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时代最真诚的诗人灵魂——读淡莹诗歌《海魂》2

(2024-12-12 05:34:14)
标签:

读书

                                  一个时代最真诚的诗人灵魂——读淡莹诗歌《海魂》2

海魂 淡莹

 

倾尽一生血汗,买舟

  舟成了风雨飘摇的家

  渡海,航线成了无岸之旅

  甚至水都有身份有国籍

  不容混淆,不许擅改

  而你什么都没有,除了沧桑

  你的国籍是淼淼的公海

  陆地变成今生唯一的奢望

  外交会议上,紧握着人权的

  手,何时才伸展到浩瀚水面

  把一张张被遗弃的焦虑脸孔

  粘贴在备忘录上

  经过湛蓝海水的洗礼

  我无从探听你的姓你的名

  我只知道

  你是你父母终日倚闾的

  一脉香烟

  你是你妻子午夜梦回的

  刻骨相思

  你是你稚儿嗷嗷待哺的

  全然依傍

  而狂涛呢,狂涛是强烈的

  消化液,消化了舢舡舴艇

  也迅速消化了香烟相思

  之后,排泄一串污浊的泡沫

  第二天,在世界各大报章上

  成为一则无关痛痒的新闻

  后记:一九七九年某日在报上看到一帧越南难民浮尸海上的照片,有感而作。 


                          一个时代最真诚的诗人灵魂——读淡莹诗歌《海魂》2


【读与评】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新加坡华文诗坛涌现了许多内容广度与艺术深度俱佳的时事诗作,例如吴垠的《沙达》(写埃及前总统沙达遭暗杀)、戴畏夫的《波兰》(写波兰人民饱受外侮欺凌)、希尼尔的《记甘地夫人》写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遭暗杀)。无论是《海魂》《水劫》或《萎缩的枝桠》,都与上述时事诗作一样,展现了一个时代最真诚的诗人灵魂;经由这些打破国界藩篱的诗作,淡莹女士成功地走出狭小的诗学版图,融入投视国际、关注世界的文学脉动之中。

品读《海魂》,其艺术特色是:

悲悯众生,情真意挚

  从一个海岸线漂流到另一个未知的海岸线,那是一趟多么艰辛无奈的旅程呀!淡莹女士在诗的一开始,即根据自身的历史认知,加上情真意挚的丰沛感情,为读者还原了一幅令人凄然泪下的历史图卷,她悲悯众生的内在精神,也在诗里行间流露无遗。

  运用形象的语言,建构悲凉的氛围

  贯穿《海魂》全诗的语言,是淡莹女士一如既往的形象化语言。淡莹女士是一位非常注重语言感觉和语言张力的诗人,她不甘于平淡无奇的文字,尤其是在诗歌创作上。所以,在《海魂》第二节中,我们读到了“甚至水都有身份有国籍/不容混淆,不许擅改/而你什么都没有,除了沧桑”。以水比人,从而带出人的悲惨命运,这是淡莹女士的神来之笔。“你的国籍是淼淼的公海/陆地变成了今生唯一的奢望”,如果没有丰挚感情和熠熠文采作为后盾,淡莹女士是写不出这样引人共鸣的悲凉诗句的。诗的第五节也同样带有现代诗的狂飙感:“而狂涛呢,狂涛是强烈的/消化液,消化了舢舡舴艇/也迅速消化了香烟相思”。可以这么说,《海魂》中的语言使用完全服膺于淡莹女士的情感意识,是随着她的感情波动而张弛相间的。

  善于营造虚实相生的诗歌意境

  淡莹女士创作《海魂》这首诗,有其理性的现实根据,更有其感性的人文色彩,两者经过她巧妙的艺术加工之后,完美地融为一体。诗的第四节是纯粹想象的部分:“我只知道/你是你父母终日倚闾的/一脉香烟/你是你妻子午夜梦回的/刻骨相思/你是你稚儿嗷嗷待哺的/全然依傍”,恰恰是这种想象力锻造出来的诗句,最能够抓住读者的思维,最能够映现她的人本精神本质。淡莹女士是现代派诗人,她所营造出来的虚实相生的诗歌意境,乃奠基于中国古典诗歌中虚实意境的底蕴之上,而且并行不悖。

  精妙的比拟和借喻

  《海魂》的第二节,淡莹女士试图透过“水”的拟人化,来加强难民的颠沛流离生活的悲剧效果。水有国籍,反而人没有国籍,逃难的人竟然连水都不如,这是多么可悲的一回事呀!这节匠心独运的比拟与反讽诗句,肯定是淡莹女士诗意锻铸的成果。在诗的第五节里,她把狂涛形容为消化液,也是非常精辟的比喻。狂涛不仅会实质性地将人带船一起消融,它还会连父母终日倚闾的一脉香烟和妻子午夜梦回的刻骨相思一起迅速消融掉,诗行中的夸张与渲染效果足见她功力之一斑。

  恰到好处的揶揄手法

  淡莹女士虽是一位温文尔雅的诗人,但她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亦无可避免地加入本身的价值判断。

  在《海魂》中,她除了哭祭海上亡魂并对千万难民寄予无限同情之外,也对一些外交家迟缓的谈判进程加以揶揄:“外交会议上,紧握着人权的/手,何时才伸展到浩瀚水面/把一张张被遗忘的焦虑脸孔/粘贴在备忘录上”。此外,世人对世局的冷漠态度也是淡莹女士所不能忍受的,所以她在诗的结尾处无奈地说:“之后,排泄一串污浊的泡沫/第二天,在世界各大报章上/成为一则无关痛痒的新闻”。虽然是讽刺和揶揄,但总的来说,淡莹女士的笔触还是宽宏大度多过尖酸泼辣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