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新的自然美的感受——读张岱散文《湖心亭看雪》2

(2020-09-01 10:12:19)
标签:

读书

         全新的自然美的感受——读张岱散文《湖心亭看雪》2

湖心亭看雪/张岱 2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读与评】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西湖更是美不胜收。能领略其湖光山色之趣,实是人生一大快事。然而,湖上风光何时最妙绝?一般人游湖不外花朝月夕,去看春花之娇媚,赏秋月之清幽。能如东坡把西湖比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赞其晴日“水光潋艳”波光闪动的奇美,称其雨中“山色空濛”雾气迷茫的神秘,已是胜人一筹,可谓对西湖之美有独到的感受了。

  不过,较之张岱,张岱又与众不同。他侨寓钱塘四十年之久,他熟悉西湖,“水尾山头无处不到”,他理解西湖,对“湖中典故”“识之独详”,对“湖中景致”“道之独悉”,因而阔别西湖二十八年之后,仍然是“西湖无日不入吾梦中”,正因为他对西湖怀着如此深沉的眷恋,他才能时时对西湖有新的发现,发现她新的奇美,新的诱人魅力。

  本篇所记述的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严寒的隆冬,又是大雪三日后的深夜,张岱“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因为他对久恋的西湖又有了新的发现,新的爱赏。

  他爱湖上雪夜的寂静。在这“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无边的寂静中,他仿佛听到了心脏的跳动,体验到内心感情的细流,也更能驰骋他想象的翅膀。这宁静使他感受到心灵的自由,令他怡然陶醉。

  他也爱此时“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单纯。平时异常清晰可见的一切都被掩盖在白雪之下。为了强化这单纯的特征,一连用了四个极言细小的词语来形容湖上隐约所见的景色:那只剩“一痕”的长堤有如“一点”的湖心亭好似“一芥”的小舟和小得像颗粒一般的舟中人。这些略微可见其影的景色,不仅使静止的西湖雪夜的画面有了动感,增加了生气,更突出了眼前的主体特征,和平日多姿多彩、鸟语花香、充满了游人欢声笑语相较,此时的西子湖,呈现出壮美肃穆单纯的新姿态,给最熟悉她的张岱以全新的自然美的感受。这浩淼无垠、通体纯白的银色世界,使大千世界的一切污秽与喧嚣统统消失,也似乎使人世间的一切烦恼与欢欣统统被忘怀,他在这宁静与单纯中沉醉,似乎也忘记了自己。

  然而情绪与场景的转换又是多么快速!

  他在大雪之后的深夜“独往湖心亭”是为追求宁静与单纯而来,却并不因碰到游湖者而败兴。原来湖心亭上竟早有和他同样兴致高昂的两位游湖者——客居西湖的金陵人,正在亭中饮酒。无意中巧遇同道,双方都是惊喜的。过去虽不相识,但一方拉之同饮,一方连饮三大杯,足见他们是多么畅快、开心。那通红的炉火、那滚烫的热酒,是对此时西湖的点缀,也是他们的豪情、兴奋、欢悦的象征。

  然而,对他们这样的豪兴舟子是不理解的,以为不过是一对痴人而已看来是有些痴处,痴于个人的情性,兴致来了,就任性而为,随性所之,不管他人说三道四。痴也罢,傻也罢,能适情、适趣,足矣岂有他哉而这不正是晚明像张岱这样重视个性者的旷达与通脱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