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华
金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98,487
  • 关注人气:7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道无情物,最动有心人——读贾平凹散文《对月》

(2023-03-24 06:11:10)
标签:

读书

莫道无情物,最动有心人——读贾平凹散文《对月》


对月/贾平凹

 

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镜子吗?

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你照出来了,悲哀的盼你丰满,双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了。你就是如此千年万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不管是布衣,还是学士,还是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是,便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统统消失了,而你却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

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而吴刚是仙,可以长久,而人却要以暂短的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吗?

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语!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如何不得其解,或是执迷,将便为战而死,相便为谏而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是勃然而起,将你骂杀起来,说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加油,是一个面慈心狠的阴婆,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命的渊潭。

月,我知道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你出现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是说明这个世界,就是在向世人作着启示:万事万物,就是你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的完成啊!

试想,绕太阳而运行的地球是圆的,运行的轨道也是圆的,在小孩手中玩弄的弹球是圆的,弹动起来也是圆的旋转。圆就是运动,所以车轮能跑,浪涡能旋。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圆的接笋。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鸡,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

所以,我再不被失败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为老死而悲了,再不为生儿而喜了。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吗?能知道我死后变成何物吗?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时候,我生气勃勃地来,长我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我不求生命的长寿,我却要深深地祝福我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

月,对着你,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间长久,但愿我的事业永存。

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而吴刚是仙,可以长久,而人却要以短暂的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吗?

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语!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如何不得其解,或是执迷,将便为战而死,相便为谏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是勃然而起,将你骂杀起来,说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加油,是一个面慈心狠的阴婆,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命的渊潭。 


莫道无情物,最动有心人——读贾平凹散文《对月》


 【读与评】

 贾平凹先生的散文《对月》借物抒情,从月亮的形态中体味到人生的哲理,指出世上万事万物就像月的形状一样,一个圆、一个圆地完成!是啊,无论是事还是人不都是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吗?何必为失败而惑,为成功而狂,为老死而悲,为生而喜呢?活着就是一切。有败就有成,有悲就有喜,有苦就有乐。这样的人生,才会是无遗憾的人生。生活关键就在于抓住现在,不必特意去追求,有许多事是不可避免的,踏踏实实工作,平平实实生活,踏实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圆,为完成天地运动规律的大圆尽自己的力量。这才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态度。

 月的阴晴圆缺,本早已为人们所习见,但是先生却能从人们最不经意的月亮的形态变化中阐释出自己对人生最深刻的解读——生活的关键在于把握现在,要学会踏踏实实地工作、实实在在的生活;只有细心而又随性地享受日常生活,才能收获最实在、最真挚的人生。其发见的精妙,令人叹服。而这也正是先生散文的魅力所在:写活平常生活中的感悟和理趣,发掘日常生活、平常人生中的微妙和深挚。

 其实,看似平常的生活当中,原本蕴藏着挖掘不尽的意绪和美丽,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拥有了一颗敏感的心,同样也会感悟到朴素中的真挚、平淡下的深刻。先生的这篇文章,不故作高论,只从人们最习见话题入手,却能翻空出奇,挖掘到如此深刻的人生思考,使文章显得格外灵动和鲜活,备具了一种动人于言外的意趣和能量,或许正可以给我们以深切的启迪——莫道无情物,最动有心人。

 《对月》通篇以“我”为叙述视角,以“我”的发问开篇,起笔即将“我”与明月融为一体,写活了明月的品质——“烟火熏不脏”、“灰尘也不能污染”,将读者一下就融入先生的沉思和设置的氛围,并为下文张本,堪称神来之笔。文中,通过“我”的或隐或现带动全篇,娓娓道来,使写景、叙事、议论和抒情浑然一体,亦充分体现了先生构思的精巧和高卓的驾驶能力。文章以“我”的省悟收笔,先生以对月的歌颂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结束全文,这样既照应开头,又使得全文章法严谨,结构浑然。

 先生说过,一篇好的散文,“最讲究严密的结构,但却来的轻轻松松”。在这篇文中,先生不受人们习见的束缚,又超越了感人时有的“悲月”的情愫,通过“月”来抒发自己独特的生活感悟和哲理情思,表现出一种豁达超脱的处世态度。在精巧处见深刻、在严密中又不失鲜活,诚为“一篇好的散文”。

 我以为,先生散文哲理性的感悟随处可见,这些感悟,不是对某种现在思想的形象阐释,也不是生硬的哲理说教,而是来自鲜活的生活体验,先生往往能从身边点点滴滴的生活世事中洞悉人生妙谛,随感而发。

 品读《对月》我们可以看到先生具有了一种超然的心态:真正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并且劝谏人们:活着就是一种荣幸,尽管活着有苦,但苦中也有乐,这种充满哲理趣味让人领悟,要珍视现在,努力去完成属于我们的大圆。先生不仅独具匠心,见解新颖独特,也更见先生的敏锐观察力和体悟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