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新优美,富有诗意——读禾源散文《冬夜月暖》

(2023-01-09 06:06:37)
标签:

读书

       清新优美,富有诗意——读禾源散文《冬夜月暖》


冬夜月暖/禾源   

 

冬令,随着秋风中最后一片的落叶,落到了大地。我没有听到声响,许多人也没听到,但被那片叶子砸到的草和地听到了,而且就这轻轻的一声。让,草惊失色,地虚松散。一个冬季毫无反抗地被种到了大地。

冬,一扎根,不仅甜住了春夏秋里多话的鸣虫,让它们睡在蜜月里,还在四处收刮着日下温暖。村里第一个醒悟的爷,一到重阳就声声告诫说:“吃了重阳糍,破裙破袄发出来。”就这一句土的丢牙,写成文字还押不成韵的俚语,则成了乡村世代与冬争暖的口令。

村子里的人,虽说想过的是与世无争的日子,但日子里的一切都得与人共同分享、共同消耗大地蕴育的一切。春争花红,夏争凉;秋争稻香,冬争暖。我们都在这分争中走过来。

太阳如圆饼式的取暖器,高挂在空中,她的温暖随光落到大地。争暖的万物找着最好的位置,接纳着从天而降的温暖。乡村向阳的墙脚下,村头学校的操场边,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都绝对要求全身暴光。乡村人在争暖中表现得最为随缘,争春时,早出晚归,说是争播抢种;争凉时,赤膊上阵,说是歇凉;争秋时,颗粒归仓,说是抢收;争暖时,松散散、懒洋洋,说是晒太阳。

这满是随缘的一个晒字,把福为天赐的信奉亮在太阳下,浸在阳光里。他们随日光滔滔,把自己当成了要腌制的萝卜、芥菜,要在太阳下脱去所有的水份,抱着一身温暖,好好过冬。

太阳一天释放着热量,大概温源渐竭,便急匆匆隐入西山给自己加温,让月亮接替当值。乡村的人凭着被太阳晒黑的教训,说:月光会把人晒绿,若是也像晒太阳一样,浸渍在月光下,人的眼会同狗眼、猫眼、山里的狐眼一样,会发出绿光,会看到阳光下看不见的东西。于是村里相传着“太阳一落山,关门落户保平安”的民谣。满天的月华就被关在了村弄中。

多少年来,我抱着老屋的那根黑黑的门杠,把月亮温暖挡在了门外。直到那一年得到月华濯洗,才知晒月的温馨。

那一夜,走在沙石公路上声响,晒月人彼此听得明白,左脚唰,右脚簌,唰、簌,唰、簌,原来只一个人在走,左脚是我,右脚是她。左、右,右、左,一直前行。

月光如水水无边,走在这无边的境地,也就没有了时间计算,一个夜晚是一千年的守候,一年年走过都是那一夜的月色。

我不知晒过了多少个夜晚,浸透多少的月色,我在月下的身影确实高大,躺在地上如一棵倒下的大树,砸得如水月光的波纹和老树的年轮一样多,我那浸渍月温的瞳孔,也就随月波弥漫,搜索着晒月人的影子。

我,看到了许多月下故事,心里流着比太阳还要热的激情,成了诗人,对月吟诵:

千古月华

          你这才子灵魂

          在你的姓氏里

          写下的是华章

          千古月华

          铅铸爱的诗篇

          在你的铸槽里

          流着一条我的心河

          ……

当我喜欢晒在冬夜的月下时,也常会遇到许多的陌生,不论是我从他们身边走过,还是他们从我跟前走过,都一样掀动过月下的温暖。大衣里透出的泥喃细语,我听到的是月光暖流在他们血脉里流淌的声响。东倒西歪汉子呼出的酒气,我嗅到的是被月光蒸出的一股股豪情。我静静地漂流在这暖流中,衣冠成了浮云,身躯如一艘皮艇,载着我的心向暖流源头驰去,月亮是归程,月亮是心源。

晒在冬天的日头下,会抱得一身温暖,好好过的是冬,就如村里说:“仓里有了粮,冬天晒太阳。”

晒在冬夜的月光下,我营得了透心的温暖,好好过着是日子,就如我说:心中有了月,日日月儿圆。 


      清新优美,富有诗意——读禾源散文《冬夜月暖》


 【读与评】

 禾源先生的散文《冬夜月暖》用深含魅力的语言,描述了在太阳下忙着播种收获的乡民以及月光下恬静的村庄。在这里,我们领略到的是农村原生态的风土人情。先生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发现了那里独特的美。

 首先,先生笔下的乡村仿佛远离落后、愚昧、贫穷与劳累,没有三农问题、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现实问题,依旧如外人想象中纯净的世外桃源,是没有被当今社会浮躁思潮侵袭的最后的圣土;其次,先生以平民化的视角注视并感悟着生命的悲悯,将农村中司空见惯甚至乏味的场景,描写成了一曲令人向往的田园牧歌。

       本文意境优美。如,先生始终赋予万事万物以人的思想情感,营造出自然和谐、生机勃勃、情趣盎然的乡村生活图景。语言新颖、细腻、丰富、生动,精妙贴切,十分耐人咀嚼。如,“冬令”本无形,先生始而写它随叶而“落”到大地上,被赋予了轻灵的质感,神形俱备。后面又说“种” 到了大地上,除了具有“落”的效果外,还把“冬令”比作了一株植物,似能落地生根,写出了冬意的深浓,极富表现力;由“落”到“种”也写出了初冬至隆冬的渐变过程。文中对晒月的感受描绘得更是清新优美,富有诗意;另外,还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读来音韵和谐,极富表现力。其间穿插的乡间俚语让文字更加朴实亲切,咀嚼着文字便可感受到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清新优美,富有诗意——读禾源散文《冬夜月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