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变的安闲,永恒的宁静——读罗兰散文《写给秋天》

(2021-10-09 05:46:18)
标签:

读书

                  不变的安闲,永恒的宁静——读罗兰散文《写给秋天》

写给秋天/罗兰

 

尽管这里是亚热带,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隐约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临的神韵。

一向,我欣仰你的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读小学的童年起,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地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天,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睛安详地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地飘落,芦花飞白,枫林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五日潇潇秋雨,那就连荒野草间都是秋声了!

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寥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你澄明的智慧引导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受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笺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你一定还记得,我们为你唱“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哀”的那两年苍凉的日子。情感上的折磨使我们察觉到人生中有多少纪灭、多少残忍,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哀!但是,红叶白云终为我们冲淡了那焦灼沉重有忧郁。如今时已过、境已迁,记忆中真的只残留着当时和我共患难的那个女孩落寞的素脸。是“白支如粉黛,红叶如胭脂”,还是“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叶”!那感受伤落寂的心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原来一切的悲哀,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将都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你曾经如此有力启迪了我们,而在我逐渐沉稳的中年,始终领悟到你真正的豁达与超然!

你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收了生命从开始萌芽到健康成熟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愤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你告诉我: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色彩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一切终要返回大地,消融在那一片邈远深沉的棕土。到了那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坠的落叶消隐,深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活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生命不是空虚的,它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真实而具体。因此,它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如今年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然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力中的欢乐,也同样以爱和礼赞的心情去纪念那几年--生命中难得出现的刻骨的悲酸与伤痛!

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平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然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读与评】

 绚烂的色彩,爽利的秋风,飘浮的白云,荡漾的湖水,加上如落叶般摇曳的心情,赋予了秋天冷静而又不失热情的性格,着实令人迷醉,令人沉静而多思。罗兰的《写给秋天》,是从温暖的心灵中低吟浅唱出的一曲秋的恋歌,是从冷静的头脑中缓缓飘逸出的一缕生命的思索。

 《写给秋天》实际上是写给自己,写给人生,写给生命内心深处的情感借对“秋”的描述与思考来表达,情感是寄托在秋的“神韵”之中,可谓酣畅淋漓。

 罗兰的情感是安闲明澈的。没有把情感直接表白,而是借秋的“形”韵来表露。黄菊红叶,芦花飞白,这是秋色萧萧秋雨,草间虫鸣,这是秋声。罗兰对秋景的感悟远离浮躁喧腾,对秋景的情感沉浸在欢欣敬仰之中。

 罗兰的情感是迷失后的清醒,寂寞后的明悟。不言“我”对“秋”的领悟,而说“秋”对我指引。秋“打入我”的心扉,不说我打入“秋”的世界,实际上这是罗兰情感的升华,是情感发展的第二步。

 到了第三步,罗兰的情感已上升到了对生命的理解与对命运的把握。这是秋跟我的对话,也是我跟秋的对白。对等生命最后的胜利要给以安享,给以凯歌,这样才能有飘逸豁达,安闲宁静,才能有永恒的欢乐,才能礼赞辛酸苦辣。

 本文结构严谨,情感丰沛,写秋,就是思考秋天,就是思考人生。景、事、理的结合,是结构上的一大特点。虽然写秋天,但不像一般写景抒情的散文那样,而是将秋景,人事相结合,借秋天来阐发一种人生哲理。

 采用第二人称来组织文章。我对秋的欣仰,秋对我的启发,秋与我的天人合一,都用第二称的口吻来缓缓道来。第四自然段一连用了“你”,使语言具有很浓的亲和力。

 由写景到秋思,再由秋思到生命的思考,层层推进。秋色秋声,罗兰未曾从细处构思,却淡淡勾勒秋景依旧,罗兰未曾留恋徘徊,却思绪万千春花夏荣,罗兰未曾大笔铺张,却悟秋明理。这样水到渠成推出对生命的吟唱:“不变的安闲,永恒的宁静”。

 《写给秋天》语言厚重凝炼,字字珠玑,很好地表达出一种追求超逸豁达的情怀。在句式中,以长句为主,短主为辅。如第三自然段就只四句话,第二句就准确的述说了两年来内心的凄苦

 文中调用大量的形容词和抽象名词,使语言显得华美,文意显得深厚。如“绚烂”、“繁荣”、“苦恼”、“挣扎”等。这些词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从而借以表达出生命最后的赞颂。从修辞上看,整句与散句交错。“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整齐划一,节奏感强,很好地表达出了“我”的那份冲淡的心情。语言饱含情感。罗兰对秋天的激情,思绪都自然而然地融化在字里行间。二、四和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话都以感叹句结束,“我”对秋天的理解与热爱随着抒情句的出现而达到高潮。语言精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言春谈夏,文简而意浓;描树绘叶,心动而情深。很少细腻之笔,却有凝重之词,芦花白,枫林赤,一句一景,可见罗兰遣词造句之用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