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轩太极拳精论评赏(6) ——我学太极拳(120)

标签:
健身养生 |
【雅翁精论】(1)太极拳的功夫,不外乎是动静开合而已。它虽是静,但静中藏动机;虽是动,但动中存静意。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其特点是静中之动,虽动尤静。动,所以活气血,静,所以养脑力。动静结合,身心皆练,内外一体,刚柔相济。每一动,其身势、腰腿、气息、神识,无不配合恰当。其运用不尚拙力而用技巧,以柔克刚,逆来顺受,故可以变化自如,此皆由于沾、粘、绵、随,不丢不顶,故可以随心所欲。功至极深,能使对方来力荡空,如捕风捉影,无用武之地。
【评赏】此乃太极拳总纲。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效用、练功方法、攻防技巧,乃至最高境界,皆叙述完备。太极拳之特点,雅翁高度概括为“动、静”二字,若真正悟出动静之关系者,即入太极拳之门也。静藏动,动存静,动静互根。老论曰:“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静即是动,动亦是静,和谐了这似乎矛盾的对立概念,即入道也。
【雅翁精论】(2)太极拳的练法,其最重要的是身势放松,稳静心性,修养脑力,清醒智慧,深长呼吸,气沉丹田等。假如练时动作散漫,气意上浮,那就对身体无甚补益,所以太极拳的功夫,对气沉丹田这一规则是很重要的。然而太极之气沉丹田怎样可以作到呢?那就必须先松心,后松身,心身俱松以后,其意气则自然可以达到丹田了,而不是使硬力将气意压到丹田去的。如果用硬力将气意压下去,那就会弄得周身不舒服,甚至身体发生疾病,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学者应当多加注意。此外,尚须平时注意精神上的修养,以作功夫的辅助则更好。
【雅翁精论】(3)在练时,先将全身放松,尤其是两臂,要松得如绳儿拴在肩上一样,不可稍有拘束之力。以腰脊之力牵动两臂,稳静地出动,将一趟拳演变出来,非四肢之自动也。
在动时,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腰脊率领,牵动四肢,绵绵软软,松松沉沉,势如行云流水,抽丝挂线,绵绵不断,又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
在练功之时,要以神走,以气化,以腰领,以意去,内外一体,心神合一,神气贯串,上下一致,久而久之,便会养出非常的灵觉来。
“腰脊之力牵动两臂”,这里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身体变动的源动力是腰脊;二是牵动的“牵”字用得极为准确,要用心体会;三是牵动的是两臂,不是肩,还要补充一点,还要牵动腿脚。所以有“非四肢之自动也”。四肢自动是练拳大忌,切记切记。后条明确提出了“腰脊率领,牵动四肢”,也是对上条的补充。
“神走、气化、腰领、意去”太极拳就是这样动的!注意:没有用“力”哟。
在这里雅翁提出要区分内功拳与外功拳的问题,内功拳是无所为而又无所不为,出手没有主观的定见,而外功拳是“多着”“多法”的名劲,即讲求招术技巧的更功拳了。
【雅翁精论】(5)练体以固精,练精以化气,练气以化神,练神以还虚,这是太极拳的四步功夫。学者宜本此方向细细体会,才能练到妙处。
【评赏】这四句原是道家内丹修炼的功夫境界,雅翁将此移入太极拳的修炼过程,所以其艺必独标新于武林也。练体以固精,即是练架子的功夫。在筋肉方面,使其增强弹力。在关节方面,使其增强活动。在骨骼方面。使其坚实,精髓充满。练精以化气