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忍/季羡林
人处在家庭和社会中,有时候恐怕需要讲点容忍的。
唐朝有一个姓张的大官,家庭和睦,美名远扬,一直传到了皇帝的耳中。皇帝赞美他治家有道,问他道在何处,他一气写了100个“忍”字。这说得非常清楚:家庭中要互相容忍,才能和睦。这个故事非常有名。在旧社会,新年贴春联,只要门楣上写着“百忍家声”就知道这一家一定姓张。中国姓张的全以祖先的容忍为荣了。
但是容忍也并不容易。1935年,我乘西伯利亚铁路的车经前苏联赴德国,车过中苏边界上的满洲里,停车4小时,由前苏联海关检查行李。这是无可厚非的,入国必须检查,这是世界公例。但是,当时的苏联大概认为,我们这一帮人,从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到另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恐怕没有好人,必须严查,以防万一。检查其他行李,我绝无意见。但是,在哈尔滨买的一把最粗糙的铁皮壶,却成了被检查的首要对象。这里敲敲,那里敲敲,薄薄的一层铁皮绝藏不下一颗炸弹的,然而他却敲打不止。我真有点无法容忍,想要发火。我身旁有一位年老的老外,是与我们同车的,看到我的神态,在我耳旁悄悄地说了句:Patienceisthegreatvirtue(容忍是很大的美德)。我对他微笑,表示致谢。我立即心平气和,天下太平。
看来容忍确是一件好事,甚至是一种美德。但是,我认为,也必须有一个界限。我们到了德国以后,就碰到这个问题。旧时欧洲流行决斗之风,谁污辱了谁,特别是谁的女情人,被污辱者一定要提出决斗。或用枪,或用剑。普希金就是在决斗中被枪打死的。我们到了的时候,此风已息,但仍发生。我们几个中国留学生相约:如果外国人污辱了我们自身,我们要揣度形势,主要要容忍,以东方的恕道克制自己。但是,如果他们污辱我们的国家,则无论如何也要同他们玩儿命,绝不容忍。这就是我们容忍的界限。幸亏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否则我就活不到今天在这里舞笔弄墨了。
现在我们中国人的容忍水平,看了真让人气短。在公共汽车上,挤挤碰碰是常见的现象。如果碰了或者踩了别人,连忙说一声:“对不起!”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然而有不少人连“对不起”都不会说了。于是就相吵相骂,甚至于扭打,甚至打得头破血流。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怎么竟变成了这个样子!我在自己心中暗暗祝愿:容忍兮,归来!

【读与评】
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容忍》颇有感想。
莎士比亚曾说:“容忍是最大的智慧”。古往今来,关于“忍”的美谈数不胜数。蔺相如让廉颇,忍着廉颇的傲慢,求得将相的团结;越王勾践忍得十年卧薪尝胆,终于败吴;韩信忍得胯下之辱,成就了汉朝的大业;拿破仑忍得圣西尔·马克多尔等人的憎恨,赏其才能而重用他们,最终得到许多人才,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可再看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由于一时没能容忍,做出了出格甚至断送人命的蠢事,这是何等的愚蠢啊!
我们说,一时的忍让,看似吃了亏,其实不然。“忍人所不能忍,必能成人所不能成”,风雨过后,必有碧波荡漾的妩媚风光。心多了一份广度,刃就少了一份亮度;心多了一层厚度,刃就薄了一层利度,这便是“忍”的智慧。《尚书》中有记载,一个人有容忍的大量,他的德行就大。所以说,容忍非但没吃亏,相反,它展现了人格的高尚,张扬了无声的风度。
当然,容忍并不是懦弱,忍让并不是退缩,而是灵魂的高境界。它是坚韧和顽强,是面对挫折时的坦然,面对嘲讽时的凛然。成功若不容忍失败,就无法寻得突破和转折。晋朝的朱伺说:“两敌相对,我能忍,是以胜耳。”容忍是适当的抑制。荀子说“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惰性,然后能修。”陆游胸怀“上马击狂虏,下马草战书”的报国壮志,不也写下过“忍志常须”来自勉吗?忍是放弃小我,顾全大我,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智慧。
容忍,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一种激励,更是大智慧的象征、强者显示自信的表现。容忍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
战国时,楚王宴请臣下。灯忽灭,一醉酒的将军拉扯楚王妃子的衣服,妃子扯下了将军的帽缨,要求楚王追查。楚王为保住将军的面子,下令所有的人一律在黑暗中扯掉自己的帽缨,然后才重新点灯,继续宴会。后来,这位被容忍了的将军以超常的勇武为楚国征战沙场。可见,学会容忍,就要学会原谅一个人小的过失,给人以悔改的机会。
容忍就是一种大度、是高尚情操的表现。容忍之中蕴含着一份做人的谦虚和真诚,蕴含着一种对他人的容纳与尊重。学会容忍,心灵上就会获得宁静和安详。学会容忍,就能心胸开阔的生活。很多时候,容忍会给人带来一种良好的人生感觉,使我们感到愉悦和温暖,生活中就会少些怨气和烦恼,就能感觉到生活中快乐的丰富,而不是缺少。
容忍,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我们平常所说的“相逢一笑泯恩仇“就是容忍的最高境界。事实上这一美德做得到的人并不多,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应放弃这种追求,因为忘却别人的过失,以容忍的心态对人、以宽阔胸怀回报社会,是一种利人利已、有益社会的良循环。屠格涅夫曾说: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所以,当你容忍了别人,在自己有过失或错误的时候也往往能得到他人的容忍。
学会容忍,就学会了一种有益的做人责任、就学会了一种良好的做人方法。生活中宽容的力量巨大。因为批评会让人不服,谩骂会让人厌恶,羞辱会让人恼火,威胁会让人愤怒。唯有宽容让人无法躲避,无法退却,无法阻挡,无法反抗。蔺相如对廉颇傲慢无礼的宽容忍让,最终感化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千古美谈将相和,使赵国虽小而无人敢犯;周以其容纳天地的博大胸怀,在外交上奉行求同存异、和平共处方针,造就了他伟大人格,树立了中华民族的大国风范。同样,邻里间团结和睦需要容忍,夫妻间白头偕老离不开容忍,一个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处处离不开容忍。假如没有了容忍,则国与国之间会兵戎相见,人与人之间会拳脚相加,社会将因此变得黯然。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些人自诩为洞明世事、人情达练,却在名誉、地位面前斤斤计较,狭隘自私;有些人对别人的习惯、见解不能容纳,这并不意味着维护真理,只能叫心胸狭窄;有些人对他人的行为口头上激愤汹汹,行为上却不做出任何努力,这只能叫虚伪。其结果与己与人毫无得益。所以,孔子常告诫弟子:我们每个人应重审自己,时时以容忍的心情把握生活,事事用容忍的心情回报社会。
当然,学会容忍,并不是无原则地放纵、也不是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容忍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君子之风。学会容忍,就会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丽。就让我们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让原本平淡、烦燥、激愤的生活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容忍,是最大的智慧。
我坚信,忍者能战无不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