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永远属于思考者——读戴望舒诗《我思想》

(2020-01-08 09:20:35)
标签:

读书

      美永远属于思考者——读戴望舒诗《我思想》

我思想/戴望舒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

  万年后小花的轻呼,

  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

  来震撼我斑斓的彩翼。

 

 

      【读与评】

  戴望舒先生的《我思想》是一首人生和艺术自白式的小诗,表达了先生对人的生命价值和艺术创造价值的确信。他有感于自己创造作品的不被人理解,却坚信有创造生命的美丽的东西,其价值是永恒的。先生这样感慨,一方面说明当时黑暗时代的读者无暇光顾他的歌声;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读者的悟性还无法进入他美在深层的艺术境界。前者的矛盾,随时代的过去逐渐消解;而后一种即读者对深层表现作品的悟性以及欣赏能力,却由于现代诗人更新的追求被拉的距离越来越大了。

  悟性不是天生的,后天的养成至关重要。在培养对象征诗、现代诗的悟性,解读一些深层作品的时候,先生作品的被理解,不仅是对审美对象本身的征服,也是进入更复杂的审美对象的一座桥梁。

  靠想象的翅膀来追踪作者的创造,而追踪的本身又是提高自己进入更高的想象天地的过程。鉴赏先生的诗,是为了征服先生的诗作,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美的悟性。美永远属于思考者。

  此首诗的脉络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蝴蝶”跨越万年的时空而翩翩飞翔,一只“蝴蝶”的飞行,实质就是先生某种思想精神或主体意识贯穿于诗的始终,使整首诗高度浓缩呈现跨度美,给人思想以启悟和遐思。

  初看时,全诗立意清晰,像是一只奇妙的畅想曲,又像是孤傲者自信的宣言。但,仔细读来却会品味出迥然不同的意味。

 就前一个层面的意思来看,先生在诗中把灵与肉分割开来,他把他的主体意识,看成为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一种美的永生。

  后三句又是另外一个层次,即使一万年以后,""的肉体早已在大自然中消亡,而这种超越时空的主体依然存在。而且还会出现一个"理想的王国"——人与人之间的思维隔膜,各种观念上的分歧,全都不复存在,人与人之间呈现全部的沟通。所以,世间在也没有什么""""的雾障了。于是,""的某种不被人理解和所知的思想精神及主张,便可以振动彩翼自由自在的翩飞于太空。

  诗句极其隐晦的表现了先生消极、彷徨、颓唐的心境,写出了一个"寻梦者"的心态;一个人在阴霾的中国雨巷中失去了心中长虹而寂寞歌唱的雨巷先生的抑郁和苦闷。值得欣慰的是,诗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他那不甘寂寞、沉沦的灵魂的闪光。

  《我思想》一诗潇洒,飘逸,脱俗,既有乐感,又有形象,是音乐和画面熔铸的深刻的意境,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