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低头的稻穗引发的思考——读齐鸣散文《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稗子》

(2024-08-23 05:07:10)
标签:

读书

                      由低头的稻穗引发的思考——读齐鸣散文《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稗子》


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稗子/齐鸣

 

民间有句谚语:“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稗子。”意思是说,稻穗越成熟果实越饱满,头便垂得越低;而稗子总是整天抬高头颅,显示自己。人生一辈子,当肩上承担的负荷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时候,就要学会低头。

富兰克林年轻时才华横溢,但同时也很骄傲轻狂。有一天,富兰克林去拜访一位长者。到长者住所时,他准备昂首阔步地进门,但是因为房门太小了,他的头被门框狠狠地撞了一下,奇痛无比。

出门迎接的前辈看着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此行的最大收获。一个人想立足于世间,想要过得平安顺利,就得常常低头,放下身段。记得要吸取这个痛的教训,这也是我要教给你的道理。”

富兰克林猛然醒悟,并且找到了自己许多社交失败的真正原因。从此,时时刻刻不忘低头成为富兰克林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一,他从此改掉了骄傲的毛病,决心做一个谦逊的人。也就是因为具有了这一美德,他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支持,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了美国开国元勋之一。

趾高气扬、咄咄逼人的态度很容易使对方产生反感的情绪,从而使自己陷入被动。当你想进入一扇门,就须低头比门框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顶峰,就得弯腰做好攀登的准备。如果行事能低头,那么事情会变得更顺畅。

同样的启发,孟买佛学院也极力广泛地传播了这一点。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这所佛学院之所以著名,除了它的建院历史悠久,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者之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其他佛学院所没有的。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但是所有到过这里的人,当他再从佛学院出来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这个细节使他顿悟人生,也让他受益无穷。

原来,孟买佛学院在它的正门一侧,又开了一个小门。这个小门只有一米半高,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就必须低下头,否则,就只能碰头了。这是孟买佛学院给学生们上的第一堂课。所有新来的人,教师都会引导他从这个小门进出一次。很显然,所有的人都是低头弯腰进出的,尽管有失礼仪和风度,但是却可以使人有所领悟。教师说,大门出入当然方便,而且能够让一个人很体面、很有风度地出入。但是,有很多时候,我们要出入的地方并不是有着壮观的大门。这个时候,只有那些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够出入。否则,很多时候,如果不会屈身,就只能被挡在院墙之外。

大海之所以能够汇合最多的水,是因为它所处的位置最低。低处,并不是看不到光明;低处,不是没有成功的希望。反之,低处,是考验,是功到自然成;低处,是锻炼,顽铁百炼可成钢。

秦汉时期,匈奴冒顿杀死了自己的父亲,顺利地登上了单于的宝位。东胡当时强盛,前派使者对冒顿说,希望能得到头曼单于生前的一匹千里马。冒顿召集了身边的各路大臣商量此事,大臣们一致认为不能把千里马给他们,这可是匈奴的宝马。冒顿不然,说怎么能和人家做邻居却舍不得一匹马呢?而后便把千里马送给了东胡。

东胡人以为冒顿害怕自己,一段时间过后,便又派使者前去对冒顿要求献上一名妻子。冒顿而后召来大臣商量,说了这件事,愤怒地大臣们说东胡得寸进尺,竟敢索要阏氏,请您允许我们率兵讨伐他们。然而冒顿却说怎么能和人家做邻居而吝惜一个女人呢?结果把阏氏送给了东胡。

狂妄的东胡以为冒顿害怕他们,竟向西发动侵略。在匈奴和东胡之间有一片荒芜地带,没有人居住,两国本来都各自在自己的边缘地带设立守望哨所,东胡想要独自霸占它。而后东胡派使者对冒顿说,边界哨所相接壤的荒弃地区,匈奴人不能到达那里,所以想要拥有它。

冒顿与大臣们商量,有大臣说这块地方没有多大用处,让给他们也没有关系。但这却惹怒了冒顿,便生气地说道,土地是一国之本,怎么可以随便送人呢!之后便把凡是主张将土地让给东胡的人全部杀掉了。然后自己上战马率军攻打东胡,并命令后退者斩。由于东胡过于骄傲而没有多加防备,冒顿率兵直奔东胡时,东胡很快就被击溃了,就这样冒顿很顺利地打败东胡军队,杀死东胡王,掠走了东胡的人民和牲畜。

所以说有时,稍微低一下头,或许我们的人生路途会走得更精彩。在浩瀚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凡夫俗子,都是那么的渺小。若一个有志青年把奋斗目标看得更高时,那么千万要在生活中保持低调,把自己看轻些,把别人看重些。

低头是一种能力,它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一种嬗变经营。一次善意的低头,其实是一种难得的境界。现实生活中,自认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到世界的美好,所以只有敢于低头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吸取教训,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的善解人意而自得,才会在挫折面前心安理得。

懂得低头,一个人就会放下身段,仔细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正视自己的缺点;就会卸去重担,抛下一些没必要的负担,从而放松自己,愉悦身心。 

 


                                  由低头的稻穗引发的思考——读齐鸣散文《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稗子》


【读与评】

读齐鸣先生散文《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稗子》,引发人思考,给人以启示。

我们说,人性是固执的,一般情况下做到低头蛮困难的。但许多现实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不懂得在现实面前适时的低头,人生也就不会有太大的成就;而懂得适时的低头,即是一种巧妙的智慧,沉稳的成熟。

谷子成熟了,就低下了头,向日葵成熟了,也低下了头,昂头是为了吸收正面的能量,低头是为了避让危险的冲撞。我们看到的,在成熟的田野里,低头的正是饱满的稻穗,昂头的却是空空的稗子。

植物如此,倘若不低头,就不会成熟,风会将之吹折,雨会将之腐朽,鸟儿也会将果实作为食物而果腹充饥,只有空空如也的稗子,才会昂着头招摇在风中。

人生也如此,至刚易折,至柔则无损,上善若水,是最好的选择,便利万物,而又能高能低,能屈能伸,方能顺利长远。

所谓低头,是适时的选择,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成熟,也是辩证兼得,不能一味的追求一成不变的态度。

生活中,如果一味的昂着头生活,那就会给人一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感觉,让人敬而远之,久而久之,人们就会觉得这是一种傲慢无礼、目中无人的傲气,会不被认可,或遭人排挤。

相反,现实里,如果一味的低着头,那就会给人一种懦弱、无能、胆小怕事的感觉,别人也会趁机欺负打压,久而久之,会让人们看不起,而作为另类处理。

而适时的低头,不只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豁达的胸怀,是忍的境界;适时的低头,不是委曲求全的懦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深谋远虑。

而成熟的标志,是一种百炼成钢绕指柔的状态,知道什么时候昂头,知道什时候低头,柔刚并进,进退有度,是一种谦逊的姿态。

俗话说:“懂得低头,才能出头。”有时候稍微低一下头,是一种宽容,是一种从容,是一种竞争的避让,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留有一点存在的机会,才会有出头的可能。

有的时候,低头才能看见自己的幸福,才能看见自己的不足,仰望出来的幸福不是幸福,低头看看,身边最普通的生活才充满了真实的幸福;如果总是昂着头,不会看见自己的缺点,适时的低头想想,反省一下自己,发现不足,才能完善自己。

有的人,不屑于低头,直来直去,硬撑强做,一直奉行“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到最后伤害了别人,也断送了自己。

有的人,把低头看做是耻辱和退缩,总觉得刚、猛、直才是英雄所为,才是硬汉子的做法。做事横冲直撞,锋芒毕露,却不知,即使是最硬的弓,拉的太满也会折断,更不知道,即使是最美的月亮,也会有盈亏的自然之道。

适时的低头,就是需要我们的人生要有弹性和韧性,低头的避让是为了更坚定的前进,勾践卧薪尝胆,韩信受胯下之辱,这些典故充分说明了“小不忍,则乱大谋”的低头智慧。

人生在世,不都是称心如意,天有不测风云,保不齐会失意,保不齐会求人,保不齐会屈一下身,弯一下腰,低一下头。实际这都无伤大雅,只要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是不失颜面和尊严的,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能屈能伸才更坦然。

适时的低头,是成熟的标志,是一种取舍的智慧,不是无原则的妥协,而是理智的忍让和忍耐,不是无条件的迁就,而是有意识的谦让和迂回,是一种巧妙的人情达练。

适时低头,也是需要勇气的,这种低头是一种平和的执着,是为了胜利,而不惜做出一些牺牲的勇气,是一种大智若愚的谦卑,是一种走向成功的资格。

适时的低头,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过一扇门,爬一座山,我们都需要低头,当一根棍子横扫过来,我们会自然的选择低头和放低身段,否则,受伤的一定是那个自以为是的硬汉。

懂得低头,会看清自己脚下的路,懂得低头,路边的野花会是你的鼓励,懂得低头,才能忍辱负重,懂得低头,低头便见水中天,懂得低头,也是人生中的风度和休养。

懂得低头,也就懂得了不低头,在金钱、命运、权贵、邪恶、困难、人格面前,我们是绝对不能屈服,绝对不能低头,否则,自己将沦陷其中,成为终生的奴隶。

成熟的人,是不会让自己撞的头破血流,而懂得低头,成熟的人,是不会在绝望面前孤注一掷,而是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巧妙的低头,这即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智慧。

人生路途,荆棘遍布,相信低调做人,信奉一句话“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也许,我们的人生会走的更顺利、更长远,我们的人生也会拥有宽容、大度的成熟和智慧。

若人在低谷、檐下时,在无力回天时,不妨低低头,也许,低头就有一丝光亮,低头就为自己开了另一扇窗,如果,生活中懂得适时的低头,生命里就会多一份韧性、一份张力和一份成熟。

如果懂得,低头处事,昂首做人,也许会感悟到人生里的诸多智慧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