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浓缩着人生的真谛——读李汉荣散文《河床》2

(2020-07-19 05:00:41)
标签:

读书

浓缩着人生的真谛——读李汉荣散文《河床》2

河床/李汉荣

河也有床,河躺在床上做着川流不息的梦。

河躺着,从远古—直到此刻,河不停地转弯改道,那是它在变换睡眠的姿势。

远远看去,河的睡相很安详。那轻轻飘动的水雾,是它白色的睡衣,时时刻刻换洗,那睡衣总是崭新的。

远远地听,河在低声打着鼾,那均勻的呼吸,是发自丹田深处的胎息。河是超然的,恬靜的,它睡着,万物与它同时入静,沉入无限澄明的大梦。

河静静地躺着,天空降落下來,白云,星群降落下來,也许呆在高处总是失眠,它们降落下來,与河躺在一个床上,河,平静地搂着它们入梦。

一只鸟从河的上空飞过,它的影子落下來,于是它打捞自己的影子,它把更多的影子掉进河里了。于是世世代代的鸟就在河的两岸定居下來,它们飞着、唱着,繁衍着、追逐着,它们毕生的工作,就是打捞自己掉进水里的影子。

河依旧静静地躺着。河床內外的一切都是它梦中展开的情节。

河躺着。它静中有动,梦中有醒,阔人的梦境里有着沸腾的细节。河躺着,它的每—滴水都是直立着的、行走着的、迅跑着的。一滴水与另一滴水只拥抱一秒钟就分手了,一个浪与另一个浪只相视一剎那就破碎了。一滴水永远不知道另一滴水的来历,—条鱼永远不知道另一条鱼的归宿。波浪,匆忙地记录着风的情绪;泡沫,匆忙地搜集水底和水面的消息,然后匆忙地消失了,仿佛美人梦中的笑,醒来,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她曾经笑过。

匆忙,匆忙,每一滴水都匆忙地迅跑着,匆忙地自言自語着,匆忙地自生自灭着,远远地,我们看不见这一切细节,我们只看见,那条河静静地躺在床上。

有谁看見,河床深处,那些浑身是伤的石头?

 

 读与评

 李汉荣先生的散文《河床》有着很深的意蘊和象征。这篇不足八百字的文章,在我看來,已经融进了对整个人类生命及其流程的缩影。而其魅力又同时表观于其形象立体而又沉静稳健的笔法笔力——乍看是静的慢板、“梦的解析”,细读方知是动的强奏、醒的领悟。“河也有床,河躺在床上做着川流不息的梦”。起笔这句描述的拟人化,决不同俗于—般意义上的奇情异想,它是人类及其生命历程的大写意大勾勒。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的步伐和思想,便从来沒有停止过奔跑和前进。人类的这种理想和追求,不就常常被许多人诗化成梦么?

 “河静静地躺着。天空降落下來……河平静地搂着它们入梦。”“一只鸟从河的上空飞过……它们毕生的工作,就是打捞自己掉进水里的影子。”这是对自然的細膩观察,更是人类和历史的独到领悟。多少年来,有多少生命尽管燦若星辰,但却难以永世同生,而必须沉入匆匆岁月的河底;又有多少平凡的生命想从岁月之河中捞起自己沉落的影子。“十年寒窗苦读书”,为的是“一朝成名天下闻”。然而,捞起影子的毕竟少数,捞起影子的又终究免不了再作一次沉重的落下。这是自然的法则,也是历史的本真和规律。

 生命之河历史之河,从古流到今,甚至在这个物质文明进入到相当现代化的人类生存空间(或河床)人与人之间,演绎的又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一滴水与另一滴水只拥抱一秒钟就分手了……一滴水永远不知道另一滴水的来历……。”也许,已经冲破了“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枷锁,获得了精神自由的现代人,并不乐意承认和接受这种彼此间冷漠敌视的现实,然而,人间无数冷暖的事实,一次次把我们浑圆善歌的嘴巴和润滑普辩的舌头封住!人哪,人,在揭开自然宇宙间的万象之谜的同时,却对自身越来越陌生。从而也陌生了对自己的了解、宽容、关怀和尊重。

  所幸的是,《河床》指引我们看到了“河床深处那些浑身是伤的“石头”。这些“石头”,不就是人类历史上那些寻求真理、科学、民主、自由、幸福的先哲英雄么?他们沉默于“河底”,是为了擎起结结实实热热闹闹蓬蓬勃勃的潮汐和浪头啊!

 渐入梦睡的现代人,透过浑浊的河水,看清那些“石头”,从它的亮泽处关照反省自己吧——这或许就是先生写《河床》的苦心孤诣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