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触所致,情思无限——读刘白羽散文《昆仑山的太阳》

标签:
读书 |

昆仑山的太阳
在新疆,特别到南疆的时候,有一个奇异的感觉,就是太阳显得特别大。因此,不论是空气、灰尘、大地、河流、岩石和生物,都被太阳的光和热涂上强烈色彩、酿出浓宵的甜蜜、发出郁郁芳香,我到南疆,确实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而这一切都来自太阳,我觉得我已站在茫茫地球之巅,我距离太阳太近了。
飞机从乌鲁木齐起飞翻越天山。天山雪峰云岭气象森然,就如同一望无际的大海,在奔腾叫啸之时,突然一下凝为固体,至今山山岭岭还像黄的波涛,银的浪花。我们横越天山之后,阳光一闪,一下现出亮晶晶一片绿叶,原来这就是被称作“沙漠之海”的博斯腾湖。跋涉沙漠的行人,遥望见这一片翡翠,该是多么高兴啊!从空中俯视这辽阔的绿洲,如同丝绒般的绿地毯,其中蜿蜒着一条闪闪发亮的孔雀河,真是漂亮。飞机掠过博斯腾湖的碧波折而向西。我的一位同行者是踏遍天山南北、对新疆怀有一颗炽烈热爱之心的人,他跟我讲了多少令人神往的故事呀,“你向西遥望,拜城那里的千佛洞,艺术珍宝,琳琅满目”,“这下面出盐,有盐河、盐湖、盐山。第一个国庆节,新疆人从这晨发掘出一块一百多公斤的盐岩,它像水晶一样透明”……
飞机忽然震颤起来,我们已开始飞入著名的塔里木大戈壁,南疆雄伟壮观的景色从这儿才真正向我展开,大戈壁给太阳晒得黑油油的,当强烈的阳光从戈壁滩反射上业,一股热浪蒸腾而上,就是这炎炎的热流冲击得收音机颠簸颤抖。我却觉得这油黑米油黑戈壁滩过去了,接着摊开嫩黄色沙漠,风吹的沙窝匀称而齐整,如亿万朵浪花。
当我从飞机上翘着仰望,就在这一刹那间,像有一道闪光一下震颤我的心灵。我看见的是何等雄伟、浩瀚、瑰丽、神奇、云浓雾密、莽莽苍苍、巍巍然横空出世的昆仑山了。拂御着飒飒天风,横扫着茫茫去海,我向下俯视,从昆仑山上激下来两条光涌彭湃的巨流,东面一条是玉龙喀会河,又叫白玉河;西面一条是喀拉喀会河又称墨玉河。它们势如奔马,宛若游龙。它们发源于帕米尔原始森林之中,直冲昆仑山而下,水流湍急,转眼飞逝,现在在灼热阳光照耀之下,迂回旋卷有如碧玉连环。对这绿得可爱的河流,流传着多少神奇的传说,《汉书》记载于阗出玉石。据说这河流中有玉,每当月明星稀就闪闪发光,……
我们降落在玉田,这里就是“万方乐奏有于阗”的于阗故国,这是丝绸南路上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重镇。第二天早晨,我们就驰车访问了于阗遗址买利克瓦特(维语为“繁荣的王城”),在一片原野上站下来眺望,远处一条浅白色山岭是西沙山,旁边缓缓流过玉龙喀什河。这时太阳已经灼热炙人,我们流着汗水,跋涉过一段段废墟残垒,向南北二十余里,东西十六里的遗址深处走去忽然前面地面像落满红云,走近看时却是朱红色古陶残片,有些残片上刻有精美的花纹,还有满身绿锈的五铢钱,黄金的碎屑,我们中国真是遍地珍宝,闪耀着古代灿烂的艺术光辉。在这里,我想同时说说丝绸北路。当我由喀会飞返乌鲁木齐途中,曾在库车停留,其东就是轮台,岑参诗云:“轮台东木齐途中,曾在库车停留,其东就是轮台,岑参诗云:“轮台东门送君,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现在是广阔的绿洲。库车附近有十数洞窟,彩绘凋零、无人修整、且由于烟熏火燎已毁其一部。即使顽石铁铸亦将随着年月消残浸蚀,今天是到了该修复从敦煌开始的丝绸之路的南北两路,让这些瑰宝光明重现人间的时候了。叙一番于阗,记一笔库车,不仅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为了纠正一种说法,人们只说新疆荒凉苍莽,我说新疆绚烂多采。
从玉田飞喀什,由昆仑山面前横掠而过,我不想再记述那雄浑壮伟的声势,但喀什的炎热的尘雾,火红的骄阳,却使我的心情从古代回到今天。在碧绿森森的林荫路上,闪现出妇女头上鲜红的头巾,简直是一束束火焰,装点着南疆生活之美。髯的老人骑在小毛驴上策策而行,妇女身上飘动着白地花条的丝袍,英吉沙的银鞘宝刀,喀会精美织品,微风一样透明的纱巾,花朵一样彩绣的小帽,人们红褐色的皮肤,浓浓的黑眉,雪亮的大眼睛,都描绘出南疆一片迷人的色彩。但我觉得红铜一般灼亮的阳光,在以它的光和热酿成甜蜜的汗液洒向人间。小拳头一样大的无花果甜得那样浓,水晶珠一样的绿葡萄寻样肥嫩芳香。你巍巍的昆仑山啊,在这儿又飞出一条叶尔羌河,浇灌、肥沃了这广阔的绿洲。但我认为昆化山的宝藏还未苏醒,打开昆化山的钥匙刚掌握到我们手里。有一天,黑色石油之流会 汇成波涛滚滚的大河,稀有金属的矿石会长风一样旋出地面,原木将随溶解的冰河冲激而下,棉花会像雪花绒绒铺盖大地。我们在前进!我们在奋战!你,永远金光闪闪的昆仑山呀!你抚育过多少万代人民,你阅历过多少沧桑变幻,但你何曾见到像今天这样的人,这在灵魂里闪着共产主义光辉的人,是比金刚石还坚硬,比水晶还透明,比火焰还炽热,他们就要以无穷的智慧与威力,把今天的梦幻变为明天的现实。你,昆仑山啊!在过去你不得不为人间的愁苦而流泪,今天你不得不为人间的欢乐而畅笑了。
我离开喀什,但我的深情永远留在南疆,因此这篇文章也不需要什么结束。不过我必须作一个题解,我在这里歌唱的不是燃烧在昆仑山高空的太阳,我写的是昆仑山太阳,这太阳就是新疆。我说新疆富饶美丽,它永远像太阳发热发光。



【读与评】
刘白羽先生的《昆仑山的太阳》是一篇游记体散文。先生以游程为线索,以游历地点为顺序,用同游人佐证事实,一路写来,笔下纵横,东西万里,南北千山,洋洋万言,其势非凡。先生写了黄河的“水”、祁连的“雪”、敦煌的“画”、阳关的“路”、天池的“树”、昆仑的“土”、伊犁的“人”。文章大开大合,大起大落。诚然,若一方失去驾驭,全篇则大败无救。先生不愧为散文大家,他笔端饱蘸激情,画山山有特色,写水水有异彩,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笔触所致,情思无限。先生运笔如风,把个大题材立起来了。先生的喜怒哀乐洋溢在字里行间,先生的音容笑貌呈现在文章的意境情思之中。
《昆仑山的太阳》有着鲜明的特色——
特色之一:炽热的感情,抒情的笔调。散文,是一种需要丰富感情的文体。常言:卒章显其志,文贵情思深。先生把豪迈奔放的深情注入到无生命的自然景物之中,再现了一个个艺术生命,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黄沙滚滚的戈壁滩上,在茫茫苍苍的阳光道上,在闪烁着古代艺术光辉的“丝绸之路”,在祖国边塞的名城古镇,灿烂的文化,美丽的传说,像缀满夜空的繁星。自古以来,文客墨士在这里曾留下多少悲壮凄凉的名诗佳句。先生千里之行,睹物生情,脱俗创新,一扫历史残云,感情的激流像放纵奔腾的黄河。诚然,这就是先生散文的风格。由于先生的散文像火焰、像战鼓、像东风,所以,有人说,深沉多思的人读先生的散文感情上往往接受不了。我说不然。这篇散文奔放为放,深沉为辅。先生奔放的感情就像直下的江河,深沉的情思好似静穆的天池。
先生在《天池》文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记述:“从第一眼瞥见天池到和她告别,我一直沉默不语,我不愿用一点声音,来弹破这宁静。但在宁静之中却似乎回旋着一支无声的乐曲,我不知它在哪儿?也许在天空,也许在湖面,也许在林中,也许在我心灵深处,“此时无声胜有声”。不过这乐曲不是莫扎特,不是舒曼,而是贝多芬,只有贝多芬的深沉和雄浑,才和天池的风度相称。”这里,先生把天池写得何等温馨宁静、深邃迷人!试想,先生没有深沉的感情,单靠飞来之笔能写出这样动人心弦的文字吗?
特色之二: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游记体的散文需艺术地再现真实生活。可以这术说,就如何用散文的形式再现生活的真实,《昆仑山的太阳》给我们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黄河的神采风姿、刘家峡的雄伟奇观、敦煌雕塑的灿烂辉煌、阳光旧道的古色斑烂、新疆的富饶美丽、伊犁河谷的奇异风光,确实让先生写“美”了。生活也的确如此。就如何致力于发掘现实生活的美,过去,我们的散文家的艺术成就就是卓著的。但如何把我们生活的弊病也暴露于众,引起人们深思,激发人们努力改变现状,把祖国装点得更加妖艳,还没有引起更多散文家的重视。我觉得,先生的《昆仑山的太阳》很值得借鉴。当先生正满怀喜悦地描述新疆人民甜美富足的生活时,笔锋一转,真实坦率地向读者表白:“当然,我不能告诉读者新疆所有的农民都这样富裕,如果这样我就掩盖了生活中还存在的缺陷。”接着,先生写道:在喀什,见到一个断腿的老人,还生活在困苦之中,“他家除了墙上挂着奖状,几乎什么也没有。“当先生访问他时,老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写到这里,先生轻轻宕开,文章成汪洋之势。先生用设问句提醒人们深思。他真诚地告诉我们,“美丽的东西是美丽的,我们可不能拿它遮着我们双眼;我们的道路是宏伟的,但我们的目标还需要我们艰苦奋斗,才能实现。”细细品读先生这样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写出来的话语,令人深感耳目一新,受益匪鲜。
特色之三:语言壮美瑰丽。“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最能体现一个作家的风格。散文特别需要富有文采的语言。先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为人称道。读《昆仑山的太阳》,我深感先生的艺术语言独树一帜。有时,他的语言像黄河之水,奔流直下,有一发而不可回收之感。有时,他的语言如滚动的珍珠,珠光晶莹,美不胜收。有时,他的语言像千尺潭水,给人博大幽深的美感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