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深沉的思念——读于宗信散文诗《红豆吟》

标签:
读书 |

红豆吟/于宗信
少年时代,我读过王维的五绝诗: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至于红豆是何等模样,我并不知晓。后来,我偶翻《资暇录》一书,才知其姿:“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举世呼为相思子,即红豆之异名也。其树大株而白枝……”
我明白了,原来这被历代诗人和词客所吟咏的红豆,原来是相思之物。
我长大了,逐渐明白了一些事体。
为传递爱恋之情,以红豆相赠。
为表达思念之情,以红豆相赠。
一次,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内参观,一位归国的台湾同胞,赠给我一粒生长在宝岛上的红豆。他告诉我,台湾多红豆。随即,他又向我吟咏起韩偓的两句诗:
中有兰膏渍红豆,
每回拈起长相思。
长相思呵,我的心展开了飞翔的羽翼,在映着红豆光彩的海峡上浮游,在万千红豆眼的宝岛上飘荡……
凝聚在新叶间,骨肉同胞的目光在闪烁;
微风的温馨里,华夏儿女的赤心在跳跃……
这一切,汇合成一粒粒光华四泻的红豆,它的光彩不灭,它的精神不灭。
为此,它激发了我诗的灵感,我激动地写下了一首诗:
一粒红豆,一粒来自台湾的红豆,
有血的色泽,有泪的光波;
有赤心一样的形态,
有炽情一样的火热。
果实虽小,是心的结晶,
丝絮如织,是爱的花朵;
是谁呵,思念染成一点红?
——是你。是我。
我记下了这首诗,抬头南望:海峡的浪花,伴着连绵不绝的潮汐在奔驰;鸥鸟的劲翅,伴着两岸亲人的和声在飞翔……
红豆,是我的歌。
红豆,是我的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