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领悟生命开端和终结的全部欢乐与痛苦——读陈世旭散文《朝觐生命》

(2020-05-10 08:08:40)
标签:

读书

      领悟生命开端和终结的全部欢乐与痛苦——读陈世旭散文《朝觐生命》


        朝觐生命 / 陈世旭

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的眉头像未解的结,你的脚步疲惫而蹒跚。

我把喧嚣的城市留在身后,我把拥挤的人群留在身后,我把所有的躁动和冲撞留在身后。

把自己交给苍茫。

你失落了什么?你要寻找什么?你想得到什么?

我问蓝天,我问大地,我问草原。

草原,向我张开博大的襟怀。从两边涌到路上来的、被露水淋得透湿的花枝和草棵子殷勤地拂着我的裤腿,像默默的爱抚。

古老而烂漫的克什克腾草原。这是埋藏无数卜骨、陶片、断简、残碑的土地;这是站立长城、寺庙、黯淡的宫阁和拓荒者废墟的土地;这是横亘叱咤风云的康熙大帝平息叛乱的土地;这是勇猛剽悍的八旗壮士演习杀戮的古御道的土地。

乌兰布通,红色的山。大清王朝的十二连营埋进深草;抚远大将军的鹿角枪炮没入沼泽。方尖碑如断锷。水泡子是宵遁的噶尔丹饮恨苍天的眼睛。从刀光火石到金戈铁马,从血流飘杵到冠盖如云,都杳然如苍狼呜咽。帝王的霸业连同古战场一起退出历史,一个鞍马部族的史诗在季节的河道声息干裂。

而草原依旧。

思想就像徘徊在迷离草莽的孤马,你会一再地想起那些似乎遥远的、已经忘却的过去,心里无端地涌起一种莫名的、淡淡的却是幽深的甜蜜或忧伤。你会感到好像早就有过这种体验,要不就是做过一个和眼前的情景极为相似的梦。但是究竟是在什么地方、是在一生中的哪个幸或不幸的时刻,你怎样也记不起来了。生活就像流水一样,淙淙地从你身边流过,你失落了很多,却不知道那是些什么。

真静啊。天地间是一片亘古的肃穆。远远的什么地方,好像有人在动情地唱歌。那是幻觉。只有风,只有白桦林,只有不甘寂寞的杜鹃、野百灵和蜜蜂在私语。

最远的地方,热浪蒸腾的高坡,号角悄然耸起。最初是一对,然后是一簇,然后是一片。然后,草原生命交响的高潮赫然君临。

万种天风骤然狂作。骏马雄壮的肌群,突起为跳跃的峰峦。马群纵姿跋扈,从远方或更远的远方潮涌而出。

狂舞的铁蹄在我的血管里奔腾,惊心动魄的轰响是冰河破裂一泻千里。我忽然明白了我的沉重;我忽然知道了我的寻找;在地震般的颤栗和闪电般的快乐的瞬间,我领悟了生命开端和终结的全部欢乐和痛苦的奥秘:挣脱欲望的缰索,卸下诱惑的鞍辔,去呼应草原生命大气磅薄的抒情,一种另样的、博大的爱情——爱生活、爱生命、爱大地,直到永远!

 

 【读与评】

 品读陈世旭的散文《朝觐生命》,我想到了很多。

 带着“心头未解的结”,“我”开始了寻找。因为“喧嚣”的城市,“拥挤”的人群,所有的“躁动和冲撞”已经使“我”疲惫不堪了。在这个由城市——人群——躁动和冲撞组成的人类文明世界里,“失落”的东西太多了。寻找到草原了,但“古老而烂漫的克什克腾草原”“乌兰布通”和“红色的山”并没有使“我”兴奋,因为那里只有“断简”“残碑”和一些废墟与历史的遗迹,所有的鲜活的历史场景和它在草原上曾经有过的血性征战都过去了,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所以,“我”感到了自己像“思想就像徘徊于迷离草莽上的野马”,是那么地孤单、失落和痛苦,一切都是莫名的,梦一样的。

   但这个载着巨大历史内涵的草原却并非真的是死寂的。其实历史仍不会死寂,那“风”“白桦林”“杜鹃”……仍不甘寂寞,仍在诉说着生命的坚强。而那“热浪蒸腾的高原”和号角声,仍表明草原无处不在的能唤起人们的追想和激动的。特别是草原上的“狂风”“骏马”和“峰峦”所构成的雄壮画面仍然表明,这个草原上的历史力量并非真的失掉,它仍在释放着野性的力量。

   由欲望和诱惑编织成的文明的构筑与维持注定是要消耗生命与能量的。而这种野性所构成的文明会逐渐地丧失作为野性的特征,于是文明排斥着野性,因而使得文明也因此失去其“倚赖”而变得颓废了。所以,在文明失落的地方,“我”明白了文明所带来的那份沉重,明白了自由与野性对于生命的意义,这就是“呼应草原生命大气磅礴的抒情,一种另样的、博大的爱情——爱生活、爱生命、爱大地,直到永远!”

   彻悟了这个道理,于是草原也变得温柔和妩媚起来了。“我”感受到了这种彻悟带来的恬适、静穆和欢腾的喜悦。行文最后几段抒情性的表达就是这种彻悟与感受的印记。

   需要指出的是,对“古老而烂漫的克什克腾草原”和“乌兰布通,红色的山”这两节文字的描写,以及“思想就像徘徊在迷离草莽的孤马”的比喻,并非是要展示一个草原的野性与生命,恰恰相反,这是“我”进入草原后因寻找而未得的失落的印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