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了凡四训》六句话,改变你的命运

(2018-02-20 07:09:55)
标签:

读书

       《了凡四训》六句话,改变你的命运

     

    《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是书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其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

    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内涵深刻,兼融儒释道三家思想和真善美中华文化,所以数百年历久不衰,为各界人士欣然传诵,时至今日,仍然是脍炙人口、滋育身心的杰作。

    以下是由《了凡四训》里精选的改命警句,细细品读,省悟立命改过,从而改变命运。

       一、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译:一切的福田,都离不开我们的心地,只要从心地上下功夫去寻求,绝对不会得不到感应的

省悟:福田就是净化我们的内心,断恶修善。只要将我们的心地净化了,那么才是真正的种福田,而从福田出发去寻求,不仅可以成就道德仁义,就连身外的功名富贵也一样可以获得。

       二、世间享千金之产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

译:人世间能够享有千金产业的,一定是个拥有千金福报的人;享有百金产业的,也必定是有百金福报的人。上天只不过是就每个人所造的善恶质性,厚实地来对待他,让他获得应有的果报而已,何曾加上一丝一毫的喜爱和厌恶的想法。

省悟:能够在世间享受千金,肯定不是普通人,他必须得有千金的度量,千金的福报。当一切都归于零时,其实就是拼福报而已,上天只不过秉着这种自然的规律,来执行奖善恶惩的职责罢了,并不会刻意去加重。而自己是多少金的人物,回首一生,自有答案。

       三、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犹可得而违;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此自己所做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译:不能够生孩子,这是上天注定的,但是可以避免或改造;现在只要扩充德行,尽心努力去行善,广积阴德,这是自己所造的福德,哪里不能享受应得的福报呢?

省悟:《易经》中有趋吉避凶,专解如何趋向吉祥、避开凶险的道理。如果命运已定,不可改变,那么如何能够趋吉避凶呢?

       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

     译:天底下聪明才智优秀的人很多,他们之所以不能够修养德行,所要做的事无法拓展的原因,只是因为因循这两个字,让自己得过且过,以至于耽搁了他们的一生。

省悟:每个人才能智慧都不会十分低下,而为什么有些人就能坚持自身,创造价值,而有些人因循守旧而没有进步呢?不过就是有侥幸心理,每天满足于现状,不愿改变自己。

五、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只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译:只要能够发出一个勇猛坚决的善念,就足以洗刷一生所积下的罪恶,譬如上千年幽暗的山谷中,只要有一盏灯光照射进去,那么这千年来的黑暗就可以完全出去。所以过失不论是久远前犯的,还是最近才犯的,只有能够改过,才是最可贵的。

省悟:了凡先生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把注定不能得子的命数到最后的两个儿子。改变自己的言语过错,以致自己能够得享天年。所以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六、务要积德。务要包荒,务要和爱。务要惜精神。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

译:一定要多做善事以累积功德,对人对事也一定要宽宏包容,待人更须和气慈悲,而且一定要爱惜自己的精神。以前的种种缺失,就像是昨天已经死了,都成为过去了;从今以后的你,就像是今天才刚刚出生,一切重新始;这就是义理再生、永恒不灭的智慧生命。

省悟:上天是仁慈的,广积德,修善心。《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我们改过自新,重新努力,不就弥补自己以前的过错了吗?改变命运权在自己手里,不属于造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