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浓景愈美——读王蒙散文《湖》

(2023-11-17 05:46:56)
标签:

读书

    情浓景愈美——读王蒙散文《湖》
                                                                                                                                  (赛里木湖)


/王蒙

 

我喜爱湖。湖是大地的眼睛,湖是一种流动的深情。湖是生活中没有被剥夺的一点奇妙。早在幼年时候,一见到北海公园的太液池,我就眼睛一亮。在贫穷和危险的旧社会,太液池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是一个奇异的温柔,一种孩提式的敞露与清流。

我常常认为,大地与人之间有一种奇妙的契合。山是沉重的责任与名节的矜持。海是渺茫的遐思与变易的丰富。沙漠是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庄严的等待。河流是一种寻求,一种机智,一种被辖制的自由……

那时候我没有见过海,颐和园的昆明湖对于我来说已经是浩浩然荡荡然的大水了。我每去一次颐和园,都要欣赏昆明湖的碧波,惊叹于湖水的美丽与自身的渺小。

是的,湖是一种美丽,是一种情意。为了陆地不那么干枯,为了人的生活不那么疲劳,为了把凶恶的海控制起来把生硬的地面活泼起来,为了你的眼睛与天上的月亮……你不觉得看到地面上的一个湖泊就像看到天上的月亮一样令人欣喜么,为了短暂的焦渴的生命中不能或缺的滋润,于是有了湖。

北京的西山风景区是很美的,但是太缺少湖水了。这样,对于香山静宜园“双清”的池水,对于小小的儿童乐园式的眼镜湖,我自然是情有独钟。一见到这样的水波荡漾,脸上不由得出现衷心的笑容。

后来到了新疆以后,那就开了眼啦。在乌鲁木齐与伊犁之间的天山深处,著名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湖曾经怎么样地令人眼界开阔呀!湖水是咸的,湖水一望无际,湛蓝如玉,盘山公路傍湖而过,无数拉运木材、粮食、水泥、钢筋、百货的重型卡车从湖边走过。四周是长满枞树的高处终年积雪的山坡。时而有强劲的风自由地吹过。我在这里,感觉到一种庄严,一种粗犷,一种阔大。我不能不庆幸我终于离开了大城市,离开了那一个区一个胡同一处房子。我面对着的是一个严峻的、带几分神秘和野性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一个巨大而晶莹的咸湖,它冷静而又尊严,凛然而又高耸地存在着。你觉得你其实只能向往它却很难有机会去亲近它。

在天山南麓的焉耆与库尔勒之间,有一个大湖——博斯腾湖,浩淼无际,芦苇丛生,坐着汽艇穿来穿去也见不到岸。据说有一个外国的总理看展览的时候看到博斯腾湖的照片甚感惊异,他说:“新疆不是不靠海吗?”那宛如内陆的海,那是远古时代的海的遗留,那是对于远离大海的新疆的特殊的慰安。

在阿尔卑斯山的脚下,在芝加哥的北边,在布加勒斯特的市区,在高原墨西哥城近郊,我造访过许多湖泊。我流连忘返,我抱怨自己只能匆匆邂逅,匆匆离去,我太对不起上苍的得意创造与生活给予我的机缘。

而珠海斗门的白藤湖呢?它是1993年6月走入我的记忆的。这是又一种心绪,又一番风趣。它是那样亲切随和,那样为人所有为人所用。它是一种景观更是一种资源,它是一种大自然的慷慨,也是特有的风水——它象征着斗门人的、白藤湖人的无限发达的可能。度假村的修建已经开辟了新的历史。白藤湖是一个更加人化的湖、人化的自然。1993年我有幸在这里居住了若干天。居住在白藤湖,我觉得好舒适而又平安。我觉得发展其实并不难,生活其实也不是那么困难。只要好好地做,只要不把力量放在破坏上。只要我们变得更近人情一些,更简单一些。只要我们多一点美好的祝愿,少一点恶狠狠的狼眼。 


      情浓景愈美——读王蒙散文《湖》
                                                                                                                               (博斯腾湖)


 【读与评】

 读王蒙先生的散文《湖》,顿时能让人感觉到 “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看来,这篇优秀的写景散文,一定是寄寓了先生深厚的感情。

 确实,先生的散文《湖》以灵动飘逸的语言将“湖”描绘的神奇美妙、秀色可餐,是因为先生对其有着发自内心的深挚的情感,他笔下的任何一个湖泊,都是那样的可爱可亲,令人向往。

 文章开头直抒胸臆——“我喜爱湖”。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一个“爱”字,表明了先生对湖的无比钟情。我们仿佛看到,与湖的每一次对接,先生那深邃的双眼里都饱含着满满的爱意,于是,赞赏的文字奔涌而出,“湖是大地的眼睛,湖是一种流动的深情。湖是生活中没有被剥夺的一点奇妙”。是啊,湖,清澈、敞露、温柔、活泼、深情、美丽……湖所具有的非凡的魅力,为大地增添了无尽的神采和朝气。这里,文字,则成了强劲的翅膀。

 满心的爱幻化为珍惜。先生对湖的偏爱许是与生俱来的,幼年时见到的太液池,“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是一个奇异的温柔,一种孩提式的敞露与清澈。”感情流露自然,发自肺腑,与太液池有关的点点滴滴,是记忆里最宝贵的财富。对于颐和园的昆明湖和香山静宜园“双清”的池水,先生亦是带着爱与欣赏的眼光,惊异于它们的美妙,“你不觉得看到地面上的一个湖泊就像看到天上的月亮一样令人欣喜么,”珍爱之情令人感动。而对于珠海斗门的白藤湖,先生则是在“多一点”、“少一点”的幽默的寄寓中,含蓄的告诉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可千万不能破坏了大自然造化的和谐与美丽。他用一双满怀关爱的眼睛,以灵秀的语言打动着读者的心扉,为我们带来了文学形象的美的享受。

 因爱而生敬畏。见到赛里木湖,先生的内心难抑激动,面对这巨大而晶莹的咸湖,谦卑与惊异之情溢于言表,“它冷静而又尊严,凛然而又高耸地存在着。” 这是一种无需多言的爱,崇高的敬畏之情从心底升腾,思想家史怀哲说:“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不难发现,先生爱并瞩目着一种更高远更明亮的东西,并为此而喜悦和歌唱。

 先生骄傲于上苍的得意创造。我们看到,对于湖,他持续保持着极高的热度。异彩纷呈的湖,带给他激情万分的喜悦,提及它们,骄傲之情,倾泻而出。尤其是博斯腾湖,因为它的“浩渺无际,芦苇丛生”,就连一个外国的总理也误以为是内陆的海。

 在这篇散文里,先生饱蘸深情,勾画了特色各异的湖,在它们身上,焕发着或温柔、或娇媚、或玲珑、或崇高、或浩渺、或宽厚的美,情景交融,文笔瑰丽,手法多样,神采飞动,真是令人击节叹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