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床/李汉荣
河也有床,河躺在床上做着川流不息的梦。
河躺着,从远古—直到此刻,河不停地转弯改道,那是它在变换睡眠的姿势。
远远看去,河的睡相很安详。那轻轻飘动的水雾,是它白色的睡衣,时时刻刻换洗,那睡衣总是崭新的。
远远地听,河在低声打着鼾,那均匀的呼吸,是发自丹田深处的胎息。河是超然的,恬静的,它睡着,万物与它同时入静,沉入无限澄明的大梦。
河静静地躺着,天空降落下来,白云,星群降落下来,也许呆在高处总是失眠,它们降落下来,与河躺在一个床上,河,平静地搂着它们入梦。
一只鸟从河的上空飞过,它的影子落下来,于是它打捞自己的影子,它把更多的影子掉进河里了。于是世世代代的鸟就在河的两岸定居下来,它们飞着、唱着,繁衍着、追逐着,它们毕生的工作,就是打捞自己掉进水里的影子。
河依旧静静地躺着。河床内外的一切都是它梦中展开的情节,河躺着。它静中有动,梦中有醒,阔人的梦境里有着沸腾的细节。河躺着,它的每—滴水都是直立着的、行走着的、迅跑着的。一滴水与另一滴水只拥抱一秒钟就分手了,一个浪与另一个浪只相视一刹那就破碎了。一滴水永远不知道另一滴水的来历,—条鱼永远不知道另一条鱼的归宿。波浪,匆忙地记录着风的情绪;泡沫,匆忙地搜集水底和水面的消息,然后匆忙地消失了,仿佛美人梦中的笑,醒来,连她自己也不知道她曾经笑过。
匆忙,匆忙,每一滴水都匆忙地迅跑着,匆忙地自言自语着,匆忙地自生自灭着,远远地,我们看不见这一切细节,我们只看见,那条河静静地躺在床上。
有谁看见,河床深处,那些浑身是伤的石头?
【读与评】
李汉荣先生的散文《河床》,是一曲人生之河的梦幻乐章。
“河也有床,河躺在床上做着川流不息的梦。”文章以富有诗意的妙笔开启了乐章的前奏。起笔的这句拟人化描述,似真似幻,令人称奇,决不同俗于一般意义上的奇情异想。不知不觉,我们已随先生走进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在河床的呵护下,河流穿着崭新的白色睡衣,安祥地睡着,不断地“变换睡眠的姿势,”低声地打鼾,均匀地呼吸,与万物同时入静,”沉入无限澄明的大梦“。
乐章的这部分以单声部音乐为主,着重表现了河床睡姿的安与恬静。
乐章的主体部分,颇具浪漫主义色彩——充分运用拟人手法作为乐章的主调音,将梦境与现实巧妙地交融在一起——
河之梦是和谐的,平静地搂着从天空降下来的白云、星群,一起入梦;
河之梦是精彩的,鸟儿在这里飞翔、歌唱、繁衍、追逐,不停地”打捞自己掉进水里的影子“;
河之梦是有”情节“的,你看得见”一滴水与另一滴水只拥抱一秒钟就分手了,一个浪与另一个浪只相视一刹那就破碎了“,还有小鱼、波浪、泡沫都在做自己的工作。
这一切,令我们陶醉,更令我们思索,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生是短暂的,美好的情怀(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可能瞬间即逝,就像”一滴水与另一滴水只拥抱一秒钟就分手了,一个浪与另一个浪只相视一刹那就破碎了“。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光阴,辛勤工作,像每一滴水一样”匆忙地迅跑“。
乐章的这部分则是通过多声部音乐展示熟睡的河流所处环境的缤纷多彩,揭示了在人生之河的梦幻流程中生活的绚丽与生命的意义。
乐章的尾声,以”有谁看见,河床深处,那些浑身是伤的石头?“戛然而止,让人深思。这是一个隐含着象征寓意的句子,启示我们思索文中所蕴藏的深刻内涵——在漫漫的人生长河中,那些默默地托起芸芸众生的无私奉献者才是我们真正的英雄。人生是一条穿流不息的河流,生命就是一曲永无止境的奔流之歌,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那些“受伤的石头”。
尾声部分是作品思想意义的深化与升华,是这曲乐章的最强音。
这实在是一曲人生之河的梦幻乐章。时而舒缓悠扬,时而激情荡漾,承载着厚重的生活底蕴,寄托着绚丽的人生期望,淌过人们的心田,流向远方,远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