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生活播撒一缕芬芳——读丁立梅的散文《忽然花开》

(2023-11-14 05:08:04)
标签:

读书

为生活播撒一缕芬芳——读丁立梅的散文《忽然花开》


     忽然花开/丁立梅

 

窗外,有如米小般的一树花开。每次开窗,不免都要多看几眼。

新楼落成,差不多已有十年。我搬过来的时候,那棵树就在。那时它还青小,不开花,只暗暗生长于群树之中。别人不知,我知,因为它正长在我的窗外。我们是生命里的搭档,是近邻。每天,只要一开窗,我就能看到夕阳,看到它。

它是在我的眼皮底下长大的,尽管很少有人知。它春天开花,花小巧而细碎,起初是淡淡的绿,后来是浅浅的粉,不注意怕是很难看得出来。看到它的一树美好,我忽然就想起袁枚的两句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它虽然渺小,却能自顾自地,开成一道属于自己的风景。前几年,它还在青小里,不开花,也无针刺,远远看过去,开始我疑心也是海棠。海棠打小就开花,它却不开。我想,它可能是被这个春天忽略了,生在众草之中,自怨自艾,怕是连花都懒得开。那里早先是有几棵海棠的,直到海棠被移走,才觉得它不再是海棠。

有一年,它忽然花开。似乎兴奋,赶忙跑过去,一直看它朵朵盛放。那时花小,嫩嫩地藏在叶脉间,似乎羞怯,不使劲还看不出来。世间的花,似乎都开得灿烂倾城,唯它偏开得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从它开花那天起,我每天都要推开窗去看,看着看着,偏觉那花开得那样的小巧而美好。后来,一天天长大,一天天粉艳,然后生出青青的小种。后来种子渐渐长,圆圆的,鼓鼓的,很是可爱。起初嫩绿浅黄,慢慢斑驳深红,远看巨像缩微了的一串串荔枝。秋冬里,红着红着便自然跌落,只剩一树蒺藜。细视,越看越觉得像小时候老家园子里的花椒树。我忽然就想起老家了,想起母亲的菜园子,想起母亲四季飘香的柴门。若不是在我的窗外,我们怕也再没有这样一场红尘里的相遇。

校园里,知道这棵花椒树的人并不多。

花椒树,其实算不上一种树。长不大,也长不高,只枝枝蔓蔓。花开得细碎、零散,何况每条肢节上又多长针刺,结出的果子和叶片,还有些儿异味。不被人喜欢,也是常理中的事。有谁愿意,去接触这样一棵满身蒺藜且有怪味的物种呢?蝴蝶绝不愿意造访,蜜蜂也不会来,就连蚊子苍蝇似乎都不乐意触碰它。怕那针刺,更怕那味道。在树的家族中,怕它这一生也是最最孤单的'。说它是树,它哪里又是树;说它是花,它何尝又是花。开始觉得可怜,见它孤傲独行,又不屈不挠,反觉得十二分的敬佩。仔细一想,能招蜂引蝶,也未必会是一件什么好事?

办公室前面,原先是一座花园。树有松柏,有垂杨,有法国梧桐,不只是可以做风景,长大了还可取材。小树有丁香,有海棠,有一排排红头紫冠,并有几株月季。那些树大家都很欣赏,唯有这棵花椒树却被别人忽略。学生去厕所,每每都要经过此处,一路过来,时不时都要赏几眼园子里的红红绿绿,特别喜欢那些开得鲜艳的月季和海棠,赏着赏着就觉时间过得快。岁月轮回里,大家的视野似乎都落在了纷纷艳艳的花开上了,很少有人注意还有这样一树小布伶仃的花椒树。

后来,这里盖了一栋楼,花园被分割两处。一处在楼前,一处自然就被挤到了楼后的旮旯间。从此,这偏僻里的花草再也没人来欣赏。它们只自顾自地开放,然后一年年自顾自地飘零。可我喜欢,因为它在我的窗外。看它们疯长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慰。工作闲暇里,窗外必定还有一片可以放眼和开心的地方。看它们开得那么尽兴,有时不免有些嫉妒和艳羡。时不时,要挤过去,把自己放养在那条深巷里,近距离一睹它们的芳华。

后来,楼前的花园需要补种一些花草,有人提议把楼后里的丁香、海棠、月季和红头紫冠都移过去。因为没人反对,这事便自然成型。我心虽不悦,可也无能为力。这个花园,从此便荒芜。那儿只生长着一些草儿,另外就是这一棵花椒树。那树,个子矮小,样子又难看,还带着一身的针刺,似乎再没有人正眼去瞧。

树生长得快,天天在眼前,似乎并没看出来。多年过去,想想那树,还真是长高了许多。一年年开花,一年年结子,仿佛只为我一人。北楼建好后,有人建议我腾过去,我没同意,就觉这儿安静,窗外还有一块草地可望眼。更多的,怕这里还有一个姓花椒的朋友在。近两年,有事没事就去看它,还为它喂过肥、修过枝,收过几次种子。

一天,食堂师傅做鱼。我说,小时煮鱼,母亲多用花椒叶子,味道甚是鲜美。那天我忽然想起,便告知厨师。后来每次煮鱼,师傅就喜欢去摘几片,果然味道鲜美。后来,有职工吃过食堂李师傅煮的鱼,就觉好吃,便来取经。师傅说,不是我的手艺多好,是子料好。西楼后有棵花椒树,长得枝繁叶茂,要煮鱼,就掐几片叶子放进去,味道包你满意。后来这棵花椒树,便成了香饽饽。谁家煮鱼,都要掐几片。

后来,常有人来窗外摘取花椒叶子,却很少有人为它多停留一会。

有时就想,再普通、再不起眼的人和事物,都有它的闪光之处。就像一块顽石,一片瓦砾,说不定某一天的某一个地方,它们都能忽然间地被用上了。所以说,这些尘埃里的小美好,小碎碎念,也一样需要尊重,需要敬仰。就像学校里那些非常调皮淘气的孩子,看似不可理喻。其实,每个人各有各的长处。经过一番深情地调教,将来未必不是一块好材料。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此话谓之是。

 


                  为生活播撒一缕芬芳——读丁立梅的散文《忽然花开》


 【读与评】

 丁立梅女士的散文《忽然花开》以意蕴优美流畅的文字,讲述着生活中平凡朴实却美轮美奂感人至深的故事,令人品味。

 穿过岁月的景深,丁立梅女士邀我们一起回到家乡的小镇。感觉中,小巷一直很静,深巷幽幽,什么样的秘密都能藏在里面。然而,岁月打乱了一切,断然阻断了回到从前的路。昔日的青春女子发福成一个中年女人,而自己也是一个男孩的母亲了。“胸口突然一紧,有疼痛辣辣地掠过。我知道,曾经寄存了我许多梦想无数想象的深巷,它一定也不在了。从此以后,我只能在记忆里,与它隔了岁月相望。” 丁立梅女士的感觉就像一幅素描写生,点睛的几笔就勾勒出了清晰的轮廓。但是,岁月也总要留给我们一些挥之不去的记忆。“想起小时过年,年味的诞生却是从祖父清洗蒸笼开始的。”“睡梦里,是新年的欢腾。醒来,满屋的馒头香。”“也有这样的时光,一个人关紧房门,把那些旧衣一件一件拿出来,对着镜子穿。这个时候,便听到有溪流,从我的指尖下暖暖流过。而后汇聚成一条河,那条河的名字叫——岁月。”……这一切被糅进岁月的褶皱里,藏进心灵的沟壑里,风剥雨蚀都无法从记忆中抹去。由此我们在与岁月的抗衡中变得沧桑坚强而温柔。

 爱情是人生最永恒的情感。俄罗斯诗人施企巴乔夫说得好:“爱情是一本永恒的书,有的人只是信手拈来,浏览过几个片断。有的人却流连忘返,为它洒下热泪斑斑。”《忽然花开》以独特的感悟展示着爱情的色彩,为爱情披上五彩嫁衣。在丁立梅女士的笔下,既有爱情失意时的感伤,也有爱情收获时的欣悦,感情清纯而饱满。最为得体的是,丁立梅女士的思想没有停留在对爱情过程或结局的叙述上,而是作着深层次的思考。面对好友叶子与相恋六年的男友分手,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再多的恩爱,若不用婚姻来盛装它,也终如流沙,一一地流散。”我们细细地想来,真的是这样,光恋爱不结婚,爱情就不能算作圆满。老班长的婚姻,一直不被大家所看好。十来年后,同学聚会时大家谈到婚姻,都少了当初的浪漫与激情,惟有老班长一脸知足。同学中有离了的,有淡淡过着的。大家忽然都羡慕起老班长来。“真正的爱,原是耐得住岁月的磨损的。”这样的总结真是到位,一时的激情换来的只是片刻的欢愉,惟有岁月才能检验出爱情的纯度。女友可欣的爱情之路,一直不平坦。她经历过几次波折之后,寻一平常男人嫁了。无波无浪,一切平静得小河水似的,却有着说不尽的宁静和安详。“凡俗的爱情,原来是这个样子:结婚、生子,过柴米油盐的日子。然后,在日子里一天天老去。却有了温暖在里头,有了牵挂在里头。”是啊,爱情就是藏在现实生活中,在平常普通的日子里呵护着我们,使我们有着幸福的感觉。

 丁立梅女士的思绪顽强地追随着岁月,在感恩的心境中剪裁着生活。一曲忧伤的歌,一朵盛开的花,一件嫁时的衣,都成为她落笔的理由,使我们确信,丁立梅女士并非因为想说话而写作,而是因为确实有话要说而写作。

 品读着《忽然花开》,我既看到了牡丹花怒放的华贵,亦闻到了百合花淡雅的馨香。于是想到,我们每个人的每一天都像是待嫁的新娘,充满着瑰丽的想象和温柔的情感,为平常的日子播撒着一缕芬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