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言简隽永,令人启迪——读季羡林散文《知足知不足》

(2022-08-18 03:35:38)
标签:

读书

言简隽永,令人启迪——读季羡林散文《知足知不足》


知足知不足/季羡林

 

曾见冰心老人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言简意赅,寻味无穷。特写短文两篇,稍加诠释。先讲知足知不足。

  中国有一句老话 “知足常乐”为大家所遵奉。什么叫“知足”呢?还是先查一下字典吧。《现代汉语词典》说:“知足指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则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太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社会上总会有一些人不安分守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样的人往往要栽大跟头的。对他们来说,“知足常乐”这句话就成了灵丹妙药。

  但是,知足或者不知足也要分场合的。在旧社会,穷人吃草根树皮,阔人吃燕窝鱼翅。在这样的场合下,你劝穷人知足,能劝得动吗?正相反,应当鼓励他们不能知足,要起来斗争。这样的不知足是正当的,是有重大意义的,它能伸张社会正义,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除了场合以外,知足还有一个分(fèn)的问题。什么叫分?笼统言之,就是适当的限度。人们常说的“安分”、“非分”等等,指的就是限度。这个限度也是极难掌握的,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勉强找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约定俗成”。我想,冰心老人之所以写这一句话,其意不过是劝人少存非分之想而已。

  至于知不足,在汉文中虽然字面上相同,其涵义则有差别。这里所谓“不足”,指的是“不足之处”“不够完美的地方”。这句话同“自知之明”有联系。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暗示我们,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否则这一句话就用不着说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就拿现在来说,我所见到的人,大都自我感觉良好。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点小聪明这能算得上聪明吗?狂傲恣睢,骂尽天下一切文人,大有用一管毛锥横扫六合之概,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这种人往往没有什么出息。因为,又有一句中国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有一句中国老话:“学海无涯。”说的都是真理。但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已经穷了学海之源,往前再没有路了,进步是没有必要的。他们除了自我欣赏之外,还能有什么出息呢?

古代希腊人也认为自知之明是可贵的,所以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要了解你自己!”中国同希腊相距万里,可竟说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话,可见这些话是普遍的真理。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读与评】

 读季羡林先生谈人生中的《知足知不足》一文,我感到,先生在文中既无华丽堆砌的辞藻,亦无晦涩空洞的教义,其平易近人的文字和引人共鸣的语句,令人启迪。

 先生首先谈论了“知足“的话题。其实,先生的一生完整地阐释了知足“的内涵。古人“知足者常乐”的思想不仅深入其心,更是将其作为一生的准则。但是我同样也相信,人各有志,如果要我选择,我定会将其对立面即“不知足”至于首位。因为从古至今,人都是不知足的。正是在此潜意识的推动下,才有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纵观人类历史,自司马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至鲁迅“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以及契柯夫“对自己的不满足,是任何真正有天才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一个又一个伟人向我们论证了“不知足非无乐”这一论点。尤其在当今社会,大多领域都像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成王败寇、适者生存的法则日益凸显,作为其中的每一员,我想也只有怀揣着一颗不知足的心,才能去开拓更为广阔的天地,去感受康庄大道上别样的风景。

 当然,一味盲目的“不知足”也是毫无意义毫不可取的。用另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贪婪”。这与我所要表达的意思大相径庭。我所谓的不知足,需要资本的积累,也需要实力的支撑。我认为,不知足的前提就是知不足。即明确给自己定位,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便加以改之。然而,成为自知者并非易事。我还记得著名学者特莱斯曾经说过:“人生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的不足。”这一点我非常赞同。

 事实上,做人要知不足,这个道理说起来人人都懂,每个人都知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可是,要我们真正自检自己的不足之处,展开自我批评,又有多少人真正完全做到呢?......我以为,要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有所作为,就要对所拥有的工作环境存“知足”之心,时刻保持一份敬业的热度;工作上与他人相比要有“知不足”的勇气,时刻保持一股“攀比”的力度;在钻研业务上要有“不知足”的朝气,时刻保持一种求知的深度。

 说到知足,古语云: “小人常戚戚,君子垣荡荡”。知足者常乐,所谓知足者常乐,常乐的人才能拥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每个人都要辨证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现状。多想想自己已经拥有的,便会知足常乐。不论现在拥有那么少,但都属于自己的;不论现在成就得那么少,但都是自己努力而得来的。珍惜现在,珍惜眼前,保持从容、旷达的心境,便会知足。老子的“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嵇康的“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司马迁的“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等等,都是知足的最好例证。

 在知不足的前提下我们不知足,在不知足的进程中我们又学会知足。知足、知不足。学海无涯,学无止境。

 我想,做人要知不足,学知识要不知足,享受生活要知足。把这三点作为我们的人生格言,人生的准则,只要我们认真去做了,哪怕离我们想象的完美依然有距离,但我相信我们的生活必将是快乐而又充实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