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拥有智慧,就会拥有幸福——读爱默生《论自然》

(2021-10-29 05:00:30)
标签:

读书

                拥有智慧,就会拥有幸福——读爱默生《论自然》

论自然/爱默生

 

走入孤独,远离书斋,如同远离社会一样重要。纵然无人在我身旁,当我读书或写作时,并非独处一隅。如果一个人渴望独处,就请他注目于星辰吧。那从天界下行的光芒,使人们得以出离可触摸的现世。可以这样说,我们假想,大气之所以透明,就是为了让人们看到天国的灿烂光芒。从普通城市的街道向上看,它们是如此深邃伟岸。假如星辰千年一现,人类关于上帝之城的记忆,必将世代相传,为人们长久地信仰着,珍存着,崇拜着。然而,每一晚,这些美的使者都会降临,以它们无可置疑的微笑,照亮宇宙。

星辰唤醒心中的景仰,即使它们常在,也遥远而不可触摸;而当思想敞开心门,自然景物总会留下熟稔而亲切的印迹。自然永无恶意可憎的容颜。如同大智慧者不会因穷尽自然的和谐底蕴而失去对她的好奇之心。自然之于智慧的心灵绝非玩具。花朵,动物,群山,它们折射着智者思维的灵光,如同它们娱乐了他纯真的童年。当我们这样谈论自然时,我们的心灵感觉,清晰独特,诗意盎然。我们在感觉着多面的自然客体和谐完整的映像。正是这映像区分了伐木工手中的圆木与诗人心中的树木。

今晨我看到那令人愉悦的风景,它们无疑是由二十到三十个农场组成。米勒拥有这片地,洛克有那片,而曼宁是那片树林的主人。但是他们都不能占有这片风景。只有诗人的双眼可以拥有这地平线,这是他们农场中最可贵的,却无人能凭产权而据为己有。说真话,成年人难得看到自然本身。多数人看不到太阳,至少,他们所见只是浮光略影。阳光只照亮了成人的双眼所见,却照进儿童的眼睛和心灵深处。自然的热爱者,内向和外向的感觉尚能和谐的相应,他尚能在成年时保有婴儿的心灵。与天地的交汇成为必需,就如每日的食物一样。自然当前时,奔腾的喜悦传便他全身,尽管可能他正身处现实的苦境。他是我的造物,泯灭他无关紧要的悲伤,与我同在他应欢悦,自然向他如是说。不仅阳光和夏天带来欢跃,四季的每一时分都奉献出愉悦;自然变化的每一时晨无不如是。从懊热的午后到漆黑的子夜,四季早晚的嬗变对应并验证着人们不同的精神状态。自然既可是悲剧的,也可以是喜剧的背景。身体康健时,空气就是让人难以置信的补剂甜酿。越过空旷的公地,停留深雪潭边,注目晨昏曦微光芒,在满布乌云的天空下,并非出于特别的当头好运,我享受了完美无缺的欣喜。我欣喜以至有些胆怯。在树林里也是一样,人们抖落岁月如蛇脱旧皮,无论身处生命的哪一阶段,都会心如孩童。在森林中,有永恒的青春。在上帝的庄园里,气派和圣洁是主宰,四季的庆典准备就绪,客人们居此千年也不会厌倦。在森林里,我们回归理性和信仰,在那里,任何不幸不会降临于我的生命,没有任何屈辱和灾病——请留下我的双眼——是自然无法平复的。站在空旷大地之上,我的头脑沐浴于欢欣大气并升腾于无限空间,一切卑劣的自高自大和自我中心消失无踪。我变成一个透明的眼球,我化为乌有,我却遍览一切;宇宙精神的湍流环绕激荡着我。我成为上帝的一部分,我是他的微粒。密友的名字听起来陌生而无足轻重,兄弟,朋友,主人或仆从,这一切变得细碎而搅扰。我是不受拘束永恒不朽自然之美的情人。与街市和村庄相比,在旷野里,我体味到更亲切更可贵的实在。在静谧的风景里,尤其是在那遥远的地平线,我们看到自然美丽有如我们美丽自身和本性。

田野和树林带给我们心灵的巨大欢悦,指说着人类和植物的隐密关联。我并非独在而不受关注,植物向我颔首,我向它们点头。风雨中树枝摇动对我是既新鲜又熟稔。它令我惊异又让我安然。它们对于我的影响,就如同我确信自我思维妥贴所为正当时,全身涌起的超越而高尚的感情。

然而,可以肯定地说,这欢悦的力量不仅源于自然本身,它存在于人,或者说,存在于自然和人的和谐中。要谨慎节制地享有这种欢悦,这很重要。自然并不总悦人以节日盛装,昨日氤氲芬芳晶亮悦目一如为林仙嬉乐而设的同一景致,今天就可能蒙上悲伤的面纱。自然总是折射着观者的精神状态。对于在病痛中挣扎的人,他自身散发的焦虑挣扎就涵容着悲伤。当爱友逝去时,人们会对那风景感到些许漠然。当蓝天落幕于社会底层者眼前,它的壮丽也会减色。

 

 【读与评】

 爱默生是美国乃至全世界文学史以及思想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他既是文学家又是哲学家,是超验主义的倡导者和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论自然》体现了深邃的哲学思想,而且很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哲学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好的哲学思想能够指导人们远离蒙昧,活出精彩的人生,带给人们智慧,它的价值远远大于物质财富。可是,大多数哲学理论都是晦涩难懂的,让人望而生畏,结果导致很多人面对宝藏却往往空手而归。美国文学家、哲学家爱默生的出现,很好地帮助人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寓哲学于文学,用生动的、形象地语言表达出深邃的哲学思想,使人们在欣赏文学美的同时,了解了人生的真谛,获得了人生的幸福。

 爱默生所倡导的哲学思想是超验主义,超验主义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人能够摆脱感觉和理性的束缚,与真理建立直接的联系。超验主义用全新的视角看待自然界,强调精神的力量以及个人的重要性,它极大地发挥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积极健康的活力。爱默生的代表作《论自然》便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爱默生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培养自己对世界、对宇宙的独特的理解。他强调人不应该依赖二手信息,即过去的智慧,以及被继承下来,已经成为惯例的知识,人要成为自己思想的主人。他在《论自然》中说:我们的时代是怀旧的……前人面对面地观察上帝,而我们却透过前人的眼睛来看。为什么我们自己不去建立与宇宙的直接的联系?为什么我们不用诗歌和哲学去赞美智慧,反而去赞美传统?我们应该信仰自我启示,而不是前人的历史。

 人生最大的自由,不是能想去哪就去哪的行动自由,也不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建立在丰富物质基础上的消费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心灵的自由,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思想的自由。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早已失去了这种自由,被淹没在现代资讯的海洋里。在现代社会,各种思想,各种观念你方唱罢我登场,新旧更替十分迅速,随波逐流的人们怎能把握真正的智慧?于是只能被时代的大潮牵着鼻子走,无法翻身做自己的主人。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宛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为疲惫的人们指引前进的正确方向,如果人们能停下匆忙的脚步,用心与这个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那么,自由与幸福便是属于人们的,谁也拿不走的宝藏。

 在《论自然》中,爱默生号召大家把宇宙看作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这个整体是由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共同构成的。因此,对自然的理解,便成为对宇宙整体的理解。他认为,现代人是用支离破碎的眼光来看世界的,人们迷茫,找不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正是因为人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而忽略了对自然的关注。如果大家都能正确合理地亲近自然,那么大家就能超越眼光的局限,获得真正的智慧。他说:每种生物都是对其他生物的修饰,他们之间的共同点远多于他们的不同点,他们生存的法则其实是同一个法则。因此,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离我们如此之近,以至于很容易被我们发现,它就在自然的外衣的下面……”

 天人合一,或者说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说法,大家一定不陌生,然而,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地去这样做,至少是用这种思想去指导自己的人生?其实,大自然中的花花草草、各种动物,都在默默地向我们展示真理的运作方式,它们都是我们的老师,时刻向我们进行启蒙,只是我们从未低下我们高昂的头,去向它们学习。一颗普普通通的小草,为了获取更多的阳光和养分,会不停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而我们中又有多少人能像这般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呢?所以,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它时刻跟随着我们,随时准备好了为我们服务,只要我们能突破个人的局限,放眼自然,放眼世界,我们的智慧便会与日俱增,拥有智慧,就会拥有幸福。

 《论自然》通篇都在强调精神的重要性大于物质,自然的目的就是要代表宇宙提高和促进人的智慧和幸福。他写道:自然就是宇宙精神与人类进行对话的渠道,并且一直在努力把人类拉回完美圆满的宇宙精神之中。爱默生仔细探索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并讨论了物质与道德法则的一致性,他的描述使人们对于精神有了全新的感悟。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物质的意义被人们错误地放大了,很多人失去了探索精神世界的能力与勇气。正如物质并不能保证人的自由一样,它也无法保证带给人们幸福。真正的幸福在于精神的安宁,抛开唯心主义的观点不谈,就这一点来说,爱默生是正确的,他告诉了我们通过精神世界获得幸福的方法,让人们明白不应该总是把物质放在第一位。

 在《论自然》中,爱默生号召人们相信自己的直觉,敞开心扉去探索精神世界,他写道:猜想要比无可辩驳的肯定更有价值……一个梦想要比一百个精确的试验更能够带领人们深入自然的奥秘。爱默生与他的超验主义使人们能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新视角,去看待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直觉与理性的关系,令人们可以不假外求地获得幸福,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是时候停下脚步,探索心灵世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