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华
金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40,971
  • 关注人气:7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类不过是个聪明的傻子──读刘亮程散文《对一朵花微笑》1

(2023-03-22 05:39:13)
标签:

读书

人类不过是个聪明的傻子──读刘亮程散文《对一朵花微笑》1


对一朵花微笑/刘亮程

 

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

还有一次,我在麦地南边的一片绿草中睡了一觉。我太喜欢这片绿草了,墨绿墨绿,和周围的枯黄野地形成鲜明对比。

我想大概是一个月前,浇灌麦地的人没看好水,或许他把水放进麦田后睡觉去了。水漫过田埂,顺这条乾沟漫漶而下。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那种绿,是积攒了多少年的,一如我目光中的饥渴。我虽不能像一头牛一样扑过去,猛吃一顿,但我可以在绿草中睡一觉。和我喜爱的东西一起睡,做一个梦,也是满足。

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一小片。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

这些简单地长几片叶、伸几条枝、开几瓣小花的草木,从没长高长大、没有茂盛过的草木,每年每年,从我少有笑容的脸和无精打采的行走中,看到的是否全是不景气?

我活得太严肃,呆板的脸似乎对生存已经麻木,忘了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这不容易开一次的花朵,难得长出的一片叶子,在荒野中,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

以后我觉得,我成了荒野中的一个。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

走进一株草、一滴水、一粒小虫的路可能更远。弄懂一棵草,并不仅限于把草喂到嘴里嚼嚼,尝尝味道。挖一个坑,把自己栽进去,浇点水,直愣愣站上半天,感觉到可能只是腿酸脚麻和腰疼,并不能断定草木长在土里也是这般情景。人没有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人把一件件事情干完,干好,人就渐渐出来了。

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 


人类不过是个聪明的傻子──读刘亮程散文《对一朵花微笑》1


 【读与评】

 我喜欢读刘亮程先生这位乡村哲学家的作品,但说老实话,真正要读懂、要理解他文章的内涵还是有些难度的。先生行文的结构其实是很简单的,写“我”在山坡上想心事,并牵出另一个回忆,和自己在这荒野里的一些所见所感。但行文之意并不在这叙事之中。“我”在山坡上想心事,结果惹笑了一滩草。这些草甚至笑得很夸张,很忘情,而这些热烈的笑声竟也感染了“我”。

 到底是什么惹笑了这一滩草,我又为什么会笑呢?究竟是我的一个什么想法惹笑了草们呢?但“这是我第一次在荒野中,一个人笑出声来”,可见这笑声又是非同寻常的。在这里,读者还不能寻得什么,那么,就借“我”的另一场回忆来理解吧。

 在这另一次的回忆里,我们看到的是,一次农夫不经意的行为使水漫出了田埂,让“枯萎多年的荒草终于等来一次生机”,这太富有暗示意义了。就如同“一个在枯黄田野上劳忙半世的人,终于等来草木青青的一年”,但“草木会不会等到我出人头地的一天?”的疑惑又关涉着人事,所以面对这种情形我们明白了开头的草们的笑声——“我”活得太严肃了,对生存的麻木,使得我忘记了微笑,和生活中本该就有的欢欣和激动。但“我”的“人”的意识,又固执地要让“我的微笑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这种在山坡上的“心事”——尤其是期待着劳忙半世之后的对收获的期待,使“我”陷入了一个生存的漩涡里失去了生存的本意了,因而被嘲笑,又怪谁呢?所以在草们面前,“我”颇为自嘲,而草们的笑其实是很善意的,因而是那么地开朗和自在,也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中本该就有欢乐与笑声。所以,“我”的笑虽与草们的笑有很大的分野,但“我”的笑是缘于他们的笑的,是对麻木了的生存的复苏的笑,但还带着“人”的那份高傲与矜持在里面。

 我们看到,在荒野里,草们是多么地坚韧和顽强,又是多么地深沉和静默啊。他们根本不企求什么,一旦有了生活的滋润,就顺从而自然地蓬勃而热烈地生长起来。虽则如此,在“我”的意识里,仍感到他们的卑小的,而“我”的微笑里那种“可能是对一个卑小生命的欢迎和鼓励。就像青青芳草让‘我’看到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那么,这两个世界的距离依旧遥远着。所以,“我”感到,“真正进入一片荒野其实不容易,荒野旷敞着,这个巨大的门让你努力进入时不经意已经走出来,成为外面人。它的细部永远对你紧闭着”。“我”尽管可以努力地使自己像草那样“栽”在土地里,却并不能感受到草们的真正的生长,根本无法获得他们的生存体验,因为“人”无法知道“草木那样深的根,无法知道土深处的事情”。因为,“人埋在自己的事情里,埋得暗无天日”。所以,理解草是困难的。而真正地微笑,与草们平等地自由而畅快地笑是没有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人的劳忙的悲哀和功利思想难以根除的无奈。

 先生行文绝没有枯燥地说教,而是将自己对人的生存隐蔽在两个其实很含糊的故事场景里。同时,行文又是轻松而诙谐的。那种机械、笨拙的栽草法的理解草的做法,只能说明人的笨拙与可笑。而高慧自视甚大的人在理解与沟通上竟是这样的幼稚与可笑。这就以这种方式颠覆了人的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不能不说行文是很巧妙的。先生借文说,“我从草木身上得到的只是一些人的道理,并不是草木的道理。我自以为弄懂了它们,其实我弄懂了自己。我不懂它们。”这道出了人类可悲之深了。所以,在我们面前,我们发现失去的东西太多了,失去的时间太长了。人只知道劳忙,并单纯而麻木地期待着“一生中那些还未到来的美好前景”,但这个前景是什么呢,似乎谁也不知道。也许,先生告诉我们的是,人终究是回不到他的原初的天性了,那么,那些对艰难的承忍,对意外到来的喜悦的恬静,那种从容而坦然的面对生命的气度,就根本无从谈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