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在大彻大悟中的人——读周友光散文《窗外的大树》

(2023-06-07 05:20:53)
标签:

读书

                       活在大彻大悟中的人——读周友光散文《窗外的大树》


窗外的大树/周友光

 

我室内天地小,室外天地大,仰望窗外,大树世界开辟了我的广阔视野。

我在85岁那年,离开办公室,回到家中一间小书室,看报、看书,写杂文。

小书室只有九平方米,放了一顶上接天花板的大书架,一张小书桌,两把椅子和一个茶几,所余空间就很少了。

两椅一几,我同老伴每天并坐,红茶咖啡,举杯齐眉,如此度过了我们的恬静晚年。小辈戏说我们是两老无猜。老伴去世后,两椅一几换成一个沙发,我每晚在沙发上曲腿过夜,不再回到卧室去。

人家都说我的书室太小。我说,够了,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

有人要我写“我的书斋”。我有书而无斋,写了一篇《有书无斋记》。

我的坐椅旁边有一个放文件的小红木柜,是旧家偶然保存下来的遗产。

我的小书桌面已经风化,有时刺痛了我的手心;我用透明胶贴补,光滑无刺,修补成功。古人顽石补天,我用透明胶贴补书桌,这是顽石补天的现代版。

一位女客来临,见到这个情景就说,精致的红木小柜,陪衬着破烂的小书桌,古今相映,记录了你家的百年沧桑。

顽石补天是我的得意之作。我下放宁夏平罗“五七干校”,劳动改造。裤子破了无法补,急中生智,用橡皮胶布贴补,非常实用。

林彪死后,我们“五七战士”全都回北京了。我把橡皮胶布贴补的裤子给我老伴看,引得一家老小哈哈大笑!

聂绀弩在一次开会时候见到我的裤子作诗曰:“人讥后补无完裤,此示先生少俗情”!

我的小室窗户只有一米多见方。窗户向北,“亮光”能进来,“太阳”进不来。

窗外有一棵泡桐树,二十多年前只是普通大小,由于不作截枝整修,听其自然生长,年年横向蔓延,长成荫蔽对面楼房十几间宽广的蓬松大树。

我向窗外抬头观望,它不像是一棵大树,倒像是一处平广的林木村落。一棵大树竟然自成天地,独创一个大树世界。

它年年落叶发芽,春花秋实,反映季节变化;摇头晃脑,报告阴晴风信,它是天然气象台。

我室内天地小,室外天地大,仰望窗外,大树世界开辟了我的广阔视野。

许多鸟群聚居在这个林木村落上。

每天清晨,一群群鸟儿出巢,集结远飞,分头四向觅食。

鸟儿们分为两个阶级。贵族大鸟,喜鹊为主,骄据大树上层。群氓小鸟,麻雀为主,屈居大树下层。它们白天飞到哪里去觅食,我无法知道。一到傍晚,一群群鸟儿先后归来了。

它们先在树梢休息,漫天站着鸟儿,好像广寒宫在开群英大会。大树世界展示了天堂之美。

天天看鸟,我渐渐知道,人类还不如鸟类。鸟能飞,天地宽广无垠。人不能飞,两腿笨拙得可笑,只能局促于斗室之中。

奇特的是,时有客鸟来访。每群大约一二十只,不知叫什么鸟名,转了两三个圈,就匆匆飞走了。你去我来,好像轮番来此观光旅游。

有时鸽子飞来,在上空盘旋,还带着响铃。

春天的燕子是常客,一队一队,在我窗外低空飞舞,几乎触及窗子,丝毫不怕窗内的人。

我真幸福,天天神游于窗外的大树宇宙、鸟群世界。其乐无穷!

不幸,天道好变,物极必反。大树的枝叶,扩张无度,挡蔽了对面大楼的窗户;根枝伸展,威胁着他们大楼的安全,终于招来了大祸。一个大动干戈的砍伐行动开始了。大树被分尸断骨,浩浩荡荡,搬离远走。

天空更加大了,可是无树无鸟,声息全无!

我的窗外天地,大树宇宙、鸟群世界,乃至春花秋实、阴晴风信,从此消失! 


活在大彻大悟中的人——读周友光散文《窗外的大树》


 【读与评】

 周友光先生的散文《窗外的大树》作于2009年,时先生104岁。本文发表于2009824日人民日报副刊上。

 本文描写的是先生85岁以后在自己的小书房里所接触的事物和感受,充分反映出先生一贯保持的谦和与乐观的心态,给予我们后辈许多新的感悟。

 先生在文中说,他家里的小书房才9平方米,室内只有一个小书柜、一张小书桌和他晚上屈着腿睡觉的沙发。他不嫌书房小,倒说:“够了,心宽室自大,室小心乃宽。”

 先生的书桌不仅小而且已经破损,破损处的木剌常刺到人。他用透明胶修补后,感到自己的成功堪比古人顽石补天,十分得意。先生不仅安于简朴,非常克己,而且乐于开支脑筋,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令人敬佩。

 说到自己克服一些物质生活的困难时,先生回顾了上个世纪60年代自己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时用胶布贴补的裤子,还提到了诗人聂绀弩对他的赞扬:“人讥后补无完裤,此示先生少俗情!”这段情节反映了先生当时下放劳动改造的无奈心情,然而他记取的却只愿是“少俗情”的宝贵评价,这是对迁就、附和以及卑躬屈膝的庸俗世态的反思。

 先生在文章的下半部分描述了小书房窗外的情景。窗外有一棵长得十分茂盛的大树,栖息着许多小鸟,它们在那儿唱歌飞翔,充满着快乐,这情景也令先生欢呼:“我真幸福,天天神游于窗外的大树宇宙、鸟群世界。其乐无穷。”但是,天道好变,大树由于长得太大,影响了它附近的楼房,有一天突然被人砍掉了。先生不禁叹息:“天空更加大了,可是无树无鸟,声息全无。”

 不仅如此,不复存在的还有小辈戏说“两老无猜”,与之“红茶咖啡,举杯齐眉”,共度“恬静晚年”的另一半。先生的夫人去世后,人们颇为担心,友人曾怯怯地问过他,他的答复是“她身体不好,能活到今天已经很不容易了”,对生命有如此达观的态度,真令晚辈人景仰。从此,“两椅一几换成一个沙发”,他“每晚在沙发上屈腿过夜,不再回到卧室去了”……

 夫人去了,还有鸟儿作伴。在先生的眼中,那棵泡桐“不像是一棵大树,倒像是一处平广的林木村落,一棵大树竟然自成天地,独创一个大树世界。”他从这个世界里感受着春华秋实的独特滋味,他在这个世界里神游遐思,气象台、林木村落、群英大会,大树宇宙、鸟群世界,这些梦幻般的世界,竟使他倍感幸福。他不仅获得了生活的乐趣,还得到了精神的愉悦。” 天天看鸟,我渐渐知道,人类还不如鸟类。鸟能飞,天地宽广无垠。人不能飞,两腿笨拙得可笑,只能局促于斗室之中。“但谁能相信直至107岁的先生”只能局促于斗室之中“呢?听说电影《阿凡达》上映后他很想去看,听说他对网络用语自有看法,听说袁贵仁当教育部部长后他立即写信建言;看到不断有采访他的文章见之于报刊,看到《读书》杂志上他对《今日中国的大学与大学教育》的精辟论述……107岁了,他还思维敏捷;107岁了,他还建言献策……如今,先生不在了,大树也不在了,可在我的心里,先生的《窗外的大树》却一直在。

 我想,老年人不是都希望实现“晚晴”吗,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先生这种乐观而又清醒的健康心态是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