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首唱响时代的诗歌——读雪莱诗歌《西风颂》2

(2019-10-31 10:51:01)
标签:

读书

                  一首唱响时代的诗歌——读雪莱诗歌《西风颂》2

西风颂/雪莱2

 

 

        哦,犷野的西风,秋之实体的气息!

        由于你无形无影的出现,万木萧疏,

似鬼魅避驱魔巫师,蔫黄,魃黑,

苍白,潮红,疫疠摧残的落叶无数,

        四散飘舞;哦,你又把有翅的种籽,

        凌空运送到他们黑暗的越冬床圃;

        仿佛是一具具僵卧在坟墓里的尸体,

        他们将分别蛰伏,冷落而又凄凉,

        直到阳春你蔚蓝的姐妹向梦中的大地

        吹响她嘹亮的号角(如同放牧群羊,

        驱送香甜的花蕾到空气中觅食就饮)

        给高山平原注满生命的色彩和芬芳。

        不羁的精灵,你啊,你到处运行;

        你破坏,你也保存,听,哦,听!

   

 

        在你的川流上,在骚动的高空,

        纷乱的乌云,那雨和电的天使,

        正像大地凋零枯败的落叶无穷,

        挣脱天空和海洋交错缠接的枯枝,

        飘流奔泻,在你清虚的波涛表面,

        似凶狠的麦纳德头上竖起闪亮发丝;   

        从那茫茫地平线阴暗的边缘,

        直到苍穹的绝顶,到处散布着

        迫近的暴风雨飘摇翻腾的发卷。   

        你啊,垂死残年的挽歌,四合的夜幕

        你在聚集的全部水气威力的支撑下,

        将构成他那庞大墓穴的拱形底部。   

        从你那雄浑磅礴的氛围,将迸发

        黑色的雨、水、冰雹,哦,听啊!

   

 

        你,哦,是你把蓝色的地中海,

        从梦中唤醒,他在一整个夏天

        都酣睡在巴雅湾一座浮石岛外,

        被澄澈的流水喧哗声催送入眠,

        梦见了古代的楼台、塔堡和宫闱,

        在强烈汹涌的波光里不住地抖颤,

        全部长满了蔚蓝色苔藓和花卉,

        馨香馥郁,如醉的知觉难以描摹。

        哦,为了给你让路,大西洋的水   

        豁然开裂,而在浩淼波浪澜深处,

        海底的花藻和枝叶无汁的丛林

        哦,由于把你的呼啸声辩认出,   

        一时都惨然变色,胆怵心惊,

        战栗着自行凋落,听,哦,听!

   

 

        我若是一朵轻捷的浮云能和你同飞,

        我若是一片落叶,你所能提携,

        我若是一头波浪能喘息于你的神威,

        分享你雄强的脉膊,自由不羁,

        仅次于,哦,仅次于不可控制的你;

        我若能像在少年时,作为伴侣,

        随你同游天际,因为你那时节,

        似乎超越你天界的神速也不为奇迹,

        我也就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急切。   

        向你苦苦祈求。哦,快把我扬起,

        就像你扬起波浪、浮云、落叶!

        我倾覆于人生的荆棘! 我在流血!   

        岁月的重负压制着的这一个太像你,

        像你一样, 骄傲, 不驯, 而且敏捷。

   

 

        像你以森林演奏, 请也以我为琴,

        哪怕我的叶片也像森林一样凋谢!

        你那非凡和谐的慷慨激越之情,   

        定能从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乐,

        悲怆却又甘冽。但愿你勇猛的精灵

        竟是我的魂魄,我能成为剽悍的你!

        请把我枯萎的思绪播送宇宙,

        就像你驱遣落叶催促新的生命,

        请凭借我这韵文写就的符咒,

        就像从未灭的余烬扬出炉灰和火星,

        把我的话语传遍天地间万户千家,

        通过我的嘴唇,向沉睡未醒的人境,

        让预言的号角奏鸣! 哦,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读与评】

 雪莱是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作家,属于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以抒情诗和政治诗为主,其中《西风颂》是其十分著名的作品,传唱度十分高。《西风颂》隶属于“三大颂”,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歌暗示了诗人所具有的桀骜不驯、骄傲的性格,是其灵魂的化身,是其心声的表达,更是当时时代的体现和产物。在当时,欧洲的革命和运动正处于发展时期,风起云涌,面对异常迫在眉睫的革命形势,诗人有感而发。他此时积聚了革命的激情与热情,心血沸腾,用其熟悉的诗歌形式,表达了其慷慨激昂的情绪。

 诗歌共分为五节,前三节的内容是对西风的描写,是一种正面、直接的表达,描写了西风对天空、大地和海洋等带来的影响,后两节主要表达了诗人此时的心境和感情。在第一节中,明确了整首诗的基调,即激昂,而后借助速描的手法,描述了西风的整个风貌,以大手笔描述了西风对大地进行的自然冲击;第二节中,诗人改变了描述的视角,主要关注在遭受西风冲击以后,天空发生的变化,即西风打破了天空的沉寂,变得喧嚣不止,流云也参与其中,被西风肆无忌惮地撕扯;第三节中,对海洋进行描写。辽阔的大海,此时正享受着宁静如花的风景,而西风打破了它表面的美好,令海底的苔花泥藻不知所措,浑身颤抖。前三节中,诗人所表达的是一种激情和豪迈的气魄。利用感官,描写了西风的勇敢、迅猛。最后两部分诗人与西风实现共鸣,革命豪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将对自然景色的描述迅速转为对情感的表达;在第四节中,诗人采用了几个假设,表达的是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第五节延续了第四节的意图,层次递进。

 在塑造西风形象的时候,诗人运用了优美的词汇,丰富的想象力。文笔上气势磅礴,生动体现了西风的猛烈,表达了他对于旧势力的痛恶以及急于创造新世界的思想,诗中采用的比喻手法比较贴近社会,彰显形象的鲜明特征。腐朽不堪的枯叶、狂女的头发在感官和情感上震慑了人们的心理。他对西风情感的表达,就是对此时欧洲革命风暴的称颂,间接描述了革命形势的迅猛之势,同时对旧世界和恶势力进行了沉重的冲击。对于这种革命形势,他不是将自己置于旁观者的位置,他崇尚西风,希望与西风进行呼应,合二为一。他对西风的称赞,其实是在不停地鼓励和激励自己。他既充满了浓重的浪漫主义情感,又是勇敢、敢于挑战的志士,他将诗歌作为奋斗和前进的武器,希望投入革命,表达了高昂的战斗情绪。在他积极参与革命的同时,遭到了反动势力的迫害,与革命者保持了密切的往来。《西风颂》也代表了他坎坷的人生,表达了他对反动旧势力的痛恨,也体现了他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是一首唱响时代的诗歌,是时代的写照。在当时,欧洲的工人运动处于萌芽状态,旧势力的影响仍很大,导致《西风颂》具有一定的忧愁感。但是雪莱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先行者,对人类革命和命运始终保持了极高的乐观,信念十足。也就是说,在总的基调上,《西风颂》表达的仍是刚烈和迅猛的。

 品读《西风颂》,我很欣赏雪莱写作修辞手法的精巧运用。

 (一)象征手法的运用。《西风颂》中,修辞手法比较多,明显的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象征这种修辞手法是用具体的事物来实现对情感的抒发,既能代表和体现事物自身的性质,也能表现深远的抽象意义。要先了解表层的形象,而后再逐渐深入,体会寓意。在整首诗中,描述的是西风,同时也描绘了一定的自然景观,采取象征手段,对种子、残叶、大海等赋予了深刻的含义。作者将西风比作生命的气息,残叶代表旧势力。诗人将自然景色与社会背景相结合,将其比作革命的象征,在象征手法的运用下,革命思想充分表达。“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诗既是对自然的表达,也揭示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纵观全诗,作者通过对西风的称颂,达到对革命的歌唱,象征修辞手法的使用,使得西风的形象更加饱满有力。

 (二)比喻手法的运用。比喻也是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诗中将落叶比作“鬼魅”,描述了落叶四处飘散的情景。诗人将落叶比作旧势力,将落叶描绘成黄的,黑的,灰的,红的,像患肺痨”,这样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旧势力的憎恨。运用比喻,彰显作者对革命的坚定,对新生命的追求。结尾处,“冬天”比喻黑暗,“春天”则代表光明。比喻手法的运用,将抽象变为生动,强烈地表达出诗人情怀。

 (三)拟人手法的运用。拟人手法主要是将物体当作人物来写,词语都是描写人物的,将人的思维、行为和感情赋予物体,使得读者可以进行充分的想象,使得要表现的人和物更加生动。这首诗中,作者将西风进行了拟人化的处理,赋予其生命,使其能够具有气息,将春天里的西风当做姐妹,这都是描绘人类的词汇,同时,又使用了“唤出”“聆听”等词汇,使物体具备了人的行为,西风具有了人的行为生命,就彰显灵性。深植渊底的草木被西风“吓得发青”,这一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得读者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当时的情感状态。

 (四)夸张手法的运用。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十分常见,本诗中也是一大修辞特色。夸张手法的运用,使得事物的特征更加明显,突显气氛,耐人寻味。诗歌中,作者将西风的能力扩大化,强调了他的风力,在塑造自然现象的同时,体现了作者对西风的崇尚。

 (五)典故的运用。典故的运用就是在诗歌中引用史实。典故的使用,使得诗歌更加简练有力,内容上更加充实,突显含蓄性,使得诗歌的表现力增强,容易产生共鸣,彰显作品的感染力,耐人深思。诗歌中,“Maenad”一词的运用,就运用了希腊神话,一个叫Maenad的女孩,因为嗜酒,常发疯癫,形象突显狂放,头发凌乱,恰恰体现了西风影响下,乌云密布的景象,体现了西风的放荡不羁。

 正是雪莱老道地、精巧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使得《西风颂》这首诗气势雄浑,境界开阔,主要意象西风和辅助意象海洋、枯叶等浑然一体,构成诗人的外化感情。难能可贵的是,这样奔放的诗,竟用极其严格的形式写出。全诗采用三行联环体(terza rima,但丁《神曲》亦用此韵式写成)的形式,每句采用抑扬格五音步, 句末押ABA,BAB,CDC,DEDEE, 读起来铿锵有力。由于每节换韵, 所以不显单调。有人评价说,雪莱不愧是“戴着镣铐跳舞”的高手。我也以为,雪莱获此殊荣,不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