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华
金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6,087
  • 关注人气:7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寓讽刺于描述之中,意在言外——读宋玉散文《风赋》

(2023-05-17 05:05:16)
标签:

读书

寓讽刺于描述之中,意在言外——读宋玉散文《风赋》


风赋/宋玉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官,宋玉、景差侍。

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眴涣粲烂,离散转移。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蘅、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人,状直憯惏慓,清凉增欷,清清冷冷,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王曰:“善哉论事!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馀,邪薄入甕牖,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郁邑,驱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眕,得目为,啗嗽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寓讽刺于描述之中,意在言外——读宋玉散文《风赋》


 【读与评】

 风没有生命,本无雄雌之分,但王宫空气清新,贫民窟空气恶浊,这乃是事实。宋玉从听觉、视觉、嗅觉对风的感知不同,生动、形象、逼真地描述了“雄风”与“雌风”的截然不同,反映了帝王与贫民生活的天壤之别。前者骄奢淫逸,后者凄惨悲凉。寓讽刺于描述之中,意在言外。

 帝王幽居深宫,生存环境优越,肆虐的狂风进了高城深宫,早已化为清凉治病的和风;而生活在穷巷贫窟的庶民生存环境恶劣,没有防护实施,狂风肆意侵凌,无奈的遭受着风的凄苦。正如文中指出“枳勾来巢,空穴来风,所托者然也,则风气也殊焉。”因为生存条件的不同,所以对风的感受也就不同,风带给帝王的是享受,带给贫民的是灾难。不管宋玉是插科打诨,逗帝王开心,还是暗藏讽谏,风带给不同条件的人的祸福感受是客观存在的。

 文章从开头到“臣闻於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为第一段。这段通过引起“雄风”和“雌风”论辩的背景,提出风气带给人不同感受的论点。

 第二段论述了风的形成、起源以及由弱到强、由强衰弱直至进入深宫化为清风四处飘散吸取万物精华而后带给帝王享受的过程。肆虐的狂风在入城前飘散为清风乘越高墙入於深宫,摇动华叶,徘徊香木之间,寻取其幽香;临池采芙蓉芳香;出水掠蕙草浓香;劈开秦衡,摆动新夷掠取清香,披开荑杨收取嫩香,然后带着五香的新鲜徜徉中庭,北上玉宫,又通过层层帷幕进入深宫。这段描写颇为生动,像是描写一个殷情而又谨慎的君王侍臣,小心的调制着君王需求的和风。这里对风的描写暗喻了帝王贪欲的神圣特权,以及臣民伺候帝王的恭敬与虔诚。帝王得到的不像是自然的风,而是精心调制的服务。这风带给帝王的享受,好像是一付神药,这种轻松与愉悦像是病愈酒醒,耳聪目明,舒服至极,使得帝王不由的感叹“好痛快!”这就是帝王享受的雄风。这也是对帝王的生活侧面写照,揭示了帝王生活的奢求与贪欲。

 第三段论述了庶人的风。突然起於闭塞的巷道中,扬起沙尘,像愤怒的冤魂恶鬼叫嚣着冲孔袭门。光这来势,就让人感觉这风对于贫民不怀好意的侵犯是何等的嚣张可怕啊!继而卷起沙粒,吹起死灰,搅起污秽肮脏的垃圾,扬起腐臭的气味,斜插进破瓮做的窗户,直冲茅庐。这阴风在贫窟里肆意妄为,使得贫民头昏胸闷,伤心劳神,疲软无力,继而发烧生病,吹到嘴上生口疮,吹到眼上害红眼病,进而嘴巴抽搐吮动,咿呀叫喊,说不出话来,得了中风病。这就是庶人的雌风。通过这段描写,我们可以深切感受的庶民生存环境的恶劣,以及庶民生存的艰难与痛苦。

 通过帝王的雄风与贫民的雌风,我们深切感受到同在一片蓝天下的生命是如此的不平等。这不平等的根源不是自然灾害,而是人权的肆意践踏。因为生存环境的不同,造成雄风带来的是无与伦比的享受,而雌风带来的是欲哭无泪的灾殃。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很多巧言谲谏的故事。宋玉的《风赋》采用咏物的形式亦自成一格。

 讽谏,不是正式的劝谏文,其特点和妙处均在于随机而来,出人意表,言带机锋,圆中有方。所以,如何切入议题,如何生发,如何转接,如何收束均要力求自然天成,不露褰裳濡足之态。本赋从“有风飒然而至”写起,从纯偶然的现象无端而起,生发出雄风、雌风的一番议论,寄寓了深刻的哲理和劝谏之意,文章戛然而止,留酸碱之味于言外。全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随物赋形,显得十分自然。这种写法看似乎易却艰辛,其实是极不容易作到的。它要求创作主体对自然、社会、人生有很高的悟性,有鸢飞鱼跃般的活泼泼的心境,有极为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要善于迁想妙得,由此及彼,由实到虚等等。有了这种素养才能左右逢源,触机而发,无论山川草木,风雨日月,鸟兽虫鱼等均可入情入理,构成一种创作的意象。风,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作者巧妙地把它放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描写,写不同阶级的人们对它的不同的感受,从而揭示了深刻的社会矛盾,于平常事物中悟出不平常的道理,立意活而新。

 赋中对风的描写十分精彩。风在宋玉笔下可谓穷形尽相,各种动态无不活灵活现。宋玉极善于通过风中各种事物的状态来写风的变化。如写风之初起谓风“起于青苹之末”,写出微风始发,青苹轻摇之状;写风之渐大谓“盛怒于土囊之口”,使人如闻风之怒号;写风渐衰谓其“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等等。尤其是对雄风、雌风的对比描写,真仿佛让人觉得风还真有高贵、低贱之分,赋予了它们以某种社会属性。写雄风“乘陵高城,入于深宫”,所接触的皆是“华叶”、“桂椒”、“芙蓉”、“蕙草”等等;所经则是“中庭”、“玉堂”,“罗帷”、“洞房”等等;所以,风似乎也成了高贵的客人,所用动词则是“徘徊”、“翱翔”、“倘佯”、“北上”、“跻于”、“经于”等等;其作用则是“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相反,写雌风则“起于穷巷之间”,所接触则是“沙堁”、“死灰”、“溷浊”、“腐馀”等等;风此时似乎成了邪恶之徒,“冲孔袭门”,用“动”、“吹”、“骇”、“扬”、“邪薄”等动词描写之,所带给人们的似乎皆是灾难,令人“生病造热,中唇为眕,得目为啗嗽获,死生不卒”。这种对比描写,以意为主,意之所之,文势随之,文势则以铺陈出之。所以本赋虽然多方铺陈,注重藻饰,但与后来汉赋之追求形似,滥用词采、呆板虚浮大不相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