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华
金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40,971
  • 关注人气:7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唯有饮者留其名——读贾平凹散文《茶杯》

(2023-03-17 06:01:00)
标签:

读书

           唯有饮者留其名——读贾平凹散文《茶杯》


茶杯/贾平凹

 

我戒酒后,嗜茶,多置茶具,先是用一大口粗碗,碗沿割嘴,又换成宜兴小壶,隔夜茶味不馊,且壶嘴小巧,噙吮有爱情感。用过三月,缺点是透壶不能瞧见颜色,揭盖儿也只看着是白水一般,使那些款爷们来家了,并不知道我现在饮的是龙井珍品!便再换一玻璃杯,法兰西的,样子简约大方,泡了碧螺春,看薄雾绿痕,叶子发展,活活如枝头再生。便写条幅挂在墙上:无事乱翻书,有茶请待客。人便传我家有好茶,一传二,二传三,三传无数,每日来家饮茶人多,我纵然有几个稿酬,哪里又能这么贡献?藏在冰箱中的上等茶日日减少了。还有甚者,我写作时,烟是一根一根抽,茶要一杯一杯饮的,烟可以不影响思绪在烟色中去摸,茶杯却得放下笔去加水,许多好句就因此被断了。于是想改换大点茶杯,去街上数家瓷店,杯子都是小,甚至越来越到沙果般小,店主说,现在富贵闲人多,饮茶讲究品的。我无富贵,更无有闲,写作时吸烟如吸氧,饮茶也如钻井要注水一样,是身体与精神都需要的事,品能品出文章来?

十月十五日,本单位的宋老兄说过要请吃的,割八斤羊肉,红焖一顿,但却迟迟没动静,去穆老弟处打问,却见他桌上有一杯,高有六寸,粗到双掌张开方能围拢,还有个盖儿,通体白色,着青色山水楼阁人物图,古也不古,形状极其厚朴,顿生掠夺之心。问是哪儿买的,不嗜茶的人却用这等杯子?穆老弟口吻严重,说是专制的,无处可买,又说:你想要了,可以给你,得写一幅字交易。我惜我书法,素不轻易送人,说:一个杯子一千元呀?却还是当下写就,清洗了杯子携回。从此饮茶用此杯,日晚不离案头。此杯之好,泡茶能观茶形水色,又不让谋我茶的人从外看见,仅我独享,抓盖顶疙瘩,椭圆洁腻,如温雪,如触人乳头。最合意的是它憨拙,搂在手中,或放在桌上,侧面看去,杯把儿作人耳,杯子就若人头,感觉里与可交之人相交。写作时不停地饮,视那里盛了万斛,也能饮得我满腹的文章。

我常想,世上能用此等大杯饮茶的,一是长途汽车的司机,二就是我了,都是靠苦力吃饭的人。但司机多用罐头瓶、咖啡瓶当壶,我却是青花白瓷杯,这便是写作人仅有的一点清高吧?李白有过一句:唯有饮者留其名,如果饮者不仅指饮酒,也该有饮茶,那我就属饮者之列了。今冬里,家有来客见我皆笑,说是个头小茶杯大,我笑而不答,但得大杯之趣了,是不与他人传授的。 


唯有饮者留其名——读贾平凹散文《茶杯》

  【读与评】

 “我常想,世上能用此等大杯饮茶的,一是长途汽车的司机,二就是我了,都是靠苦力吃饭的人。”这是贾平凹先生《茶杯》中我觉得最朴实的一句话,都是靠苦力吃饭的人。

 他的作品很朴实,但却不乏深刻,我是这样认为的。我读过先生的几部散文集,还有小说。刚拜读其作品的时候觉得有点无味,很平淡。但我这人只要是翻开一本书,读了就会读完。慢慢才简单领悟到了先生作品中的深邃。“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

 初读《茶杯》很诧异先生的行为,用好大的茶杯,岂不是很没有品味,像是亵渎了高雅的茶文化,其实细细想来先生自有他独到的见解。当他要买大茶杯时,店主说,现在富贵闲人多,饮茶讲究品的。但他说“我无富贵,更无有闲,写作时吸烟如吸氧,饮茶也如钻井要注水一样,是身体与精神都需要的事,品能品出文章来?”是的,他要写出文章来,品茶,也许是闲暇人的一种享受。他说过他是靠苦力吃饭的人,他要节约时间,他不能要去续茶水而中断写作的思绪。“于是想改换大点茶杯”,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了梦寐以求的大茶杯,于是就有了《茶杯》这种朴实无华的文章,让我得以再次做出欣赏。看看先生是怎样的一种文学情怀,在朴实中享受独到的韵味。

 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我国茶圣——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茶杯,古时叫“瓷盏”据考古或文献资料证明,瓷盏在东晋时已有制作,后在南北朝,唐,宋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有学者研究我国的杯盏发展史,两者相较,杯的产生在先,盏在后,杯多用以饮酒,盏多用以饮茶,杯的器形较小,盏的器形较大,杯多高脚,盏多圈足,杯的纹饰简约,盏的纹饰繁杂。透过杯盏演变,可窥悟中华民族茶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先生独爱大茶杯,茶杯作为盛茶用具,分大小两种。大杯可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主要用于高级细嫩名茶的品饮。先生造访朋友见到了一个大茶杯“见他桌上有一杯,高有六寸,粗到双掌张开方能围拢,还有个盖儿,通体白色,着青色山水楼阁人物图,古也不古,形状极其厚朴,顿生掠夺之心。”当问到朋友这种茶杯市面上没有卖的,但朋友说只要先生的一幅字做交易,先生说了“我惜我书法,素不轻易送人”。但见到此茶杯,他还是当下就写了然后带回去。

 先生喜爱此茶杯“从此饮茶用此杯,日晚不离案头。”他对这个专属自己的大茶杯有特别的感情,“此杯之好,仅我独享,”还有我认为他独爱此杯也许是和他的品性相似吧,“最合意的是它憨拙,搂在手中,或放在桌上,侧面看去,杯把儿作人耳,杯子就若人头,感觉里与可交之人相交。”我想这就是先生自己。此茶杯满足了他写作时无需续水的烦恼,写作时不停地饮,视那里盛了万斛,也能饮得他满腹的文章。

 茶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茶能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并有维持心脏、血管、胃肠等正常机能的作用。饮茶能抑制细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寿。在茶具中紫砂茶具既重造型又重茶理,理趣共存。因此,人们把它推崇为“世间茶具之首”,负有“名陶名器,天下无类”的美称。我想先生用大茶杯并非他不懂茶的韵味,在当时的社会我想茶文化具有别样的作用,也许他人是不能享受的。先生所处的年代在我国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社会转型的现代化进程中。那个时候我们品茶,也许没有那么多讲究,茶文化以德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无私奉献,反对见利忘义和唯利是图。主张义重于利,注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倡对人尊敬,重视修生养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决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这个时候的茶杯也就赋予一种意蕴,历代文人对于杯器的歌咏传颂,更造就了荣杯的深厚内涵。先生对他大茶杯的爱,我觉得就是一种很好地赞美,虽没有华丽的词藻,但却让我感动。忽然想着以后自己也要买一个好大的茶杯,慢慢来喝,想着茶杯里的茶永远喝不完。我自己也喜欢文字,也会读一些文章,有时候就会感动于文字中的感情,感动自己。

 先生也会说自己有写作人的一点清高,于是就有他的大茶杯,青花白瓷杯。“唯有饮者留其名”当有人笑他人小杯大时,他笑而不语。他自有他大杯的乐趣。《茶杯》在我看来很朴实,很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