,他曾赴戈壁沙滩考察丝绸之路。他的诗歌“是描写永远作为创造者,而世世代代与同样永远不甘屈服的自然力量进行斗争的人的愿望。他跟曾经生活在我们风风雨雨的星球上的所有种族化为一体”。

在佩斯的散文诗中,我们得以感受到一种力量,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为读者带来清新自然,抚慰灵魂的力量,读《雪》你便感悟得到:“于是降雪了,首批别离的阵雪,落到梦幻和现实织成的巨幅布帛上;有记忆的人们忘却了种种苦楚,我们双鬓惟有床单的清香。这是大清早,盐灰的曙色笼罩,约莫早于六点钟光景,犹如客次于一个临时的港口,一处恩赐的避难所:在这里,散落着串串静谧的伟大颂歌。”

佩斯想象中的“雪”异乎寻常,令人唏嘘,令人感叹。

他的雪纷纷落在人们的现实感觉和梦幻之间,我们对这雪的感应忽然变得那样的锐利和惊奇:“双鬓惟有床单的清香”,在“盐灰的曙色笼罩”中,静谧温暖的颂歌隐隐萦绕。读到这里,你似乎觉得雪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旋律,尽管诗的写作可以终止,然而这旋律却在诗之外继续回旋反复,从现实而梦幻,由梦幻而现实——我们的一生不都具有这样双向缠绕的结构吗?

《雪》声音到第二、三段趋于沉静。佩斯“丰富多采的想象”的翅膀渐渐收敛,突出在这沉静中的是他细切深刻的眼睛。它静静观察着雪对周围事物的潜在影响,同时在暗中调度读者。”这一通宵,不知不觉,鹅毛雪片纷扬不息”,“高高地托起无数心灵的遗痕和重荷,不停地增长”,纯粹的雪反衬出我们心灵世界的沉重,轻与重的反差在这一瞬间居然如此之强烈,如此可以轻易地将你击毁!然而,“这轻脆、细锁之极的东西首次掠过、触及那高丛的石面,好像睫毛一映。”人们生活中最最重要的东西,就这样常常被人们自己忽略。佩斯在这里成了真正的“掘井者”,他将日常经验化平淡为神奇,震动你,摇撼你,“恰似一柄刚出鞘的宝剑乍现的一颤……。”这使我们想到,只要你经受住了这尖锐的剑锋,就意味着你的身体穿过了它,你才真正有资格去享受“幸福”和“欢乐”。“夜鹰下的好些卵”,正是命运历经了暴风骤雨后的产物,它让人想到宁静、深邃等不可言传的东西来。

读《雪》,对人的意志力是一种考验,在它强大的语言压力下,脆弱的心灵将会怎样地不堪一击。但它同时又是对你全身心的灌注,抚摸你每一个器官,那份细致,那份耐心,那份天使般的圣洁,会叫你感动得想哭。佩斯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力量,真的,《雪》不正是一个见证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