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华
金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3,747
  • 关注人气:7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文学的激情——读刘白羽散文《沸腾了的北平城》

(2023-05-24 05:22:12)
标签:

读书

          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文学的激情——读刘白羽散文《沸腾了的北平城》


沸腾了的北平城——记人民解放军的北平入城式/刘白羽

 

二月三日,人民解放军举行了解放北平的入城仪式。装甲部队、炮兵坦克部队、骑兵、步兵,一路从南面永定门入城,另一路由西北面西直门入城,会合之后向南走,由西长安街转和平门,向西去广安门。这浩浩荡荡的行列,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钟,前头已经出了和平门,后头还在向永定门拥进。

这天,从早晨起,人民就一群群一队队地,向前门广场拥去。九时半,林彪将军、罗荣桓将军、聂荣臻将军、叶剑英将军,出现在前门箭楼上。这时候,前门广场上,人民的行列像海洋,各色各样、红的绿的、猎猎飘动的旗帜,就像翻腾的海浪。人们高举着自己热爱的领袖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巨像。工人、学生、职员、教授,各式各样的人都来了。人们向前拥,向前挤。结彩的火车头开进了东车站,载着好几千平汉铁路工人,从远远的长辛店赶来。丰台的铁路员工也拥进了欢迎的行列。汽车厂、机械厂等等九个工厂的工人,摘去了帽子上带有国民党党徽的帽花。一个燕京同学说:我三点半天没亮就赶来了。

十时,四颗照明弹升上天空,庄严隆重的入城仪式开始了。远远的从北面,从前门那边,黑压压地一片人迎上前来,前面一面欢迎大旗迎风飘舞;从南面,人民军队的头一辆带队的装甲车,摇着一面红色指挥旗,朝着欢迎的人群开过来,随后是高悬毛主席、朱总司令肖像的四辆红色胜利卡车,满载着乐队,铜管乐器金光闪闪,吹奏着雄壮的进行曲,装甲车部队一条线似的接在后面。在珠市口一带,部队与欢迎的行列相遇了,欢迎的行列在左面,部队在右面,欢呼雷动。招手呀!呼喊呀!多少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光荣呀!只有人民的军队才能得到这样的光荣!人群拥上来了,高呼着万岁!他们跑进了解放军行列里面,队伍都不好向前走了。欢迎的群众在装甲车上写:“你们来了,我们大大快乐!”“真光明啊!”“同志们,加油呀!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呀!”——队伍陆续向前门广场前进。

十一时,人群里响起了一片欢呼声,人民的英雄炮兵出现了,绿色道奇卡车牵引着战防炮、高射炮、化学迫击炮、美式十五生的榴弹炮、日本式十五生的榴弹炮、巨大的加农炮,一辆接着一辆。这里面有从辽西,从沈阳缴获的整个美国装备的重炮团。看啊!人民是多么喜爱自己的武器!一门巨大的榴弹炮上面,骑着一个北平的小孩子,他骄傲的高举着手里的旗子笑着过去了。另外几门榴弹炮被人们写上了:“瞄准蒋介石呀!”“送给四大家族每人一颗呀!”十生的巨型加农炮上,一个胸前挂了奖章的英雄炮手,和一个穿绿衣服的邮政工人抱在一起。随后驶过的另一门大炮上站着五六个女学生。还有一个商人站在炮座上招手高呼“解放军万岁!”箭楼上,检阅着这一英雄行列的林彪将军,庄严而亲切地注视着每一个炮车,注视着人民的狂欢。箭楼上,庆祝解放联合会的扩音车,领导着唱起:“我们的队伍来了”“我们的队伍来了”。开麦拉轧轧地响,数也数不尽的炮车,从欢呼的人们身边奔驰过去,两旁锣鼓喧天,人们扭起秧歌舞来,左面是清华,右面是燕京。他们唱呀,舞呀。有的化装做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宋美龄,在人民队伍强大威力的面前,显出各种狼狈的丑态。这是历史的真实反映,人民的爱与憎在这里明白地表现出来。

一时十分,突然谁发现了前门牌楼那边冒起了青烟,喊了声:“我们的坦克来了!”一阵坦克轰隆隆的声音传了过来。第一辆坦克从远而近。一个青年学生挥着两只手,站在坦克的炮塔上,狂热地喊:“万岁!”“万岁!”每辆坦克上飘着一面红旗。人群里激起一片欢呼,有的欢喜得流出泪来,也忘了擦了。戴着无边皮帽子的坦克手,从坦克塔里露出上身,向人民招手、微笑、敬礼。坦克部队后面是摩托化警卫部队,卡车上一色绿的钢盔,雪亮的刺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看得高兴,笑着喘了口气说:“这阵气可喘过来了!”另外一位说:“我们老百姓,有了这样强大的武装,任何反动派也不许他再欺负我们了。”

这时,一片“东方红,太阳升……”歌声响彻天际。远远好像一片麦浪波动,近来一看原来是戴着皮帽子的人民骑兵来到了。人们叫呀,鼓掌呀,把五彩的纸旗都抛向天空。“的哒的哒”的马蹄踏着柏油马路,那样整齐、雄壮,骑兵们手上的马刀闪着寒光。骑兵后面就是英雄的步兵。五时,作为前导的军乐队一出现,人民的欢腾达到顶点的时候了。英雄的部队一支从永定门进城,一支从西直门进城,一个是被敌人称作“暴风雨式的军队”,一个是“塔山英雄部队”。在一九四六年冬季,那天空似乎是还黑暗的时候,他们在长白山下四保临江,并肩作战。这两支英雄部队从艰难到胜利,在这里得到人民的热爱、狂爱,这是解放军的光荣,也是中国人民的夸耀。战士们在千万只热爱的眼光下前进。一个胸前挂着六个奖章的战斗英雄,被人们热烈的围着,拉着。一个女学生跑上去摸摸那个光荣的毛泽东奖章。这时,欢迎的人们已经站了整整一天,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依恋地舍不得这些英雄。他们与行进的队伍汇合起来,高唱“我永远跟着你前进”,昂然通过一向为帝国主义禁地的东交民巷。

将近下午五时的时候,夕阳照进了广安门,在高大的城门前,无数人群欢送钢铁机械部队。在驶行了一整日的战车上、坦克上,飘闪着无数的小红旗,战士们手上还捧着人民献给他们的一束束鲜花。这时虽然暮色苍茫,可是整个北平还到处充满愉快的歌声。北平是真正沸腾了。(刊发于1949218日《人民日报》文艺副刊) 


                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文学的激情——读刘白羽散文《沸腾了的北平城》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文学的激情——读刘白羽散文《沸腾了的北平城》


 【读与评】

 刘白羽先生在解放战争期间,作为新华社记者经历了东北和华北战场,采写了大量的战地通讯。1949 年北平和平解放,他的通讯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人民解放军接防、入城式和西苑阅兵等重大历史事件,既有全景式的叙述,又有细节描写。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历史将铭记这一时刻:1949131日,震惊中外的平津战役结束,元、明、清三朝故都、华北政治军事重镇北平城宣告和平解放。23日,胜利之师、威武之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北平入城式——

 2月 3日上午 10时,颗信号弹腾空而起,入城仪式正式开始。入城式行军路线是:正阳门大街、东交民巷、崇文门大街、东四牌楼、鼓楼、地安门大街、西四牌楼、西长安大街、和平门、骡马市大街,最后由广安门出城。当入城式部队经过东交民巷使馆区时,官兵们个个昂首挺胸,威武雄壮。这是平津前线司令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特别安排的。东交民巷使馆区在旧中国是帝国主义的天地,是在中国国土上的“国中之国”,中国军警不得进入。现在,北平回到了人民手中,中国人民任人宰割欺凌的时代永远一去不复返了。

 先生以浓墨重彩,再现了人民解放军浩浩荡荡入城接受人民检阅的壮丽场景。他们步伐整齐,威武雄壮,给了北平市民以惊喜。从前,他们装备的是老式步枪和手榴弹、炸药包。今天,北平市民惊异地发现,眼前的解放军竟是如此威武强大:装备着卡宾枪、冲锋枪、各式机枪的步兵部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开过来了;马蹄哒哒、马刀寒光闪闪的骑步队伍来了;紧跟其后的是装甲车部队、炮兵部队、坦克部队、摩托化部队。先生引用一位市民的话表现了人民对解放军强大的自豪和自信,他说:有了这样强大的武装,不怕任何反动派!

 一位优秀的记者,善于赋予简短的叙述以丰富内涵和多层意境。先生在对炮兵部队的描述中,写了“绿色道奇卡车牵引着战防炮、高射炮、化学迫击炮、美式十五生的榴弹炮、日式十五生的榴弹炮、巨大的加农炮”以及装甲车、坦克、摩托车等等。当时,我们没有大兵工厂,生产不出这些武器,有的只是“小米加步枪”。这些武器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日本侵略军、国民党反动派手里夺来的!虽然先生只加了“道奇”“美式”“日式”几个字,却启示读者:只有“小米加步枪”的英勇卓越的解放军,是可敬的,是无畏无敌的;以劣质武器打败强敌的这支军队,如今用上现代优质武器,如虎添翼,全国解放的胜利是完全可期的。

 先生以酣畅的笔法,为读者勾勒出了北平市民倾城出动欢迎解放军入城的动人情景。文中,先生用了“人民的狂欢”这五个字,多么贴切,多么传神!文章以生动的细节,描述了北平人民对人民军队的到来发自内心的喜悦。……欢迎的人们站了整整一天,忘记了寒冷,忘记了饥饿,依恋不舍地同人民军队会合在一起……北平城“沸腾”了!

 随后不久,先生又写了通讯《伟大的人民力量的检阅》,全景式记录了毛泽东西苑机场阅兵仪式。325日下午4时,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林伯渠等中央领导抵达北平。下午5时,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等在西苑机场检阅了人民解放军部队。受阅部队就是第四野战军第41军的“塔山英雄团”、“塔山守备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等部队和41军连以上干部及一些英雄功臣模范代表。先生写道:“在愉快的欢迎之后,一个装甲兵团的指挥员举起手中的红旗,东面有一颗银白色照明弹灿然直升高空,而在西面苍郁的群岭方向,立即响应了五百发照明弹,有如万千璎珞高挂空中,熠熠不停,这是信号,宣布了伟大的人民武装部队检阅开始了。在这里受检阅的包括野战步兵、警卫部队、坦克、榴弹炮、山野跑、高射炮和摩托化部队。”毛泽东身穿棉大衣,头戴解放帽,站立在那辆缴获的美式吉普车上,在一行行、一列列威武的人民解放军队列中缓缓穿行而过。毛泽东一手扶着车栏杆,一手挥动着,向受阅部队还礼。当检阅车全部驶过时,受阅队伍中响起:……“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指战员们擦着激动的泪水振臂高呼着口号。先生写道:“这时,天空照明弹已如万花灿烂,一排一排,布满空中,漫山遍野滚动的欢呼声。已升至最高潮。检阅,到达了经历无数激战、从艰难岁月走进胜利的英雄步兵面前。战斗英雄们闪耀着胸前的奖章,用严肃而愉快的目光迎着毛主席。在检阅前进时,毛主席曾偶然注视天空中的照明弹,但他更亲切地注视着从炮兵到步兵的每一个战士。我们无敌的战士们多少日日夜夜,在火线上前仆后继的时候,心中都是响着毛主席伟大号召而前进的。今天,毛主席注视着他们。不断对检阅指挥官刘亚楼将军发出称赞的语句……阅兵式在550分完毕。毛主席在耀眼的温煦的夕照中和工、农、青年代表及各界民主人士拍摄了一张合影。这个照相将是一个见证,它证明人们在这伟大的一日里,不但看到了强大人民武装力量的缩影,同时也看到了强大中国民主阵容的缩影。”热情欢呼着的群众,直到簇拥着自己的领袖登车,才在暮色苍茫中返回北平城。

 先生是一位对人民寄托着无限深情的作家,是一位战斗的文艺工作者。他的这些作品,都是亲身经历,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文学的激情,充满着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