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求幸福,懂得享受生活——读蒙田散文《要生活得写意》2

(2021-02-08 06:30:16)
标签:

读书

      追求幸福,懂得享受生活——读蒙田散文《要生活得写意》2

要生活得写意/蒙田

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便我一个人在幽美的花园里散步,倘若我的思绪一时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情上去,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令其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思量一下我自己。天性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也就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它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我知道恺撒与亚力山大就在活动最繁忙的时候,仍然充分享受自然的、正当的生活乐趣。我想指出,这不是要使精神松懈,而是使之增强,因为要让激烈的活动、苦的思索服从于日常生活习惯,那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他们认为,享受生活乐趣是自己正常的生活,而战事才是非常的活动。持这种看法是明智的。我们倒是些大傻瓜。我们说:“他一辈子一事无成。”或者说:“我今天什么事也没有做。”怎么!您不是生活过来了吗?这不仅是最基本的活动,而且也是我们的诸活动中最有光彩的。“如果我能够处理重大的事情,我本可以表现出我的才能。”您懂得考虑自己的生活,懂得去安排它吧?那您就做了最重要的事情了。天性的表露与发挥作用,无需异常的境遇。它在各个方面乃至在暗中也都表现出来,无异于在不设幕的舞台上一样。

我们的责任是调整我们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去编书;是使我们的举止井然有致,而不是去打仗,去扩张领地。我们最豪迈、最光荣的事业乃是生活得写意,一切其他事情,执政、致富、建造产业,充其量也不过是这一事业的点缀和从属品。实施这一箴言。从色诺芬的著作中,可知苏格拉底也曾一步步地证明这一点。无论哪一门学问,惟有入其门径的人才会洞察其中的难点和未知领域,因为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学识才有可能察觉自己的无知。要去尝试开门才知道我们面前的大门尚未开启。柏拉图的一点精辟见解就是由此而来的:有知的人用不着去求知,因为他们已经是有知者;无知的人更不会去求知,因为要求知,首先得知道自己所求的是什么。

因此,在追求自知之明的方面,大家之所以自信不疑,心满意足,自以为精通于此,那是因为:谁也没有真正弄懂什么。正像在色诺芬的书中,苏格拉底对欧迪德姆指出的那样。

我自己没有什么奢望。我觉得这一箴言包含着无限深奥、无比丰富的哲理。我愈学愈觉得自己还有许多要学的东西。这也就是我的学习成果。我常常感到自己的不足,我生性谦逊的原因就在于此。

阿里斯塔克说:“从前全世界只有七位智者,而当前要找七个自知无知的人也不容易。”今天我们不是更有理由这样说吗?自以为是与固执己见是愚蠢的鲜明标志。

我凭自己的切身经验遣责人类的无知。我认为,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那些既已看到自己或别人的虚浮的榜样还不愿意承认自己无知的人,就请听听苏格拉底的训诫去认识这一点吧。苏格拉底是众师之师。

 

 【读与评】

 《要生活得写意》是蒙田在述说自己独特的人生思考。蒙田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享受生活的过程。天性使我们按常规去安排衣食住行,而不去思考如何扩大领地或如何致富。人们总认为这样无所作为,但实际上谁也没有真正懂得什么。本文表达了蒙田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我认为,一味的享受并不可取,有付出才有回报,提倡勤奋工作,做到劳逸结合。蒙田的观点是建立在他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但这也正是他的高明之处——他在文中强调:“谁也没有真正弄懂什么。”这样的谦虚谨慎让人肃然起敬。“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真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领悟呢?

 我依然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追求的过程也是享受到过程。追求后的成功使人快乐,人们从中享受幸福;追求的过程使人兴奋,享受愉悦。事实上,我们在追求中享受,在享受中追求,不知不觉中,就为他人、为社会奉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普通人亦是如此。于是,生活得以幸福,社会得以发展。但如果要使人类得到一个崭新的跨越,就必须追求更高的境界。

 19世纪末开始,新科技层出不穷,工业革命加速进行。这样的追求,在人类历史上是有重大意义的。在不断地追求与进取中,人类跨越到了一个又一个新阶段。在追求中,人们享受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一个人如果不去追求、不去奉献,那么他的一生必将索然无味,一事无成。追求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必然因素,追求也是万事之根本。若没有了追求,也就没有了生命的意义,宇宙间将一片沉寂。将追求所得分享给大家,这便是奉献。

 巴金曾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没有了奉献的基础,追求也将不复存在。如果说,追求是事物之内涵的话,奉献便是事物的基础。我们所需要的只是将爱撒满人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何乐而不为?享受则是奉献的回报,同样是事物存在的基础而必不可少。

 如果没有享受,也就没有任何人愿意去奉献自己。我们真正享受的,是奉献的愉快和追求得到的满足,精神收获远比物质更丰富。奉献是追求精神品质,享受是追求满足快乐。这样看来,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追求。

 正是由于追求永远没有尽头,所以蒙田在本文中又提出了另一个观点:“谁也没有真正弄懂什么。”是的,“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最可靠的方法。”探索的道路永远不会结束,人们在“知”与“无知”间徘徊,并从中取得进步。取得了成就,不能骄傲自满,在原地停留;“认识自己的无知”,在苍茫的道路上奋进,是人生使命的一部分。不为金钱所动,不被欲望所迷惑,坚持在崎岖路上开辟新的道路,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谁也没有真正弄懂什么。”真理其实就隐藏在我们身边。这句话,恐怕才是最朴实无华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