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易中见真情,朴实中见深刻——读巴金散文《爱尔克的灯光》

(2020-01-20 07:17:02)
标签:

读书

平易中见真情,朴实中见深刻——读巴金散文《爱尔克的灯光》

爱尔克的灯光/巴金

傍晚,我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这条街、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但是它们的改变了的面貌于我还是十分亲切。我认识它们,就像认识我自己。还是那样宽的街,宽的房屋。巍峨的门墙代替了太平缸和石狮子,那一对常常做我们坐骑的背脊光滑的雄狮也不知逃进了哪座荒山。然而大门开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我望着那同样的照壁,我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我仿佛要在这里看出过去的十九个年头,不,我仿佛要在这里寻找十八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

守门的卫兵用怀疑的眼光看我。他不了解我的心情。他不会认识十八年前的年轻人。他却用眼光驱逐一个人的许多亲密的回忆。

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街道仍然是清静的。忽然一个熟习的声音在我耳边轻轻地唱起了这个欧洲的古传说。在这里不会有人歌咏这样的故事。应该是书本在我心上留下的影响。但是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自己的事情。

十八年前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我离开这个城市、这条街的时候,我也曾有一个姐姐,也曾答应过有一天回来看她,跟她谈一些外面的事情。我相信自己的诺言。那时我的姐姐还是一个出阁才只一个多月的新嫁娘,都说她有一个性情温良的丈夫,因此也会有长久的幸福的岁月。

然而人的安排终于被“偶然”毁坏了。这应该是一个“意外”。但是这“意外”却毫无怜悯地打击了年轻的心。我离家不过一年半光景,就接到了姐姐的死讯。我的哥哥用了颤抖的哭诉的笔叙说—个善良女性的悲惨的结局,还说起她死后受到的冷落的待遇。从此那个作过她丈夫的所谓温良的人改变了,他往一条丧失人性的路走去。他想往上爬,结果却不停地向下面落,终于到了用鸦片烟延续生命的地步。对于姐姐,她生前我没有好好地爱过她,死后也不曾做过一样纪念她的事。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死带走了她的一切,这就是在我们那个地方的旧式女子的命运。

我在外面一直跑了十八年。我从没有向人谈过我的姐姐。只有偶尔在梦里我看见了爱尔克的灯光。一年前在上海我常常睁起眼睛做梦。我望着远远的在窗前发亮的灯,我面前横着一片大海,灯光在呼唤我,我恨不得腋下生出翅膀,即刻飞到那边去。沉重的梦压住我的心灵,我好像在跟许多无形的魔手挣扎。我望着那灯光,路是那么远,我又没有翅膀。我只有一个渴望:飞!飞!那些熬煎着心的日子!那些可怕的梦魇!

但是我终于出来了。我越过那堆积着像山一样的十八年的长岁月,回到了生我养我而且让我刻印了无数儿时回忆的地方。我走了很多的路。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在这个我永不能忘记的城市里,我度过了五十个傍晚。我花费了自己不少的眼泪和欢笑,也消耗了别人不少的眼泪和欢笑。我匆匆地来,也将匆匆地去。用留恋的眼光看我出生的房屋,这应该是最后的一次了。我的心似乎想在那里寻觅什么。但是我所要的东西绝不会在那里找到。我不会像我的一个姑母或者嫂嫂,设法进到那所已经易了几个主人的公馆,对着园中的花树垂泪,慨叹着一个家族的盛衰。摘吃自己栽种的树上的苦果,这是一个人的本分。我没有跟着那些人走一条路,我当然在这里找不到自己的脚迹。几次走过这个地方,我所看见的还只是那四个字:“长宜子孙”。

“长宜子孙”这四个字的年龄比我的不知大了多少。这也该是我祖父留下的东西吧。最近在家里我还读到他的遗嘱。他用空空两手造就了一份家业。到临死还周到地为儿孙安排了舒适的生活。他叮嘱后人保留着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来的书画。但是儿孙们回答他的还是同样的字:分和卖。我很奇怪,为什么这样聪明的老人还不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

“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宇!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被摧残了,许多有为的年轻心灵被囚禁了。许多人在这个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捱着日子。这就是“家”!“甜蜜的家”!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

于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依旧是十八年前的那些人把我送到门口,这里面少了几个,也多了几个。还是和那次一样,看不见我姐姐的影子,那次是我没有等待她,这次是我找不到她的坟墓。一个叔父和一个堂兄弟到车站送我,十八年前他们也送过我一段路程。

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汽车离站时我心里的确充满了留恋。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忽然在前面田野里一片绿的蚕豆和黄的菜花中间,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这不会是爱尔克的灯里照出来的,我那个可怜的姐姐已经死去了。这一定是我的心灵的灯,它永远给我指示我应该走的路。

 

 【读与评】

 巴金先生的散文《爱尔克的灯光》写于19413月。1923年,先生冲破家庭樊篱,走向新生活。以后,他浪迹四方,直到1941年初再次回到故乡成都时,他已经是一个37岁的中年人了。这年初,先生本是怀着希望家乡有所改变的心情回到故乡探望的,但在故乡住了50天后,他失望了。他发现,那里和他18年前出走的情况几乎差不多。他思绪万千,最终再次离开家乡。《爱尔克的灯光》记录了先生此次重返家乡的心情。

 从内容看,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是相当深刻丰富的。全文以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为中心,通过自由联想,抒写了对被旧制度吞噬了生命的姐姐的怀念,抨击了旧社会、旧家庭摧残生命的罪恶,批判了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长宜子孙的思想。从而再次肯定了对封建家庭的背叛,表达了对光明世界不懈追求的坚定信念。

 18年前,先生离开家乡后一直没有再回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家乡没有一丝留恋。1937年,先生在小说《家》的十版代序中曾这样写道:对自己的家虽然是充满愤怒的,然而那些人物,那些地方,那些事情,已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任是怎样磨洗,也会留下一点痕迹。我想忘掉他们,我觉得应该忘掉他们,事实上却又不能够。到现在我才知道我不能说没有一点留恋。正是这种留恋,18年后,先生终于重新踏上故乡的土地。但是,18年过去了,先生故地重归又见到了什么呢?

 傍晚,当先生靠着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指引,伫立在18年前分手的旧友”——故居面前时,尽管故居的面貌已有些改变,但最终没有变的,是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大字。文中写道:大门开着,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长宜子孙是先生祖父留下的遗训。祖父曾辛辛苦苦修建了房屋,搜集了书画,建起了家业,本是想让儿孙们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如今,祖父的遗训还在,祖父辛辛苦苦修建的房屋也还在,但这所居舍的后代们又生活得怎样呢?望着长宜子孙四个字,先生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先生的思绪一下子飞向了“18年以前的遥远的旧梦。接着,先生由长宜子孙四个字,联想到欧洲古老的传说爱尔克的灯光,忆起了被这个旧家吞噬掉生命的姐姐。

 18年前一个春天的早晨,当先生离开这座城市、这条街的时候,他曾许下诺言:有那么一天,他要回来看望他的姐姐,并跟她谈一些外面的事情。他也确信:他的姐姐会等他回来。那时,他姐姐还是一个出阁才只一个多月的新嫁娘,都说她有一个性情温良的丈夫,因此也会有长久的幸福岁月。然而,也就是在先生离开家只不过一年半的光景,他便接到了哥哥用颤抖的哭诉的笔写来的信。哥哥在信中含泪讲述了这位从小就以《烈女传》里的节烈女性为人生榜样的姐姐,是怎样寂寞地死去的消息。这位善良的女性,生前没有得到过丈夫真正的爱;死后,她的丈夫也不曾做过一样纪念她的事,她寂寞地活着,寂寞地死去

 善良的姐姐永远地离去了,死带走了她的一切。她的悲剧正是这罪恶的家造成的。那么,18年来,这个家中的其他人又怎样呢?

 1932年,当先生的长篇小说《家》刚在报上发表以后,家中又传来了噩耗:先生的大哥在悲痛中自杀了。18年来,这个家中的人有的死去了;活着的,有的堕落了,有的也只能摘吃自己栽种的树上的苦果。正因为这样,先生悲愤地说:十几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变化了的是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没有改变的是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还是有那么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也正因为这样,先生在痛苦中清醒地意识到;长宜子孙只能是先辈们的一个梦想。一个富裕的家庭,即使有万贯家财,也不能拯救其中一代代人被毁灭的命运。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不向他们指出一条生活道路,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由此,先生将对长宜子孙这一封建家族遗训的批判,拓展到了对封建道德,以及整个封建没落制度的批判。当然,先生在否定旧道德、旧思想的同时,还进一步坚定了自己走向广大世界,追求光明的信念。文章最后说:这不是我应该来的地方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

 品读此文,我以为,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构思精巧。全文以灯光为标题,又以灯光为线索,形散神不散,集中笔墨抒发了感情,表达了深刻的主题。

 故居大门内亮起的灯光,使先生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想到了在寂寞中死去的姐姐。由此,先生清醒地看到:祖上的遗训是荒唐的,长宜子孙无法改变封建家族的堕落。先生在批判了封建家庭的遗训后,告诉人们:爱尔克的灯光不会把我引到这里来的。文章最后,当先生再一次离开狭小的家,又投身于广大的世界中去时,先生说他仿佛又看见了灯光,那是先生常见的灯光,是永远指引他前进的心灵的灯光。文章始终以灯光为线索,最后又以灯光作结,结构严谨,笔墨集中,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另外,本文抒情色彩浓郁,语言平易流畅。先生在《谈我的短篇小说》一文中曾这样谈自己的创作:我写小说不论长短,都是在讲自己想说的话,倾吐自己的感情我只是用自己的感情去打动读者的心。确实,先生是一位擅长抒情的作家。其实,抒情色彩浓郁,不仅是先生小说创作的一大特点,也是巴金散文创作的一大特点。本文抒情笔调真挚、浓郁。当先生望见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时,他被一种奇异的感情抓住了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当忆起可怜的姐姐忆起在这年中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时,先生的情感由悲转怒——“‘长宜子孙,我恨不能削去这四个字。文章结尾处,当先生决意再次离开狭小的家庭,去拥抱广大的世界时,笔调又由怒转喜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表达了对新生活、对大世界的热爱。在短短的篇幅中,先生抒写情感一波三折,时而哀,时而怒,时而喜,使文章具有了很强的抒情色彩。另外,文章无论叙事、抒情,还是议论,都不事雕琢,先生总是以平易流畅的语言,向读者倾诉内心的情感,字字写得真诚,句句语意真切,具有平易中见真情,朴实中见深刻的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