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郑振铎
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
只小燕子。当春间二三月,轻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熳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末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卿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同几只却隽逸的在粼粼如波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于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的荡漾了开去。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还有一家家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来往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
“燕子归来寻旧垒。”
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们欢呼着,注意着,沉醉着,曾使几多的农人们市民们忧戚着,或舒怀的指点着,且曾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小燕子!
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
海水是胶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翻翻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烂灿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末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的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天中了。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的从容的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小燕子却从容的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的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象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之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读与评】
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燕子》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先生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燕子是历代文人墨客喜爱的小生灵,古代诗文中,吟咏燕子的诗句多如牛毛,像“谁家新燕啄春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等等,都是名句。许多女子还取名为“春燕”“飞燕”“小燕”之类,无不因为小燕子活泼可爱,“积伶积俐”,给人间“平添了许多生趣”。
燕子是一种候鸟,冬去春来。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燕子归来寻旧垒”的时候,表明严冬已经过去,春天已经到来,所以,人们又称小燕子为报春的使者。
这篇散文,先生首先将小燕子置于故乡的背景下来描绘。那是春风拂面、春光明媚、百花绽放的“春间二三月”,天上有“如毛的细雨”飘着,地上“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都争先恐后地赶集似的“奔聚”“烂漫无比”的春天。这个时候,有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的“积伶积俐”的“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小燕子极其自然和谐地绘就了一幅生机勃勃、意趣盎然、绝妙无比的江南早春图!这段文字,看似漫不经心,其实颇费了一番心思。先生先是用简洁的笔墨勾勒出小燕子的外形、轮廓,然后再画出小燕子活动的自然环境,接下来才绘声绘色、由近而远地、精细地描绘出小燕子满天飞舞的生动情景。整个画面有动有静,有张有弛,动静相宜,张弛有度。
这是先生童年记忆中故乡的小燕子。小燕子也有家,它们把巢筑在“一个个的快乐家庭”里的厅梁上、匾额后。每年,冬去春来的时候,它们就像远道而来的嘉宾悄然光临,住进了自己的家。它们与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如宾主一般,亲热和睦,融洽无间。先生不厌其烦地写小燕子的家,而且还渲染出浓郁的日常家居生活的气息,就是想告诉读者,此时此刻,他是多么地想家,想念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在这些充满亲情与温馨的文字背后,寄托的是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渺茫无尽的离愁别绪。
深情的怀想是被眼前的真实图景所唤起的,所以,先生又像一个技艺高超的摄影师,很自然地把镜头从追忆缅想中切换到现实图景。眼前是一幅美轮美奂、让人陶醉的迷人景象:“阿托士”号航行在浩莽的大海上,海连天,天接海,海天一色,淼淼无垠。写实与想像交织,写景与抒情相融,抒情主体暂时忘却了漂泊离愁之苦,沉迷于眼前新奇美妙的景色和对未来的憧憬之中。这时,活跃在旷野,在农人、市民家里的小燕子,就像“海上的英雄”,成双成对地,在浩浩淼淼无边无际的大海上,还是那样地活泼,那样的无所畏惧,“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用“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拍打着湖水一样平静的海面,不知疲倦地、欢快自由地“飞着,飞着”……小燕子的出现又把先生的思绪从想像的世界拽回到现实情景,成双成对的小燕子与飘零异乡的天涯孤客,恰成鲜明的对照,浩莽无垠的大海与小巧玲珑的燕子形成极大的反差,先生不禁轻声问道,它们“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与其说先生是在替小燕子担心,倒不如说他是在为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的生活忧虑。独自一人,飘洋过海,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因此他心里不免有点惴惴不安。同时,他的远行也给家里的亲人增添了莫大的精神负担。所以说,先生的这一问,既可以理解为先生思念中的亲人、朋友对他的关爱、安慰和鼓励,也是他旅途寂寞、思念亲人的隐忧的曲折表现。他既是在为自己寻找安慰,也是在默默地为亲人祈祷,但愿一切顺意、平安。而且,他还从这“海上英雄”的身上感受到了力量和鼓舞,感到了亲情和友爱。这小燕子是替寂寞的旅人传递乡情的使者,也是先生倾诉乡愁的对象,是先生的亲人和朋友的化身,它们来看他来了。
本文原题名为《海燕》,但先生却没有直接从眼前海上见到的“海燕”写起,而是急不可待地首先写到记忆中故乡的小燕子,可见先生的思乡之情何等急切!尽管如此,先生却含而不露,很有节制地将浓郁的乡愁融化在笔下的小燕子身上,把小燕子写得十分可爱灵动,富有人性,体现了先生一贯以物写人的风格。在谋篇布局上,背景与主体,动态与静态,写景与抒情,既参差有致,又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