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是稀有的珍珠——读培根《论善》

(2020-08-17 08:20:28)
标签:

读书

善是稀有的珍珠——读培根《论善》

论善/培根

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这也就是古希腊人所谓“仁(Philanthropia)。或者“人道精神”(humanity),但意义还要深。

利人的品德人我认为就是善。在性格中具有这种天然倾向的人,就是“仁者”。这是人类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因为它是属于神的品格。如果人不具有这种品格,他就成为一种自私的、比禽兽好不了多少的东西。这种善的品格也许会犯错误,但却永远不会过分。过分的权势欲曾使得撒旦变成魔鬼。过分的求知欲也曾使人类的祖先堕落。但唯有善的品格,无论对于神或人,都永远不会成为过分的东西。

向善的倾向可以说是人性所固有的。如果这种仁爱之心不施于人,也会施之于其他生物的。例如土耳其人是一个对人很残忍的民族,但他们对狗和鸟等动物却很仁慈。据伯斯贝斯的记述,有一个欧洲人在君士坦木丁堡,由于戏弄一只鸟,险些被当人用石块击死。

但人性中这种仁善的倾向,有时也会犯错误。所以意大利有句嘲讽话:“他由于太仁慈,而成了一个窝囊废。”马基雅弗利曾写道:“基督教的教义使人成为软弱的羔羊,以供那些暴君享用。”他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确实没有任何其他法律、宗教或学说,比基督教更鼓励人与人的爱了。但是为了不做滥施仁爱的傻子,我们就要注意,不要受有些人的假面具和私欲的欺弄,而变得太轻信和软心肠。轻信和软心肠其实常常是束缚老实人的枷锁。比如我们就绝不应该把一颗珍珠赠给伊索那只公鸡——因为它本来只配得到一颗麦粒的。

《圣经》中曾说:“天父使太阳照好人,也同样照坏人。降雨给行善的,也给作恶的。”但上帝绝不把财富、荣誉和才能对人人平均分配。一般的福利应该人人均沾。而特殊的荣耀就必须有所选择。另外要小心,我们在做好事时,不要先毁了自己。神告诉我们:要像别人爱你那样爱别人。——“去卖掉你所有的财产,赠给穷人,把财富积存在天上,然后跟我来”。但除非你已要跟神一道走,否则还是不要把你的一切都卖掉。

在人类中既有天然向善的倾向,也有天然向恶的倾向。那种虚荣、急躁、固执的性格还不是最坏的,最恶的乃是嫉妒以至祸害他人。有一种人专靠落井下石,给别人制造灾祸来谋生——他们简直还不如《圣经》里那条以舔疮为生的恶狗,而更像那种吸吮死尸汁液的苍蝇。这种“憎厌人类者”(misanthropi)与雅典的泰门是正相反——虽然他们的园子里并没有一棵能供他人使用的树,却不能做栋梁。因为船是注定要在海里颠簸的,而栋梁却是必须能立定脚跟的。

善的天性有很多特征。如果一个人对外邦人也能温和有礼,那么他就可以被称作一个“世界的公民”——他的心与五洲四海是相通的。如果他对其他人的痛苦不幸有同情之心,那他的心必定十分美好,犹如那能流出汁液为人治伤痛的珍贵树木。如果他能原谅宽容别人的冒犯,就证明他的心灵乃是超越了一切伤害的。如果他并不轻视别人对他的微不帮助,那就证他更重视的乃是人心而不是钱财。最后,如果一个人竟能像《圣经》中的圣保罗那样,肯为了兄弟们的得救甚至甘于忍受神的诅咒;那么他就必定超越了凡人,而且有真正基督徒的品格了。 

 

 读与评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是善良。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的本性就是一个善字。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这么说来,善良与人的关系也就十分密切。

 是的,如果人世间缺少善良这种品质,那么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这个问题在实际生活当中也都是显而易见的。善良的人懂得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而相反,有些人就会往往因为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或者得罪了自己就对其狠之入骨,想尽一切办法至其于死地,把自己的愉快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样的人心胸狭窄,用心狠毒,怎么能算得上是一个善良的人呢?如果世界上的人全部都是心胸狭窄,十恶不赦之徒,可想,整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人性中有善也有恶。恶的那一部分,往往被压在我们自己也都无法察觉到的地方,并且以我们同样无法察觉的方式来影响着我们的心情和行为。善良的人往往会因为结交了坏朋友或者是出现一些错误的举动而掉进了万丈深渊,自己的本性也会随之而改变。

 善良不是一种愿望,而是一种能力。一种洞察人性中的恶的能力,一种把他人的痛苦完整地理解为痛苦的能力,一种有着宽大胸襟和关爱的意识。而做一个人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学习善良,学习这种能力和意识。善良是一种纯朴的人生观,也是一种深沉的智慧。善良的人总是懂得去欣赏别人。假若善良与善良相遇,往往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律动彼此的心跳。

 人的本性本来就是善良的,而善良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会使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也变得开阔。眼睛是灵魂的窗口,面孔是心灵的图画,一颗善良的心,比得过任何服饰、金银珠宝、妆扮,它所带来的美丽,不仅是发自内心,更溢于言表,并且持久高贵。

 曾听说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母亲在遇到一个独臂的乞者来家中乞讨,母亲却让那个独臂人将门前的20块砖搬到后院。起初乞者很吃惊也很气愤,认为母亲是在捉弄他,但是那个母亲却用一只膀子示范搬完了20块砖。乞者似乎明白了什么,按母亲的话做了。完成后,那个母亲给了乞者10元的劳动费,乞者鞠躬而去。十几年后,那个昔日的乞者已经变成了风度翩翩的老板,当他找到那家人时,准备报恩,可是那个母亲却淡淡地说了一句:我有两只手,你把东西送给没有手的人吧!那个人一愣,接着热泪纵横,又深深地一鞠躬。听罢,我思考了良久,似乎又悟出了什么。

 还有持灯女神南丁格尔的故事,也用行动阐述了另一种善。她出身在一个显贵的家庭,却会为了帮助别人而抛弃无忧无虑的生活去选择从事当时地位十分低贱的护士这样一个职业。通过她的努力,前线的死亡率由40%降到2%!在多少个风雨之夜,那些在呻吟的士兵只要一看到南丁格尔手提灯的亮光,就像看到了慈善的天使,感受到无限的温暖和爱意,她所到之处,伤兵们甚至会俯下身去亲吻她的影子。我为此深深地震撼着,也为这种伟大的善而感动着、感化着。

 生活中有太多的例子,有的被世人传诵,有的却如过往云烟,这都无所谓,我们要的是善良的真谛——爱善良,它让每一个人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要善良,它让每一个人感知人类的爱是无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